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艺术歌曲的二度创作

来源:好兔宠物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1卷(增)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S1.21 (2006) J0URNAL OF NEIJIANG TEACHERS COLLEGE (2oo6) 浅谈艺术歌曲的二度创作 熊 J…豪 ;q、 (内江师范学院音乐系,四川 内江641ll2) 摘要:声乐是一门演唱艺术,演唱是一门听觉艺术,唱是本,唱好是关键;本文认为唱的关键在:熟悉 了解作品,了解并抓住作品的背景及风格,分析歌曲的旋律线及调式调性段落,歌唱中语言的咬字吐词及行 腔,唱好歌曲的高潮部分。 关键词:艺术歌曲:二度创作;背景;风格;吐词行腔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l—l785(2006)sl—0268—03 歌曲演唱是一种听觉艺术。一首优秀的歌曲必须要通过演唱者对作品的熟悉了解和分析,包括词、曲作者的创作意 图、歌词内容、曲式结构、风格特点、主题思想等等。而后,演唱者根据自身的思想意识、艺术修养、生活实践经验、 以及自身具备的演唱功力和表现处理技巧,才能把作品的思想感情、风格特色和艺术境界较完美地表达出来,很好地把 歌曲介绍给听众。这也称为二度创作。这就有别于一幅画、一件工艺品或一篇文章,一经作者创作出来,便可供读者或 观众阅读和欣赏。演唱者必须深入细致地做好歌曲唱前的表现处理准备工作,具备扎实的演唱技巧和广博的文艺修养, 才能够使演唱达到声情并茂、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笔者认为,要对艺术歌曲进行二度创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熟悉了解作品 当一个演唱者拿到一首作品,要想唱好它,首先就要熟悉它、了解它,将它唱准确,尽量把词曲作者的意图很好 地表达出来,给听众一个最好的艺术境界。那么,这一切就必须做许多的案头工作:第一,熟读歌词。反复而有感情地 朗读歌词,并且运用正确的咬字吐字的规律和法则,认真理解歌词的思想内容,培养对作品的韵律、乐感。第二,分析 歌词内容,特别是其产生的背景(文化背景或时代背景)或有否政治意义或时代表现。第三,唱熟曲调、唱准音高、掌 握音乐节奏、节拍,注意旋律走向并感受其旋律感(乐感),这些是对作品从音乐上分析研究的基础,另外还应注意对 歌曲中节拍的变换或调性的变换(转调),无论怎样,都应将它唱得自如恰当。第四,找到正确的换气点。如果没有正 确的换气,就会影响到歌曲的内容和情感的表达及歌唱时声音和技巧的发挥。当然,在何处换气,也必须考虑到歌曲词 意 完整性,歌曲情感的需要和旋律的流畅。因此,在演唱前就一定要设置好换气的正确位置。 二、了解并抓住作品的背景及风格 每一首歌曲都有其时代性和思想性,反映着当时的时代变化、社会现象和历史风貌。因此,演唱者要真正到位地 表达出歌曲的内涵,那么就必须了解作品的词、曲作者及当时的时代背景等等,分析作者的政治面貌和艺术风格,透过 歌词去挖掘各种主题思想。因为这些作品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一定也是围绕这些方面去表现、发挥的,从而形成一定 的风格特征。别林斯基说: “风格就是思想的浮雕性、可感性。”如《满江红》古曲与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词相结合, 表达了岳飞对转战南北的回忆,对国耻未雪的感叹及“收复旧山河”的壮志。歌剧《江姐》足根据解放前山城重庆地下 党为解放全中国的素材而编写。歌曲《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一曲表现了江姐为人民求解放,一颗红心忠于党,粉 身碎骨也心甘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又如《祝酒歌》,通过旋律,给人的感受是热情、奔放,融抒情曲、舞蹈曲、进行曲 为一体,有一种普天同庆的宏伟壮景。殊不知这首歌的时代背景却是在打倒“四人帮”,结束“文革”的十年浩劫,迎 来祖国阳光明媚的春天,亿万人民举杯同庆这一历史性的伟大胜利的真实写照,生动地表达了我国各族人民欢快喜悦的 心情和建设四个现代化祖国的坚定豪迈的信心。 