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墙、顶板砼浇筑方案
一、工程概况
地下室外墙最大高度5150,在浇筑地下室底板时先施工500高(安装止水钢板需要),第二次浇筑最大高度4450(顶板厚度200㎜)。
地下室外墙厚度一般为250㎜。施工段以后浇带为界进行划分(细节请参考平面布置图)。
二、施工段的施工流程及施工路线的确定
由于各施工段面积较大,因此有必要对外墙、顶板的混凝土施工做一个周详的、统一的规划。根据结构平面特点,将施工路线作如下规定:
1、-6.4米纯地下室区域
因墙不是很长,该段地下室外墙考虑整体式一次性浇筑。2台混凝土输送泵均布在墙长的1/3处,直接出料。每台输送泵安排2个振捣手进行振捣。因为独立内柱已浇筑完毕,故在混凝土墙浇筑完毕后,2台泵平行后退直接浇筑地下室顶板。
2、2#楼、4#楼地下室区域
这两个施工区地下室外墙较长,结构柱也考虑同时浇筑,因此施工难度较大。施工方式考虑分段时进行,详述如下:我们将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调整为4小时,首先用1.5小时的时间来进行混凝土墙柱的浇筑,再用1.5小时左右的时间来完成已浇完墙柱的施工段的梁板混
1
凝土浇筑(说明:墙柱的施工难度比梁板大,但本工程柱网尺寸较大,所以在同一平面范围的墙柱、梁板混凝土浇筑时间基本一致)。然后再回接到上一段墙柱的混凝土施工。整个过程用时3小时左右,没有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浇筑方向见平面图。 三、混凝土墙抗裂措施 (1)防渗防裂要点 A、钢筋保护层控制
据设计要求,地下室外墙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为25mm,背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为15mm,为达到设计效果,施工时必须严格控制保护层厚度,使水平分布筋发挥最大作用,为进一步控制钢筋位置及保护层厚度,采用定型套箍及砼垫块加固。 B、材料选择:
材料选择过程中我们将遵循以下经验和原则: 水泥:选择中热和低热的水泥品种;
骨料:石子应优化级配设计,尽量采用硬质岩石碎石; 砂子:采用中粗砂,严格控制含泥量;
外加剂: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减少拌合用水,并考虑加入粉煤灰以降低水泥用量。 C、加强养护
考虑到混凝土开裂集中发生在浇筑后2~3天,因此拆模时间定为3天后,为防止浇筑后外界阳光、气温、风速等因素引起混凝土内
2
部
水分散失过快,在浇筑前浇筑后定时浇水保持模板始终湿润。 ⑵混凝土浇筑施工措施
A、浇筑前应对模板浇水湿润,柱、墙模板的清扫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
B、混凝土浇筑的一般要求
(A) 柱、墙浇筑前,或新浇混凝土与下层混凝土结合处,应在底面上均匀浇筑50mm厚与混凝土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浆。砂浆应用铁铲入模,不应用料斗直接倒入模内。
(B) 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进行,每层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分层高度为插入式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0mm,构造柱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得超过300mm。
(C) 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0~400m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面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边缘。
(D) 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初凝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小时应按施工缝处理。
3
(E) 浇筑墙体洞口时,要使洞口两侧混凝土高度大体一致。砼振捣要均匀密实,特别是墙厚较小,洞口结构加筋与连接交错钢筋较密的部位,应采用Ф25振动棒,其它墙梁部位采用Ф50振动棒,考虑到部分洞下墙体砼封模后无法直接振捣,可事先将洞下口留成活口,待砼浇至该位置并振捣密实后再行封模和加固。振捣时,振动棒应距洞边300mm以上,并从两侧同时振捣,以防止洞口变形。
(F) 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浇筑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毕。 四、梁板混凝土施工
