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药品检测项目一览表

来源:好兔宠物网
药品检测项目一览表

检测产品检测项目/参数 /类别 序号 名称 限制范围或说明 检测标准(方法)名称及编号(含年号)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Ⅰ A;Ⅰ B;Ⅰ D;ⅠE;Ⅰ G;Ⅰ H;Ⅰ J;Ⅰ L;Ⅰ M;Ⅰ N;Ⅰ O;Ⅰ P;Ⅰ Q;Ⅰ R /一部附录Ⅰ A;Ⅰ B;Ⅰ C;Ⅰ D;Ⅰ E;1.1 重量差异(装量差异) ⅠⅠ;Ⅰ K;Ⅰ L;Ⅰ P;Ⅰ T;Ⅰ U;Ⅰ W 美国药典32版附录<905> 1.2 可见异物 1.3 溶散时限 1.4 金属性异物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Ⅸ H/一部附录Ⅺ C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Ⅰ H/一部附录Ⅰ A;Ⅰ k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Ⅰ G/一部附录Ⅰ Y 美国药典32版附录<751> 1.5 每瓶总揿次、每瓶总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Ⅰ L/一部附录Ⅰ Z 吸次、每瓶总喷次 美国药典32版附录<601>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ⅠL 1.6 排空率 1.7 每揿(吸、喷)主药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Ⅰ L/一部附录Ⅰ Z 含量 美国药典32版附录<601>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Ⅰ L/一部附录Ⅰ Z 美国药典32版附录<601>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Ⅰ L/一部附录Ⅰ Z 美国药典32版附录<601>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Ⅰ L/一部附录Ⅰ Z 1.8 喷射速率 1.9 喷出总量 药品 1.1 每揿(喷)喷量 1.11 溶化性 1.12 沉降体积比 1.13 外观均匀度 1.14 溶解度 1.15 分散均匀性 1.16 发泡量 1.17 一般鉴别试验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Ⅰ N/一部附录Ⅰ C;Ⅰ T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Ⅰ G; I O;I Q;I R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Ⅰ P/一部附录Ⅰ B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一部凡例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ⅠA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Ⅰ A/一部附录Ⅰ D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Ⅲ/一部附录Ⅳ 美国药典32版附录<19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Ⅳ A/一部附录Ⅴ A 1.18 法 美国药典32版附录<851> 1.19 红外分光光度法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Ⅳ C /一部附录Ⅴ C 美国药典32版附录<851>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Ⅴ A/一部附录Ⅵ A 美国药典32版附录<621>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Ⅴ B/一部附录Ⅵ B 美国药典32版附录<621> 1.2 纸色谱法 1.21 薄层色谱法 1.22 柱色谱法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Ⅴ C /一部附录Ⅵ C 美国药典32版附录<621>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Ⅴ D/一部附录Ⅵ D 美国药典32版附录<621>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Ⅴ E/一部附录Ⅵ E 美国药典32版附录<621>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Ⅵ A/一部附录Ⅶ A 美国药典32版附录<841>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Ⅵ B/一部附录Ⅶ B 美国药典32版附录<721>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Ⅵ C/一部附录Ⅶ C 美国药典32版附录<741>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Ⅵ D/一部附录Ⅶ D 美国药典32版附录<651>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Ⅵ E/一部附录Ⅶ E 美国药典32版附录<781>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Ⅵ F/一部附录Ⅶ F 美国药典32版附录<831>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Ⅵ H/一部附录Ⅶ G 美国药典32版附录<791> 1.23 高效液相色谱法 1.24 气相色谱法 1.25 相对密度测定 1.26 馏程测定 1.27 熔点测定 1.28 凝点测定 1.29 旋光度测定 1.3 折光率测定 1.31 pH值测定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Ⅶ A/一部附录Ⅷ A 1.32 电位滴定与永停滴定 美国药典32版附录<541> 1.33 非水溶液滴定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Ⅶ B/一部附录Ⅷ B 美国药典32版附录<541>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Ⅶ C 美国药典32版附录<471>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Ⅶ D/一部附录Ⅸ L 美国药典32版附录<461>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Ⅶ E/一部附录Ⅸ M 1.34 氧瓶燃烧法 1.35 氮测定 1.36 乙醇量测定 甲氧基、乙氧基与羟1.37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Ⅶ F 丙氧基测定 1.38 脂肪酸凝点 1.39 酸值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Ⅶ H/一部附录Ⅸ N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Ⅶ H/一部附录Ⅸ N 美国药典32版附录<401>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Ⅶ H/一部附录Ⅸ N 美国药典32版附录<401>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Ⅶ H/一部附录Ⅸ N 美国药典32版附录<401>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Ⅶ H/一部附录Ⅸ N 美国药典32版附录<401> 1.4 皂化值 1.41 羟值 1.42 碘值 1.43 加热试验 1.44 杂质 1.45 水分与挥发物 1.46 酸败度测定 1.47 维生素A测定 1.48 维生素D测定 1.49 氯化物检查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Ⅶ H/一部附录Ⅸ N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Ⅶ H/一部附录Ⅸ N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Ⅶ H/一部附录Ⅸ N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Ⅸ P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Ⅶ J 美国药典32版附录<571>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Ⅶ k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Ⅷ A/一部附录Ⅸ C 美国药典32版附录<221>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Ⅷ B 美国药典32版附录<221>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Ⅷ C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Ⅷ D 美国药典32版附录<291>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Ⅷ E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Ⅷ F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Ⅷ G/一部附录Ⅸ D 美国药典32版附录<241>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Ⅷ H/一部附录Ⅸ E 美国药典32版附录<231>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Ⅷ J/一部附录Ⅸ F 美国药典32版附录<211>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Ⅷ k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Ⅷ L/一部附录Ⅸ G 美国药典32版附录<731>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Ⅷ M/一部附录Ⅸ H 美国药典32版附录<921>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Ⅷ N/一部附录Ⅸ J 美国药典32版附录<281>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Ⅷ O 美国药典32版附录<271>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Ⅷ P 美国药典32版附录<467>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Ⅸ A/一部附录Ⅺ A 美国药典32版附录<631>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Ⅸ B 美国药典32版附录<641>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Ⅸ C/一部附录Ⅸ R 美国药典32版附录<788> 1.5 硫酸盐检查 1.51 硫化物检查 1.52 硒检查 1.53 氟检查 1.54 氰化物检查 1.55 铁盐检查 1.56 重金属检查 1.57 砷盐检查 1.58 铵盐检查 1.59 干燥失重测定 1.6 水分测定 1.61 炽灼残渣检查 1.62 易炭化物检查 1.63 残留溶剂测定 1.64 溶液颜色检查 1.65 澄清度检查 1.66 不溶性微粒检查 不做第三1.67 粒度和粒度分布测定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Ⅸ E 法 1.68 崩解时限检查 1.69 融变时限检查 1.7 溶出度测定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Ⅹ A/一部附录Ⅻ A 美国药典32版附录<701>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 B/一部附录Ⅻ B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 C 美国药典32版附录<711>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 D 美国药典32版附录<724>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 E 美国药典32版附录<905>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Ⅹ F/一部附录Ⅻ C 美国药典32版附录<755>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Ⅹ G 美国药典32版附录<1216>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一部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一部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一部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Ⅰ F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Ⅹ J /一部附录Ⅻ E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Ⅰ I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Ⅰ I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Ⅰ M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Ⅰ I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二部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 B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Ⅰ Z 1.71 释放度测定 1.72 含量均匀度检查 1.73 最低装量检查 1.74 片剂脆碎度检查 1.75 性状 1.76 容量分析 1.77 重量分析 1.78 不溶物 1.79 黏附力测定 1.8 赋形性 1.81 含膏量 1.82 总固体 1.83 耐热性 1.84 硬度 1.85 粒度测定 1.86 喷射试验 1.87 药材和饮片检定通则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Ⅱ B 1.88 显微鉴别 1.89 杂质检查 1.9 灰屑检查 1.91 灰分测定 1.92 膨胀度测定 1.93 过氧化值 1.94 农药残留量测定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Ⅱ C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 A 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Ⅸ B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 k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 O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Ⅶ H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 Q 1.95 注射剂有关物质检查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 S 1.96 甲醇量检查 1.97 浸出物测定 1.98 鞣质含量测定 1.99 桉油精含量测定 1.1 