《祝酒歌》是一首备受人民喜爱的划时代的颂歌,如果在了解了这些基 本情况的基础上去演唱作品,那么在风格上的把握会得心应手些。另外,歌曲除了时代性、思想性决定风格外,还有一 个特色民族风格。每个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孕育了本民族的艺术特征。他们不同的生活环境,风土人情、艺术遗产等必然 形成该民族歌曲的独特风格。如新疆维吾尔族的《草原之夜》,这首歌曲被誉为“中国的小夜曲”,写于五十年代,歌 曲采用了接近口语话吟诵式的音调和富有民族特色的装饰音、滑音,由平稳的低声飞向上扬的旋律、柔和圆润、优美抒 收稿日期:2006—03—22 基金项目:内江师范学院大学生科研项目(05NSD---110) 作者简介:熊豪(1982一),男,四川内江人,内江师范学院音乐系2002级学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1卷(增)1 熊豪:浅谈艺术歌曲的二度创作 ・269・ 情,具有深邃的意境。由于各民族风格迥异,因此,演唱者必须多’r解并抓住它,才能够准确的 丛 米。 三、分析歌曲的旋律线及调式调性段落 每首优秀的歌曲都能动人心弦,引起人们心灵 l 的共鸣,最主要的原 是它变化无穷的优火的旋律, 哳高九、 时而低沉,时而激越、时阿委婉。一般说来,火调式的歌曲热情奔放、宏伟【9J朗、欢快喜悦,埘小调式的歌曲抒情秀 美、含蒂委婉、忧伤悲怨。旋律线的起落走向人致有三种:uJ 行、下行、平行三种。但这三种彤式 歌曲中不是独立 的,而是互为结合的。上行旋律线表现逐步高涨、激动的情绪,演唱时要求用渐强的声音米表现。如《生活是这样美 好》的结尾部分就是如此。而下行旋律则表现逐渐缓和、松弛、悲凉的情绪,演唱时用渐弱、渐稳定的-'F静地或哀叹哭 腔式的音调和语气。如河北民歌《小[J菜》,在曲中大量运用了逐级下行的旋律,用哀叹哭腔式的 训和语气来刻 描 述了小女孩孤苦哀伤的悲惨生活。平行旋律在歌曲中由同音反复形成,演唱时可作轻微渐强,以带f{{后面较人的渐强。 又如歌剧<水till女》中的《月亮颂》的后面部分:平行旋律线常用于歌剧中的宣叙调。 四、歌唱中语言的咬字吐词及行腔 歌唱艺术最大的特点是语言和音乐的高度结合。一首旋律优美动听的歌曲还必须要有清晰准确的吐字行腔来表 现。歌唱中的咬字、吐词规律有别于讲话,它更具有戏剧性和诗歌性,它服从于音乐节奏、格式、音高邱音域及 『J度的 变化。除掌握普通话发音的基本原则外,还必须具备生动的吐字行腔的表现力,达到真正的吐词清晰、字正腔圆。 歌唱中的咬字吐词结构一般分为“字头”、“字腹”、“字尾”三部分。字头是“咬”, 腹是“吐”,字尾是 “收”或“归”。“咬”是辨明声母,“吐”是把韵母说出来,“收”或“归”是指对字尾的处理、归韵,完成运辙的 手段。歌唱中语言的咬字吐词必须做到字头(声母)快而短,字腹(韵母)圆而长, 尾收得轻丽短,使语言清晰。 对于不同曲式结构、节奏速度、风格特点的歌曲,歌唱的语言不同,腔调也不同。如:演唱热情欢快、清晰明朗、 旋律节奏紧凑跳跃的歌曲,吐字行腔应轻快迅捷、流畅舒展,如歌曲《姑娘生来爱唱歌》、 《玛依拉》、 《放马山歌》 等。 演唱情深意长、纤细委婉、旋律节奏缓慢悠长级进的歌曲,吐字行腔应圆润柔和、连贯平稳,如《情深意长》、 ‘草原之夜》等。演唱刚健雄浑、昂扬激越、旋律节奏强弱有序,叨快豪放的歌曲,吐字行腔应结实有力、喷口自如, 如‘三峡情》、《长江之歌》、《我为祖国献石油》等。演唱悲痛怨恨、深缓忧郁、旋律节奏曲折婉转、滑行的歌曲, 吐字应喷口有力,干净利落.行腔应抑扬顿挫、细腻委婉,如‘兰花花》、《江河水》、‘孟江女》、《海风阵阵愁煞 人》等。 五、唱好歌曲的高潮部分 歌曲中表达感情最强烈的地方即为全曲的高潮。高潮部分的恰当处理,能使你塑造的形象跃然突}【|,栩栩如生。常 见的高潮有以下几种情况: L最为常见的一种是在歌曲的结尾处或接近结束的地方出现高潮,如‘孟江女》(王志信编曲,见图1)。 哭 倒长 城 啊 八 白 里 漫 音 山 1 2.高潮在歌曲的中间出现,如勃拉姆斯的《摇篮曲》(见图2)。 愿上 帝 保护 你 一直 睡 到 天 明 愿上 3.没有明显的高潮,旋律起伏微小,无大的波动和高潮,如舒伯特的《摇篮曲》。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270・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第21卷(增)1 4.有多个高潮。在演唱多高潮的歌曲时,应该分清主高潮、次高潮,有循序渐进之感,必须突出主高潮,如《清 晰的记忆》(谱略)。 对于不同的歌曲,高潮Iij现的位置不同,就需要对每种情形进行恰当的处理。