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法 简答 序号
7、为什么说电子商务法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 8、简述美国的电子商务立法情况 9、我国《电子签名法》的主要内容
10、我国《电子签名法》规定审查数据电文作为证据的真实性,应当考虑的因素。
11、电子商务法主要立法模式的优缺点并提出你的看法
12、电子商务法的法律框架体系的基本内容 13、我国电子商务税收政策立法策略 14、简述经营增值电信业务应当具备的条件 15、简述在电子商务条件下,买方应当承担的义务 16、简述卖方经营主体在电子商务条件下应当承担的义务
17、电子商务经营主体设立规范
18、从事国际联网经营活动和非经营活动的接入单位应具备的条件
19、电子商务经营主体的权利 20、电子商务经营主体的义务
21、如何区别不同电子商务企业的经营模式不同的责任
22、回答注册域名时应当特别注意的条款 23、合同的主要特征 24、简述电子合同主要特点 25、电子合同主要类型
26、我国《合同法》对格式合同规定的基本原则要义
27、我国《合同法》对格式合同的定义和基本原则做全面规定
28、简述我国《电子签名法》规定审查数据电文作为证据真实性,应当考虑的因素。
29、简述我国《电子签名法》规定的满足法律、法规规定的文件保存要求的几个条件
30、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自然人的行为能力的几种类型
31、简述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别 32、承诺应具备的条件
33、判别网络广告是否属于要约的标准
34、我国《合同法》对合同成立地点的相关规定 35、按照我国《合同法》规定,要约不得撤销主要
情形有哪些
36、阐述电子代理人的有效要件 37、电子代理人的程序要件
38、简述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区别 39、合同的生效,应具备的条件是
40、网络用户的自我保护是在目前我国立法尚不完备条件下的权宜这计,主要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41、我国立法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42、电子签名的特征
43、美国犹他州的《数字签名法》中规定被赋予法律效力的电子签名的标准
44、简述美国统一商法典中支付命令错误的具体类型
45、新加坡《电子交易法》对“电子签名”与数字签名作了说细的规定
46、与一般电子签名相比,强化电子签名必须满足的标准
47、我国《电子签名法》规定满足安全的电子签名的条件
48、非对称加密算法的优点 49、公/私密钥对的用法: 50、电子签名技术实现的主要方法 51、简述主要的几种生物识别技术 52、数字签名的基本原理
53、我国〈电子签名法〉规定的提供电子认证服务应当具备的条件。
54、我国《电子签名法》第四条规定的不适用电子签名的文书包括哪些?1
55、各国的电子签名立法三种模式的优缺点以及我国宜采用的模式
56、简述我国《电子签名法》主要内容、特点和不足
57、我国《电子签名法》的主要特点如下 58、强化电子签名的必要条件
59、我国《电子签名法》规定的安全电子签名的条件
60、电子认证主要类型
61、电子认证与电子签名的关系 62、 电子认证和电子签名的区别 63、 CA的主要职责
64、电子认证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内容 65、国际上对电子认证服务管理的主要模式 66、目前电子商务认证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67、电子认证机构的设立应遵守的原则
68、国际间对于外国认证机构和认证证书的承认方式
69、我国《电子签名法》第二十一条所规定的电子签名认证证书应当载明的内容
70、电子签名依赖方应当遵守的主要义务 71、认证机构业务风险的几种情形 72、什么是免责事由?
73、我国《电子签名法》规定对电子认证服务采用强制性许可制度的理由
74、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的义务体系 75、简述提供电子认证服务应当具备的条件 76、SET协议规定的工作流程 77、国外电子支付立法状况
78、国内电子支付立法状况并评价:
79、以EFTPOS系统为例的小额电子资金划拨的当事人及其法律关系:
80、小额电子资金划拨活动调整的一般准则 81、大额电子资金划拨法律问题的一般规则 82、 电子资金划拨的风险
83、 电子资金划拨风险的法律规制
84、〈〈电子资金划拨法〉〉的实施细则 85、电子货币的特点
86、简述电子货币的主要功能 87、电子货币的法律性质
88、目前国内外对于电子货币发行主体问题的一般做法
89、电子货币金融监管问题 90、网上银行的设立主体资格问题 91、网上银行对客户所负的三大义务 92、电子商务对传统税法基本原则的影响 93、电子商务对税法基本要素的影响 94、税法的基本原则?