挥发油测定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 Ⅸ T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X A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X B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X C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X D 1.1 制酸力 1.1 易氧化物 1.1 溴化物 1.1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 美国药典32版<301>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二部 乳酸菌制剂牛奶凝固卫生部药品标准第六册生化药品第一分册(98年版)附力及乳酸鉴别 录4 乳酸菌制剂活乳酸菌卫生部药品标准第六册生化药品第一分册(98年版)附1.11 数 录4 1.11 乳酸菌制剂乳酸菌 卫生部药品标准第六册生化药品第一分册(98年版)附录5 1.11 抗生素微生物检定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Ⅺ A 1.11 细菌内毒素检查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Ⅺ E/一部附录ⅩⅢ B 美国药典32版附录<85>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Ⅺ H/一部附录ⅩⅢ B 美国药典32版附录<71>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Ⅺ J/一部附录ⅩⅢ C 美国药典32版附录<61>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Ⅷ S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Ⅵ G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 医药工业区洁净室(区)悬浮粒子、GB/T16292-1996 浮游菌数、沉降菌数的测试方法 GB/T 16293~16294-1996; 《直接接触药品包装材料和容器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3号及附录; 2.1 悬浮粒子 1.11 无菌检查 1.11 微生物限度检查 1.11 电导率测定 1.11 黏度测定法 药品包装材料生产厂房洁净室(区)测试标准(试行) YBB 00412004;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GB 50333-2002; 洁净区室环境 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 YY 0033-2000; 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 2.2 沉降菌/浮游菌数 GB/T 14925-2001; 2.3 换气次数 2.4 静压差 2.5 温度 2.6 相对湿度 2.7 噪声 2.8 照度 2.9 风速 《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试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27号; 《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农业部第11号令; 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 GB 17405 1998;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GB 50346-2004 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 JGJ-9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3.1 净含量允差 JJF 1070-2005 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 GB 16740-1997 3.2 腺苷 《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 (卫生部,2003年版) 《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 (卫生部,2003年版) 《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 (卫生部,2003年版) 《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 (卫生部,2003年版) 《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 (卫生部,2003年版) 《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 只用HPLC法 只用HPLC-UV法 3.3 红景天甙 3.4 褪黑素 3.5 人参皂甙 中药功效成分的鉴别 五味子类保健食品3.7 中五味子醇甲、五味 3.6 (卫生部,2003年版) 子甲素、五味子乙素 壳聚糖的游离氨基《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 (卫生部,2003年版) 《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 (卫生部,2003年版) 《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 (卫生部,2003年版) 《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 (卫生部,2003年版) 保健食品中淫羊藿的测定 GB/T 22247-2008 保健食品中异嗪皮啶的测定 GB/T 22245-2008 保健食品中绿原酸的测定 GB/T 22250-2008 保健食品中葛根素的测定 GB/T 22251-2008 碳酸饮料卫生标准 GB 2759.2-2003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分析方法 3.8 测定及脱乙酰度的计算 食品/保健食品 3.9 槲皮素 3.1 山奈素 3.11 异鼠李素 3.12 淫羊藿苷 3.13 异嗪皮啶 3.14 绿原酸 3.15 葛根素 3.16 感官 GB/T 5009.37-2003 月饼(含第2号修改单) GB 19855-2005 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 GB 14934-1994 谷氨酸钠(味精) GB/T 8967-2007 3.17 水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5009.3-2010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 GB/T 5009.6-2003 糕点质量检验方法 GB/T 23780-2009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分析方法 GB/T 5009.37-2003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分析方法 GB/T 5009.37-2003 3.18 脂肪 仅限斐林氏容量法 3.19 总糖 3.2 酸价 3.21 过氧化值 3.22 羰基价 3.23 还原糖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37-2003 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 GB/T 5009.7-2008 饮料中乙酰磺胺酸钾的测定 GB/T 5009.140-2003 一次性筷子 第1部分:木筷 GB 19790.1-2005 3.24 乙酰磺胺酸钾 一次性筷子 第2部分:竹筷 3.25 二氧化硫(浸出量) GB 19790.2-2005 