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生物复习计划
苏育华
一、指导思想
努力学习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以新的理念新的策略,渗透在中学生物教育教学工作之中,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努力教研,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切实提高生物教学质量,以研导教,以研促教,切实提高生物教师的教科、教研能力和整体水平。
二、教材及学生分析
本学期生物教学工作主要围绕“中考”展开进行。复习内容涉及整个初中生物教材。涉及知识点很多,学生大多数对这些知识已忘记,时间紧,任务重,学生对复习课的兴趣不高,所以本学期的教学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措施
我校这届学生基础比较差,中考又以考查能力为主,因此,加强校内校际交流,加强集体备课,努力实现初中生物教师的专职化、专业化,通过初中生物教学,使学生能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上有更好的发展,能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上得到提高。 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落实为中心。新的课程标准以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为目标,生物课程标准的实施,评价学生的标准也就发生了变化,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培养成为教学的主旋律。因此要加强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加强研究性学习。 课改的落实点还是在课堂教学。加强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探究式教学在初中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具体教学措施:1、加强基础知识的记忆,巩固教材。2、进行专题训练,建立知识网络,使知识系统化。3、综合训练,精选习题,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考试技巧。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对图、表、数据表达生物学问题的理解能力,特别是开放题目的解题方法的指导。 四、复习目标
以考试说明为依据,以教材为基础,以掌握基础知识要点和提高学生能力为重点, 通过复习使学生扎实掌握本年度我市生物中考所涉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试技巧,力争今年我校生物学科中考达到目标要求。 五、复习安排 时 间 复 习 内 容 措 施 按考试说明顺序,扎扎实实掌握基础知识,准确掌握重要概念、原理等。归纳知识要点,做好复习笔记,形成知识网络,并辅以少量基础训练。 第一轮:开1、生态系统(七上P22) 学—4月302、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七上P62) 日 3、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七上P65) 4、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七上P78) 5、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七上P110) 6、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七上P112) 7、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七上P123) 8、消化和吸收(七下P29) 9、流动的组织——血液(七下P59) 10、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七下P67) 11、尿的形成和排出(七下P80) 12、神经系统的组成(七下P96) 13、激素调节(七下P105) 14、细菌(八上P58) 15、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八下P24) 16、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八下P28) 17、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八下P32) 18、人的性别遗传(八下P36) 19、传染病及其预防(八下P68) 20、免疫与计划免疫(八下P75) 第二轮: 综合训练 5月1日—5月30日 进一步夯实基础,以知识的加深加宽为主,适当兼顾知识的综合,将知识间具有内在联系的考点进行合理的整合归纳,并辅以适量的强化训练。 加强综合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以良好的知识储备和心理状态迎接中考,并辅以配套的模拟训练。 第三轮: 模拟训练 6月—中考 六、复习策略
1、紧扣考试说明,对照20个考试要点针对性复习,夯实基础。特别抓好复习的六个环节 : (1)读:预习课本,发现问题。
(2)讲:按知识体系,疏理知识,形成网络,提炼生物思想和方法,理清基本题型,讲清解题方法。 (3)练:精选习题,学生训练,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强调控制数量,讲求质量。 (4)测:针对考点一课一练,查漏补缺,并进行阶段性综合测试和模拟训练。
(5)评:定期检查学生课堂笔记,训练题针对性讲解,并就共性问题进行统计,课堂讲评。 (6)补:及时纠错,矫正练习,对训练中出现错误的学生一定抓好错误订正,错题再测的工作,抓好人人过关,以提高复习的实际效果。
2、精心研究考试说明,特别突出了与高中明年即将使用的新课标版教材的衔接,把握考试的特点及动向。
3、由于生物学科在中考中所占的分量及现实开课时数有限,生物中考内容选取的是部分章节,知识结构的完整性被打破,缺乏系统性,因此,复习时特意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形成。
4、注重生物学科能力的培养,尤其在培养学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和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方面加大力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