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兔宠物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再读《弟子规》

再读《弟子规》

来源:好兔宠物网
叠。。。 一 。 ll ㈡ l0— ■ 警曾每 据耄篇 辜 鬟主 辜 人知道他是朝鲜领导人金正日的儿子。很显然,先把儿 子送到西方接受新思想教育,又把儿子送到国内军事院 校进行教育,是金正日的一片良苦用心,这使人想起《礼 弟镖 ■ 文 / 胡 拥 互 记・学记》中的一句话:“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中国古代 讲究“圣与贤,可驯致”,意即圣贤之人,可以教化而成。 教育大致分两类:一是言传,二是身教。言传即是传 道授业。身教则是以身示范,用榜样的力量教育人。如果 说金正恩所受的教育在言传,而本期刊登《穿越时代的 雷锋传人》则是直接受雷锋精神感动,而成为传奇。 成就非凡人生,必然要经过这一教化过程,无论是 自觉或不自觉,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因此,中国一 代代教育先贤创作了《增广贤文》、《幼学琼林》、《弟子 规》等一系列教育丛书。许多人生准则和思想光芒可谓 历久弥新,见识卓远。 但这些丛书在历史上命运各不相同。《增广贤文》和 《幼学琼林》历来被教育界和老百姓推崇备至,所谓读了 《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就是对这两本书的评 价,而《弟子规》则极少受到重视。 其实《增广》讲的社会现象和应对方法,可谓人生之 器,如近山识乌音,近水知鱼性,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 全抛一片心等等;《幼学》讲的是天文地理,自然百态,可 谓是自然之理,而《弟子规》则讲的是人生之理。如“凡是 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 忿自泯”,其中许多对人生、对社会的分析和见解,可谓 入木三分。如:“道人善,即是善,扬人恶,即是恶”,“见人 善,则思齐,见人恶,则内省”等等对人性的把握、对善恶 的处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 毓秀所作,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名《弟子规》。全书旨 在通过对社会人生种种现象的判断与把握,指导年轻人 处世为人、求学之道。 时至今日,重读《弟子规》,其中心思想的光辉可谓 与现代和谐社会的观念,交相辉映。本刊重点推出雷锋 传人郭明义的事迹为我们重温传统文化和传统理念提 供了契机。这是中华文明之花的土壤,在这片土壤上,雷 锋、郭明义这些中华文明的美丽花朵,将会更加灿烂地 开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owto1234.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62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