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 GB/T 5009.34-2003 3.26 组胺 水产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 5009.45-2003 小麦粉中过氧化苯甲酰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22325-2008 肉制品 胭脂红着色剂测定 GB/T 9695.6-2008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3.29 合成着色剂 GB/T 5009.35-2003 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 GB 2760-2007 3.3 孔雀石绿 水产品中孔雀石绿残留量的测定 SC/T 3021-2004 仅限第二法 3.27 过氧化苯甲酰 3.28 胭脂红 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3.31 苯甲酸 GB/T 23495-2009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 2760-2007 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 GB/T 5009.29-2003 仅限第二法 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23495-2009 3.32 山梨酸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 2760-2007 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 GB/T 5009.29-2003 仅限第二法 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3.33 糖精钠 GB/T 23495-2009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 2760-2007 3.34 甲醛次硫酸氢钠 小麦粉与大米粉及其制品中甲醛次硫酸氢钠含量的测定 GB/T 21126-2007 卫生部关于印发乳及乳制品中舒巴坦敏感β-内酰胺酶舒巴坦敏感β-内酰类药物检验方法—杯碟法的通知 3.35 胺酶类物质 卫监督发{2009}44号 乳品和乳制品中三3.36 聚氰胺 3.37 谷氨酸钠 3.38 透光率 3.39 比旋光度 3.4 干燥失重 3.41 铁 3.42 氯化物 3.43 硫酸盐 3.44 pH值 3.45 亚硝酸盐 原料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GB/T 22388-2008 只用HPLC法 原料乳中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方法GB/T 22400-2008 谷氨酸钠(味精)GB/T 8967-2007 谷氨酸钠(味精)GB/T 8967-2007 谷氨酸钠(味精)GB/T 8967-2007 谷氨酸钠(味精)GB/T 8967-2007 谷氨酸钠(味精)GB/T 8967-2007 谷氨酸钠(味精)GB/T 8967-2007 谷氨酸钠(味精)GB/T 8967-2007 谷氨酸钠(味精)GB/T 8967-2007 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 GB 5009.33-2010 食品中诱惑红的测定 GB/T 5009.141-2003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 GB/T 12456-2008 月饼 GB 19855-2005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 5009.4-2010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 GB/T 5009.17-2003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T 5009.11-2003 3.46 诱惑红 3.47 总酸 3.48 馅料含量 3.49 灰分 3.5 总汞 3.51 总砷 3.52 无机砷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T 5009.11-2003 植物性食品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 3.53 有机氯农药残留 定 GB/T 5009.146-2008 3.54 甲胺磷 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的测定NY/T 761-2008 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 3.55 氧乐果 酯类农药多残留的测定NY/T 761-2008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GB 18406.1-2001 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3.56 对硫磷 酯类农药多残留的测定NY/T 761-2008 农业部第199号公告 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3.57 甲基对硫磷 酯类农药多残留的测定NY/T 761-2008 农业部第199号公告 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3.58 三唑磷 酯类农药多残留的测定NY/T 761-2008 水产品中三唑磷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SC/T 3034-2006 植物性食品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T 3.59 克百威 5009.104-2003 农业部第199号公告 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的测定NY/T 761-2008 植物性食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3.6 毒死蜱 定 GB/T 5009.145-2003 食品中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 GB 2763-2005 水产品中敌百虫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3.61 敌百虫 农业部783号公告-3-2006 绿色食品 干制水产品 NY/T 1712-2009 3.62 多菌灵 3.63 马拉硫磷 3.64 杀螟硫磷 水果、蔬菜中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的测定GB/T 5009.188-2003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20-2003 仅限第二法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20-2003 仅限第二法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2-2010; 3.65 菌落总数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肉与肉制品检验GB/T 4789.17-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乳与乳制品检验GB/T 4789.18-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蛋与蛋制品(鲜蛋、糟蛋、皮蛋)(鲜蛋、糟蛋、皮蛋)检验GB/T 4789.19-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水产食品检验GB/T 4789.20-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冷冻饮品、饮料检验GB/T 