95、电子商务对税管理制度的挑战 96、哪些服务器可视为常设机构 97、电子商务对税收管辖权的影响 98、比特税的征税理由 99、常设机构的判定标准
100、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避税加剧的原因 101、如何建立和完善我国电子商务税收法律制度:102、网络广告的主要类型: 103、网络广告面临哪些法律问题: 104、网络广告规范的权利义务关系: 105、网络广告的特点及隐含的法律问题: 106、各国关于ISP责任的规定: 107、中介服务者的义务
108、美国反垃圾邮件立法规定及其效果 109、我国反垃圾邮件立法状况 110、网络广告法的立法原则 111、ISP的基本义务 112、隐私权的含义和特征 113、隐私权法律保护的方式 114、网络隐私权与传统隐权的差异 115、网络隐私权的侵权方式: 116、网络隐私权保护的隐私内容: 117、简述网络隐私权的保护范围。 118、网络隐私权的主体权利内容: 119、对于个人数据的概念主要观点 120、个人数据的主要特点
121、《公平信息规程》规定的数据保护的8个主要原则
122、公示收集网络个人信息资料的声明基本要求 123、收集个人信息资料声明的基本内容
124、英国在1984年《数据保护法》规定的全部无条件豁免的几种情况
125、英国《数据保护法》规定的有条件豁免的三种情况
126、简述英国《数据保护法》规定的对数据用户“不透露”条款豁免的几种情况 127、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立法原则
128、我国网络隐私立法体系的基本结构内容 129、试述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模式 130、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方式? 131、作品数字化的相关法律规范 132、作品网络传播的相关法律规范
133、美国《千禧年数字版权法》关于控制访问技术措施的相关规定:
134、我国《著作权法》针对技术措施保护的相关规定
135、在著作权国际立法的层面上对权利管理信息法律保护的相关规定
136、软件著作权与传统作品著作权内容的区别 137、用著作权方式保护软件的优缺点
138、用专利权方式保护计算机软件的主要障碍: 139、简述数据库取得著作权独创性条件的主要观点:
140、简述用著作权方式保护数据库的主要缺陷 141、简述TRIPS协议对商业秘密范围作出的规定 142、简述域名与传统知识产权的异同点 143、常见的涉及网络域名的纠纷类型
144、简述我国企业在域名保护上应当采取的策略 145、.网络安全系统的内容
147、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隐患的主要因素 148、.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重要应对措施 149、计算机与网络犯罪的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150、计算机犯罪的主要特点
151、英国《计算机滥用法》规定的计算机犯罪类型
152、我国有关惩治计算机及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的主要法律类型
153、.我国《刑法》规定的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犯罪的主要类型:
154、《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中规定的利用计算机及网络的犯罪类型 155.、均衡法律管制与网络自由的关系中要坚持的原则
156、 计算机犯罪发生的主观与客观因素 157、. 完善我国计算机及网络安全方面的法律措施的主要建议
158、我国有关计算机及网络安全立法的特点 159、电子合同约定优于法定的管辖原则 160、域名侵权纠纷的司法管辖 161、电子证据的特点
162、电子商务侵权纠纷是否适用举证责任倒置? 163、发展ODR机制(基本)的要求 164、ODR优势
165、发展Odr机制的原则: 166、电子证据的认定
167、各国如何解决电子商务纠纷的法律适用问题: 168、管辖权的基础: 169、司法管辖权的种类: 170、在线纠纷解决机制的优势 171、.网络纠纷适用的冲突法规则
172、简述电子证据的审查判断范围和内容? 173、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74、电子商务法的基本框架制度:
175、简述从事互联网经营活动和非经营活动报告的接入单位应具备的条件。
176、简述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虚拟银行认可规则》规定的网上虚拟银行建设一般原则。 177、简述国际社会对常设机构问题上取得的一致意见
178、简述计算机软件著作人的权利
179、简述电子商务经营企业的经营模式对其责任的影响。
180、简述撤销电子认证证书的条件。
181、简述对计算机及网络自身的纯粹犯罪的类型。 182、简述电子认证机构的免责事由及其具体情形 183、简述以计算机及网络为工具实施的传统型犯罪的类型
184、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通过网络进行的不正当竞争的行为主要有哪几种 185、简述数据库的特殊权利 186、简述电子支付纠纷的归责原则 187、述电子签名的法律效率 188、试述电子商务立法的基本原则 189、试述数据电文的证据效力
190、简述我国《电子签名法》的主要内容及其缺陷
191、试论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现行税法基本要素的影响。
192、试述电子商务税收的基本原则 193、试述电子商务法的特点。
194、试述网络中介服务提供者ISP在网络广告中的义务。
195、试述我国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制度。 196、试述我国电子签名法的主要特点和不足。 197、试述网络侵权纠纷的司法管辖。
198、试述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在认证法律关系中的义务
199、试述电子认证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和义务体系。
200、试述互联网服务商(ISP与ICP)的侵权责任分类和归责原则,并就ICP如何避免网络著作权侵权提出自己的建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