1、混凝土的浇筑顺序:根据楼层高低和输送泵的运输能力在各施工层确定一定宽度的浇筑带进行砼浇筑。当因故拖延,另一接槎处将超过凝结时间时,临时倒运部分砼将其接续至少1.0m宽。每一浇筑带要首先浇筑梁内混凝土,并要分层铺筑,分层振捣,此时可与浇筑带的方向相反铺筑梁内的第二层混凝土。
2、 混凝土振捣操作
A、对梁的振捣于混凝土铺平后,按顺序推进以防漏振,两次振捣的交接部位交叉两个影响半径范围;分层振捣部位,插入下层已振捣好的混凝土至少50毫米,加强层面结合。
B、插振操作要快插慢拔,持续时间10~30秒为宜(混凝土表面不再下沉,表面不再出现气泡时为止),移棒间距1.5倍的作用半径
4
约40厘米。
C、平板振捣器应平稳拖动速度均匀以平板不再下沉为宜。横向重叠半个板宽,局部凹陷处及时填平混凝土再振。
D、当浇筑墙、梁交叉处钢筋较密集时,要注意振捣是否密实。振动棒可以从梁上部钢筋较稀处插向梁端进行振捣,或用小直经振捣棒,必要时增加手工插捣,以防混凝土卡死造成空洞。 五、混凝土施工措施
A、为防止停电造成混凝土浇筑不能连续进行,特配备一台150kW柴油发电机组,在停电时马上启动,以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连续进行。 B、严格按已决定好的混凝土浇筑顺序施工,控制好浇筑带宽度。对截面较大的梁应分层浇筑使混凝土均匀上升。在有梁的浇筑带中先浇筑梁后浇筑板。
C、控制好板面平整度和混凝土板的浇筑厚度,首先控制好模板的平整度,浇筑混凝土前在钢筋网上间隔3m左右竖向焊Φ12短钢筋,长度等于板厚,短钢筋下端与模板面顶紧,以此来控制混凝土浇筑厚度。施工过程中质检员随时检查混凝土的质量及厚度。
D、混凝土浇筑要避开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事先和气象部门联系,掌握混凝土浇筑期间的天气情况。现场准备防雨布,遇小雨不停工,若遇大雨时可暂停施工;将已经铺筑的混凝土振捣好,用防雨布遮盖,雨停后清除积水,当停歇时间超过初凝时间按施工缝处理。当未超时间,对接槎剔除表面浮浆和松动石子,浇筑一层与混凝土同标
5
号的砂浆继续进行工作。
E、每作业段的混凝土浇筑是一次性浇筑,不留施工缝。浇筑时如发生意外情况或被迫留置施工缝时,一定要按规定选择留缝位置并留直槎,主梁留槎处增插直径20mm的插筋,间距150mm。等到混凝土达到1.2MPa•以上强度时,将留槎处的模板打开,将混凝土接槎上的松动石凿掉,直至达到坚硬的混凝土层,清理干净后封好模板,在缝上刷素水泥浆一道,接缝处涂刷一层界面结合剂。
F、商品混凝土也要按规范要求在浇筑地点制作混凝土标准养护试块,作为竣工资料。
G、混凝土浇筑后达到终凝后即可进行养护,专人浇水养护,经常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浇水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六、施工缝留置措施
1、原则上不留施工缝,若因故必需留置时,施工缝的位置应当满足:当有十字交叉的次梁时,施工缝留在框架梁的1/3跨度处;当有多条交叉的次梁时,可沿多条次梁方向浇筑,亦留在主梁的1/3跨度处,否则该跨不得留置施工缝。
2、施工缝留置位置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确定。若遇暴雨紧急停歇时,必须将已铺筑的混凝土振捣完毕,间歇超过初凝时间时停止施工,按施工缝处理,不超过时,将已被冲掉水泥浆清除掉,其接槎应整齐基本垂直;已振捣仅表面被冲去水泥浆时,须用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即混凝土配合比中抽掉石子)铺盖并用铁锹或振捣棒
6
表层插捣以利结合。
3、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其强度不应小于1.2N/mm2(无可靠证实时应在24小时以后)。并将接缝处凿毛,剔除松动石子、软弱部分,提前12小时充分浇水湿润,在接缝处涂刷一层界面结合剂,再铺一层水泥砂浆并仔细捣实。
4、大雨停止后当时间尚未超过初凝时间立即接着施工,将已被雨水冲掉浆体的混凝土清除。仅冲掉表面浮浆的混凝土可铺筑一层与混凝土同成份的水泥砂浆,并经二次振捣密实。
5、当混凝土已初凝失去塑性后须按施工缝处理,不得立即复工浇筑。
7
龙 合 花 园
混凝土浇筑方案
深圳市越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龙合花园项目部
8
地下室外墙柱、顶板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 1 二、施工段的施工流程及施工路线的确定 .................... 1 三、混凝土墙抗裂措施 ................................... 2 四、梁板混凝土施工 ..................................... 4 五、混凝土施工措施 ..................................... 5 六、施工缝留置措施 ..................................... 6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