4789.21-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调味品检验GB/T 4789.22-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冷食菜、豆制品检验GB/T 4789.23-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糖果、糕点、蜜饯检验GB/T 4789.24-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酒类检验GB/T 4789.25-2003 熟肉制品卫生标准 GB 2726-2005 非发酵性豆制品及面筋卫生标准 GB 2711-2003 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 GB 14934-1994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GB 4789.3-2010;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测定GB/T 4789.3-2003; 大肠杆菌计数GB/T 4789.38-200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肉与肉制品检验GB/T 4789.17-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乳与乳制品检验GB/T 4789.18-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蛋与蛋制品(鲜蛋、糟蛋、皮蛋)检验 3.66 大肠菌群 GB/T 4789.19-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水产食品检验GB/T 4789.20-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冷冻饮品、饮料检验GB/T 4789.21-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调味品检验GB/T 4789.22-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冷食菜、豆制品检验GB/T 4789.23-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糖果、糕点、蜜饯GB/T 4789.24-2003; 检验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酒类检验GB/T 4789.25-2003 熟肉制品卫生标准 GB 2726-2005 非发酵性豆制品及面筋卫生标准 GB 2711-2003 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 GB 14934-1994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GB 4789.15-2010;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乳与乳制品检验GB/T 4789.18-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冷冻饮品、饮料检验GB/T 4789.21-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糖果、糕点、蜜饯GB/T 4789.24-2003 3.67 霉菌和酵母计数 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 GB 14934-1994 塑料一次性餐饮具通用技术要求 GB 18006.1-2009 一次性筷子 第1部分 木筷 GB 19790.1-2005 一次性筷子 第2部分 竹筷 GB 19790.2-2005 乳酸菌 3.68 (乳杆菌、嗜热链球菌)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乳酸菌检验 GB 4789.35-201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4-2010;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肉与肉制品检验GB/T 4789.17-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乳与乳制品检验GB/T 4789.18-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蛋与蛋制品(鲜蛋、糟蛋、皮蛋)检验 3.69 沙门氏菌 GB/T 4789.19-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水产食品检验GB/T 4789.20-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冷冻饮品、饮料检验GB/T 4789.21-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调味品检验GB/T 4789.22-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冷食菜、豆制品检验GB/T 4789.23-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糖果、糕点、蜜饯GB/T 4789.24-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酒类检验GB/T 4789.25-2003 熟肉制品卫生标准 GB 2726-2005 非发酵性豆制品及面筋卫生标准 GB 2711-2003 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 GB 14934-1994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4789.10-2010;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肉与肉制品检验GB/T 4789.17-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乳与乳制品检验GB/T 4789.18-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水产食品检验GB/T 4789.20-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冷冻饮品、饮料检验GB/T 4789.21-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调味品检验GB/T 4789.22-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冷食菜、豆制品检验GB/T 4789.23-2003; 3.7 金黄色葡萄球菌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糖果、糕点、蜜饯GB/T 4789.24-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酒类检验GB/T 4789.25-2003 熟肉制品卫生标准 GB 2726-2005 非发酵性豆制品及面筋卫生标准 GB 2711-2003 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 GB 14934-1994 塑料一次性餐饮具通用技术要求 GB 18006.1-2009 一次性筷子 第1部分 木筷 GB 19790.1-2005 一次性筷子 第2部分 竹筷 GB 19790.2-2005 3.71 志贺氏菌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GB/T 4789.5-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肉与肉制品检验GB/T 4789.17-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乳与乳制品检验GB/T 