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难点:初步学习描写小动物的方法,并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一、生活导入
喜欢什么小动物?并能说说喜欢的理由吗? (板书:样子 动作) 二、引入新课
1、今天有几只小动物走进我们的课堂,名字叫灰雀。 2、老师在黑板上写,学生书空他们的名字。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五课灰雀,齐读灰雀。 三、检查预习 (一)、生字
1、“桦”白桦树了解有多少?
“婉”课文谁的声音很婉转?(读词)还有哪些鸟的叫声很婉转?(读词)生活中还有哪些声音婉转?(总结词语的意思并把它记在书上)
总结:结合生活实际可以理解词语的意思。 “脯”:摸摸自己的胸脯。
总结:结合生活实际是可以理解很多词语的意思。 2、增加难度去音、去词读字。
以同桌为单位互考两个蓝线之间的生字。 3、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 齐读)
4、 朗读课文的其他自然段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当学生有困难时提供:列宁喜欢的 丢了,遇到 ,经过 ,小男孩 。) 四、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1、列宁喜欢的灰雀长什么样?默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把能回答问题的句子用横线画下来。
2、交流答案。
3、再默读画横线的句子,一边读一边思考:你觉得这是三只怎样的灰雀?能不能用一个词概括一下。
哪个词或哪个句子让你有这样的想法就把这个词写在那个字或那个句子的旁边。 4、为什么你觉得这是一只漂亮、活泼、快乐的灰雀,能说说理由吗?
a:交流 b:重点词点点 c:朗读交流的句子
5、总结:灰雀的样子,两只胸脯粉红的,一只胸腹深红;灰雀的动作,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叫声是婉转,所以说三只灰雀是惹人喜爱的,此时你明白惹人喜爱的意思吗?(总结并记录惹人喜爱的意思) 五、读写结合
1、描写小动物时我们可以从样子、动作、声音入手,片段训练,试着从这三各方面写写自己喜欢小动物。
2、学生写。(限时5分钟) 3、学生简单评价。 六、课后延伸
这三只灰雀是惹人喜爱的,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样的灰雀发生怎样的事呢?下一节交流。
七、书写生字
第2篇灰雀优质课教学设计一等奖 《灰雀》这篇课文记叙了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期间爱护灰雀的故事。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灰雀教学设计模板,欢迎阅读参考!
文章以人物对话为主线,既写出了列宁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又写了小男孩的心理认识过程。人物的内心活动外化为语言,二者相互交错,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教学时,可抓住人物对话,引导学生感悟文章内容,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进而体会列宁的育人过程。
一、分析对话,理解感悟
在学生整体感知全文之后,重点引导学生对文中列宁与小男孩的对话进行细读分析,理解这些话的含义,读懂文本。多媒体课件演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画面。 师: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活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
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引出小男孩的话)灰雀又是怎么回来的'?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说话时的心理活动)小男孩为什么把灰雀放回来了呢?(引出列宁自言自语的话)想象一下列宁在说这些话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可以体会到列宁对灰雀的一种什么情感?(引导学生真切体会列宁对鸟的“真爱”。) 二、情景对话。深入感悟
教师导读,学生分角色进行情景对话,深入感悟人物心理。
师:鸟儿不见了,列宁着急地问——(生1读列宁的话“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师:小男孩吞吞吐吐地说——(生2接读小男孩的话“没看见,我没看见。”) 师:可怜的小生命究竟怎样了,列宁担心地说——(生l读列宁的话“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师:列宁的爱鸟情触动了孩子的心。面对孩子的沉默,列宁自言自语地说——(生1读列宁自言自语的话“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师:列宁的爱鸟情打动了孩子的心,他看看列宁,再也忍不住了。说—— (生2读小男孩的话“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师:真像孩子说的那样吗?列宁又关心地问——(生l读“会飞回来?”)
师:列宁的爱鸟情深深打动了孩子的心,他坚定地说——(生2读“一定会飞回来∽以上情景对话,教师可进行朗读指导,多叫几组同学表演读。 三、研读对话。深化感悟
引导学生体会列宁是怎样一步一步教育小男孩知错就改的,这一育人过程是本文的教学难点。教学时抓住对话,引导学生精读研读,进行深人探究,顺利突破这一难点,学生对文章的感悟就会得到进一步深化。
师:列宁知不知道灰雀是被小男孩捉走的?从哪儿看出来的?他为什么不直接说穿呢?他又是怎样一步一步让小男孩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的呢?你觉得列宁是个怎样的人?(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中人物对话部分,进行研读探究和集体讨论,体会列宁的育人过程和对小男孩的关心爱护。)
第3篇灰雀优质课教学设计一等奖 《灰雀》是人教版六年制小语第5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通过写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男孩放鸟归林,表现了列宁对男孩的爱,使学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一种表现。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灰雀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参考。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郊外、散步、胸脯、仰望、一定、或者、肯定、面包渣、欢蹦乱跳、惹人喜爱、自言自语等。
2.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体会列宁对灰雀、对男孩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1、认识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保护鸟类的教育。 2、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三、教具准备: 课件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齐读。说一说自己对灰雀的了解。(也可从文中找有关句子说)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引导学生交流对列宁的了解。
四、指名接读课文,要读准确下列字词,并用“——”标出表现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 郊外 散步 昂望 胸脯 一定 肯定 惹人喜爱 或者 坚定 面包渣 白桦树 自言自语 欢蹦乱跳 五、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说一说读懂了什么?
2、用“~”标出写灰雀的句子,引导学生从颜色及叫声体会它的可爱。指导朗读,体会“惹人喜爱”一词。
3、找出表现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读一读,讨论体会:抓住哪些词可深入理解。通过朗读,了解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4、再读,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列宁在树林中找灰雀时,他一边找一边会想什么?试着说一说列宁的心里话。 5、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六、引导学生学习三——十自然段。
1、同桌分读合作,体会列宁的'心情、小男孩矛盾的心理。 2、再读,讨论:
当列宁发现一只灰雀不见了的时候,他心情会怎样?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 那个男孩听了列宁说的话,他是怎么说的?这是他会想些什么呢?想象一下他的动作、表情。
3、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列宁、男孩的不同心情,讨论: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又是怎么回来的? 七、作业: 1、熟读课文。
2、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一、二自然段。 二、引导学生学习十一、十二自然段。 1、自读,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思考、讨论:
灰雀这几天到哪里去了?列宁为什么不再问那个男孩? 3、分小组讨论:
为什么说男孩十个诚实的孩子?
三、自由读全文,深入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和对诚实孩子的喜爱。 四、指导分角色朗读全文。分角色把课文内容演一演。 五、指导学生自己学习生字词。 六、处理课后练习题。 七、布置课下扩展联系:
1、课文中写了第一天列宁和男孩关于那只失踪了的灰雀的对话,紧接着直接写了第二天两人果然又看到了那只灰雀的情景。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男孩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请根据你的想象把它写下来。
2、开展爱鸟周活动,举办一期鸟的图片、图画展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owto1234.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62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