处理方法大致可分为渐进式、突发 式、强收式。渐进式是指演唱者的感情和声音力度可随着乐句的渐进逐步加强,推向高潮。如《清晰的记忆》中的结束 句。突发式指演l唱者演唱一种强烈对比的情绪。如歌剧《贾尼・斯基基》中《啊我亲爱的爸爸》中,几个地方八度跳 动,表现了剧中男女青年强烈的爱情。强收式即指在高潮中嘎然而止,余音绕梁,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如施光南的《祝 酒歌》的结尾处。 六、风格的把握与声情并茂是歌唱的关键 声乐作品的艺术风格与民族的习俗、信仰、地理环境、人文历史等都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民族的语言。我国地 大物博,56个民族的音乐风格五光十色、丰富多彩,不同的地域风貌、习俗语言,风格各异、个性突出。居住在高原雪 山的藏族同胞。质朴敦厚、粗犷坚强。该民族歌曲旋律一般多宽广舒展、悠扬奔放、载歌载舞、节奏性强,真声的演唱 声音雄浑粗犷、浓重情深。居于大西北天山脚下的新疆,以维吾尔族为首的多个少数民族、热情爽朗、风趣潇洒、能歌 善舞。受波斯、阿拉伯的音乐影响,该民族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变化比较大,切分节奏运用较多,音乐活泼跳跃,热情欢 快。祖国北方大草原的蒙古族是一个强悍豁达、豪爽刚毅的民族,该民族歌曲高亢悠久,辽阔舒展,真假声的灵活动用 和类似马头琴颤音的装饰都是蒙古族特有的草原风味。多民族的云南,山清水秀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民族文化习俗,产 生了许多色彩绚丽、风格独特的民歌艺术,演唱风格多为明亮清秀,活泼甜润、灵巧柔美。汉族人口是最多的民族,悠 久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丰富博大、包罗万象的歌曲艺术风格。东北地区的歌曲高亢豪爽,憨厚宽广;西北地区的歌曲嘹亮 清新、粗犷质朴;江南地区的歌曲抒情秀丽,委婉优柔;西南地区的歌曲清亮欢快、朴素大方;中原地区的歌曲热情纯 朴、刚健舒展。了解了以上这些,在演唱时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地处理歌曲,达到一个较高的艺术境界。 歌唱的技能是为歌l唱作品的内容服务的。技能是表现歌声的方法和基础,而丰富的情感表现足建立在歌唱声音的 础上,是表现歌曲的实际内容、丰富的思想意境、提高艺术品位的必要手段。优秀韵歌唱艺术是技巧与情感二者高度 结合的产物。歌唱艺术是依靠优美的歌声和丰富的情感来共同表现的,再优秀的嗓音、再动听的歌声,缺少了真实、丰 富的情感就会让人感到单调乏味。情感的表达,除了解掌握歌曲的时代背景、创作的动机、语言的处理以及民族特征 外,更主要的是演唱者的思想情操、道德观念、形象思维、生活体验、文化艺术修养,也包括演唱技能和表现处理的能 力等。 “声情并茂”的歌曲演唱表现处理,一定要服从歌曲的内容、情景,“声情并茂”的目的是用动听的歌声完美地 表现歌曲的内容,任何违背歌曲原意的表现都只会适得其反。正如清代徐大椿在《乐府传声》中说道:“即声音绝妙, 而与曲调相背,不但不能动人,反令听者索然无味矣。” 如歌曲《孟姜女》,整个乐曲起伏跌宕,曲折回转,强弱、 轻重、快慢、高低、收放对比鲜明,但在演唱时要注意协调统一,重点表现在哀怨委婉、凄厉悲蔷,后半部分的激烈悲 壮,也有一定的限度,含而不嚣、刚中有柔、愤中有怨。全曲的高潮,也是演唱的最高声区,要唱得高亢有力、凄厉悲 切,声音一定要有控制地收一点,不要ll昌成悲愤壮烈、刚强愤怒,否则会让人感觉是现代要报仇血恨、要翻身解放的 “白毛女”了,此曲只能突出哀和怨。因此,对歌曲作品越了解,掌握分析得越透彻细致,就越能深入认识,理解,消 化,表达也就越能准确精细,生动感人。那么,这样的歌唱才具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余笃刚.声乐语言艺术[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2]李晓贰.民族声乐演唱艺术[M].长沙:湖南文艺 【;版社. [3]徐大椿.乐府传声[M]. [4]韩勋国.声乐艺术基础【M】 E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责任编辑:李伟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