4789.18-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蛋与蛋制品(鲜蛋、糟蛋、皮蛋)检验 GB/T 4789.19-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水产食品检验GB/T 4789.20-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冷冻饮品、饮料检验GB/T 4789.21-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调味品检验GB/T 4789.22-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冷食菜、豆制品检验GB/T 4789.23-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糖果、糕点、蜜饯GB/T 4789.24-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酒类检验GB/T 4789.25-2003 熟肉制品卫生标准 GB 2726-2005 非发酵性豆制品及面筋卫生标准 GB 2711-2003 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 GB 14934-1994 塑料一次性餐饮具通用技术要求 GB 18006.1-2009 一次性筷子 第1部分 木筷 GB 19790.1-2005 一次性筷子 第2部分 竹筷 GB 19790.2-200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溶血性链球菌检验GB/T 4789.11-2003 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 GB 14934-1994 塑料一次性餐饮具通用技术要求 3.72 溶血性链球菌 GB 18006.1-2009 一次性筷子 第1部分 木筷 GB 19790.1-2005 一次性筷子 第2部分 竹筷 GB 19790.2-2005 3.73 单增李斯特菌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 GB 4789.30-2010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副溶血性弧菌检验GB/T 4789.7-200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水产食品检验GB/T 3.74 副溶血性弧菌 4789.20-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调味品检验GB/T 4789.22-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肉与肉制品检验GB/T 4789.17-2003; 腌制生食动物性水产品卫生标准 3.75 寄生虫(囊蚴) GB 10136-2005 进出口食品中寄生虫的 检验方法 SN/T 1748-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GB/T 5750.4-2006 4.1 色度 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GB/T 8538-2008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GB/T 5750.4-2006 4.2 臭和味 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GB/T 8538-2008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GB/T 5750.4-2006 4.3 (肉眼)可见物 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GB/T 8538-2008 4.4 pH值 水 4.5 电导率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GB/T 5750.4-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GB/T 5750.4-2006 瓶装饮用纯净水GB 17323-1998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GB/T 5750.4-2006 4.6 溶解性总固体 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GB/T 8538-2008 4.7 总硬度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GB/T 5750.4-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GB/T 4.8 总大肠菌群 5750.2-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微生物指标GB/T 5750.12-2006 4.9 耐热大肠菌群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GB/T 5750.2-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微生物指标GB/T 5750.12-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GB/T 4.1 大肠埃希氏菌 5750.2-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微生物指标GB/T 5750.12-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GB/T 5750.2-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微生物指标GB/T 5750.12-2006 4.11 菌落总数 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 GB 17324-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冷冻饮品、饮料检验GB/T 4789.21-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GB/T 4789.2-2010 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 GB 17324-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冷冻饮品、饮料检验GB/T 4.12 大肠菌群 4789.21-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GB/T 4789.3-2010; 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GB/T 8538-2008 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 GB 17324-2003; 4.13 霉菌和酵母菌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冷冻饮品、饮料检验GB/T 4789.21-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GB/T 4789.15-2010 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 GB 17324-2003; 4.14 沙门氏菌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冷冻饮品、饮料检验GB/T 4789.21-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GB/T 4789.4-2010 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 GB 17324-2003; 4.15 志贺氏菌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冷冻饮品、饮料检验GB/T 4789.21-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志贺氏菌检验GB/T 4789.5-2003 4.16 金黄色葡萄球菌 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 GB 17324-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冷冻饮品、饮料检验GB/T 4789.21-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T 4789.10-2010 4.17 粪链球菌 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GB/T 8538-2008 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GB/T 8538-2008 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GB/T 8538-2008 轻工业标准 5.1 感官指标 唇膏 QB/T 1977-2004 洗面奶 QB/T 1645-2004 雪花膏 QB/T 1857-2004 轻工业标准 5.2 细度 香粉、爽身粉、痱子粉 QB/T 1859-2004 5.3 净含量偏差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 规则 JJF1070-2005 化妆品通用检验方法 pH值的测定 5.4 pH值 GB/T 13531.1-2008 《化妆品卫生规范》 (卫生部,2007年版) 化妆品 5.5 耐热 5.6 斑蝥素 5.7 甲醛 轻工业标准 唇膏 QB/T 1977-2004 化妆品卫生规范 (卫生部,2007年版) 第三部分 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 总则GB/T 7918.1-1987 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 5.8 细菌总数 细菌总数测定 GB/T 7918.2-1987 《化妆品卫生规范》 (卫生部,2007年版) 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 总则GB/T 7918.1-1987 5.9 粪大肠菌群 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 粪大肠菌群 GB/T 7918.3-1987 4.18 铜绿假单胞菌 4.19 产气荚膜梭菌 《化妆品卫生规范》 (卫生部,2007年版) 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 总则GB/T 7918.1-1987 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 5.1 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GB/T 7918.5-1987 《化妆品卫生规范》 (卫生部,2007年版) 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 5.11 霉菌和酵母计数 总则GB/T 7918.1-1987 《化妆品卫生规范》 (卫生部,2007年版) 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 总则 GB/T 7918.1-1987 5.12 绿脓杆菌 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 绿脓杆菌 GB/T 7918.4-1987 《化妆品卫生规范》 (卫生部,2007年版) 饲料 6.1 饲料中三聚氰胺 饲料中三聚氰胺的测定NY/T1372-2007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1部分:化学分7.1 酸碱度测定 析方法 GB/T 14233.1-2008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1部分:化学分7.2 炽灼残渣测定法 析方法 GB/T 14233.1-2008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2部分:生物学试验方法 GB/T 14233.2-2005;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7.3 细菌内毒素检查 医疗器械 附录XI E 医疗器械检验操作规程(第一册)五. 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2部分:生物学试验方法 GB/T 14233.2-2005;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7.4 无菌检查 附录XI H;一次性使用输液器(重力输液式) GB8368-2005;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GB15810-2001;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GB15811-2001 7.5 纤维鉴别 脱脂棉纱布、脱脂棉粘胶混纺纱布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YY0331-2006 只用HPLC法 7.6 管路 7.7 外来纤维 7.8 滴斗与滴管 7.9 流量调节器 7.1 输液流速 7.11 保护套 一次性使用输液器GB8368-2005 脱脂棉纱布、脱脂棉粘胶混纺纱布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YY0331-2006 一次性使用输液器GB8368-2005 一次性使用输液器GB8368-2005 一次性使用输液器GB8368-2005 一次性使用输液器GB8368-2005; 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GB18671-2002 一次性使用输液器GB8368-2005; 还原物质(易氧化7.12 物) 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GB18671-2002; 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GB15810-2001; 医用脱脂棉YY0330-2002 7.13 蒸发残渣 一次性使用输液器GB8368-2005; 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GB18671-2002 浸提液紫外吸收度/一次性使用输液器GB8368-2005; 7.14 紫外吸收度 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GB18671-2002 7.15 下沉时间 脱脂棉纱布、脱脂棉粘胶混纺纱布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YY0331-2006 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GB18671-2002; 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GB15811-2001 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GB18671-2002 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GB18671-2002 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B15810-2001; 7.19 外观 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GB15811-2001; 普通脱脂纱布口罩GB19084-2003; 石膏绷带 粘胶型YY/T1118-2001 7.2 标尺的刻度容量线 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GB15810-2001 7.21 标尺上计量数字 7.22 标尺的印刷 7.23 外套 7.24 按手间距 7.25 容量允差 7.26 残留容量 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GB15810-2001 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GB15810-2001 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GB15810-2001 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GB15810-2001 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GB15810-2001 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GB15810-2001 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GB15810-2001;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GB15811-2001; 7.27 尺寸 石膏绷带 粘胶型YY/T1118-2001 ; 普通脱脂纱布口罩GB19084-2003 7.28 针管耐腐蚀性 针管内表面异物试7.29 验 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GB15811-2001; 制造医疗器械用不锈钢针管GB18457-2001 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GB15811-2001 7.16 润滑剂 7.17 针柄 7.18 软管 7.3 性状 医用脱脂棉YY0330-2002 YY0330-2002医用脱脂棉; 7.31 水中可溶物 脱脂棉纱布、脱脂棉粘胶混纺纱布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YY0331-2006; 普通脱脂纱布口罩GB19084-2003 7.32 吸水时间 7.33 吸水量 医用脱脂棉YY0330-2002 医用脱脂棉YY0330-2002 医用脱脂棉YY0330-2002; 7.34 醚中可溶物 脱脂棉纱布、脱脂棉粘胶混纺纱布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YY0331-2006; 普通脱脂纱布口罩GB19084-2003 医用脱脂棉YY0330-2002; 7.35 荧光物 脱脂棉纱布、脱脂棉粘胶混纺纱布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 法YY0331-2006;普通脱脂纱布口罩GB19084-2003 医用脱脂棉YY0330-2002; 7.36 干燥失重 脱脂棉纱布、脱脂棉粘胶混纺纱布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 法YY0331-2006 医用脱脂棉YY0330-2002; 7.37 表面活性物质 脱脂棉纱布、脱脂棉粘胶混纺纱布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 法YY0331-2006 7.38 可浸提的着色物质 脱脂棉纱布、脱脂棉粘胶混纺纱布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YY0331-2006 脱脂棉纱布、脱脂棉粘胶混纺纱布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 7.39 淀粉和糊精 法YY0331-2006; 普通脱脂纱布口罩GB19084-2003 7.4 层数 7.41 纱布密度 7.42 微生物指标 7.43 支撑纱布密度 7.44 石膏绷带质量 7.45 浸渍时间 7.46 可塑性 7.47 固化时间 7.48 半水石膏含量 普通脱脂纱布口罩GB19084-2003 普通脱脂纱布口罩GB19084-2003 普通脱脂纱布口罩GB19084-2003;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15979-2002 石膏绷带 粘胶型YY/T1118-2001 石膏绷带 粘胶型YY/T1118-2001 石膏绷带 粘胶型YY/T1118-2001 石膏绷带 粘胶型YY/T1118-2001 石膏绷带 粘胶型YY/T1118-2001 石膏绷带 粘胶型YY/T1118-2001 药品包装用铝箔YBB00152002;口服固体药用高密度聚乙烯瓶YBB00122002; 药品包装材料 8.1 外观 硼硅玻璃管制口服液体瓶YBB00022004;药品包装用复合膜、袋通则BB00132002; 注射用无菌粉末用卤化丁基橡胶塞YBB00052005;聚氯乙烯固体药用硬片YBB00212005;预灌封注射器组合件 YBB00112004;口服液体药用聚酯瓶YBB00102002中性硼硅玻璃安瓿YBB00322005-2 药品包装用铝箔YBB00152002;注射用无菌粉末用卤化丁8.2 易氧化物 基橡胶塞YBB00052005;口服固体药用高密度聚乙烯瓶口服液体药用聚酯瓶YBB00102002 药品包装用复合膜、袋通则YBB00132002;口服固体药用高密度聚乙烯瓶YBB00122002;注射用无菌粉末用卤化丁8.3 不挥发物 基橡胶塞YBB00052005;聚氯乙烯固体药用硬片YBB00212005;预灌封注射器组合件YBB00112004;口服液体药用聚酯YBB00102002 8.4 炽灼残渣 YBB00122002口服固体药用高密度聚乙烯瓶;YBB00102002口服液体药用聚酯瓶 YBB00112004预灌封注射器组合件;YBB00052005注射用无菌粉末用卤化丁基橡胶塞;YBB00072004预灌封注射器8.5 灰分 用氯化丁基橡胶活塞;YBB00082004预灌封注射器用溴化 丁基橡胶活塞; YBB00102004预灌封注射器用聚异戊二烯橡胶针头护帽 YBB00112004预灌封注射器组合件; YBB00072002聚丙烯药用滴眼剂瓶; 8.6 pH值变化值 YBB00092002口服液体药用高密度聚乙烯瓶;YBB00102002口服液体药用聚酯瓶;YBB00052005注射用无菌粉末用卤化丁基橡胶塞 YBB00072002聚丙烯药用滴眼剂瓶;YBB00102002口服液体药用聚酯瓶; 8.7 紫外吸收度 YBB00102004预灌封注射器用聚异戊二烯橡胶针头护帽; YBB00042005注射液用卤化丁基橡胶塞;YBB00052005注射用无菌粉末用卤化丁基橡胶塞 YBB00102004预灌封注射器用聚异戊二烯橡胶针头护帽; 8.8 铵离子 YBB00072004预灌封注射器用氯化丁基橡胶活塞;YBB00082004预灌封注射器用溴化丁基橡胶活塞;YBB00052005注射用无菌粉末用卤化丁基橡胶塞 YBB00052005注射用无菌粉末用卤化丁基橡胶塞;8.9 锌离子 YBB00102004预灌封注射器用聚异戊二烯橡胶针头护帽; YBB00072004预灌封注射器用氯化丁基橡胶活塞;YBB00082004预灌封注射器用溴化丁基橡胶活塞 YBB00052005注射用无菌粉末用卤化丁基橡胶塞;8.1 溶液澄清度 YBB00042005注射液用卤化丁基橡胶塞;YBB00102002口 服液体药用聚酯瓶 8.11 活塞润滑性 活塞与推杆的配合8.12 性 YBB00112004预灌封注射器组合件 YBB00112004预灌封注射器组合件;YBB00072004预灌封注射器用氯化丁基橡胶活塞;YBB00082004预灌封注射器 用溴化丁基橡胶活塞 YBB00122002;药品包装用复合膜、袋通则YBB00132002;8.13 钡 8.14 荧光物质 8.15 挥发物 YBB00212005聚氯乙烯固体药用硬片 药品包装用铝箔YBB00152002 药品包装用铝箔YBB00152002 YBB00152002药品包装用铝箔; YBB00122002口服固体药用高密度聚乙烯瓶; 8.16 微生物限度 YBB00132002药品包装用复合膜、袋通则;YBB00212005 聚氯乙烯固体药用硬片;YBB00102002口服液体药用聚酯瓶 YBB00272004包装材料不溶性微粒测定法;YBB001120048.17 不溶性微粒 预灌封注射器组合件;YBB0052005注射用无菌粉末用卤 化丁基橡胶塞; 8.18 无菌/无菌试验 8.19 细菌内毒素 YBB00112004预灌封注射器组合件 YBB00112004预灌封注射器组合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