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又暖农民心——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锁定“三农”
来源:好兔宠物网
民工问题。统筹研究农业转移人 加快改善民生,农民又得哪些实惠? 水电路气房、文化教育科技社保, 口进城落户后城乡出现的新情况 新问题。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抓 住产业转移有利时机,促进特色 产业、优势项目向县城和重点镇 将实现应保尽保,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 网正越编越密。 集聚,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吸纳农村人口加快向小城镇集 是关系农村民生的大事,也是农村发展 的薄弱环节。 安居是民生之愿。农村危房改造试 点正在提速,全国已有超过90%的试点 工程顺利开工。 “一号文件“提出,今 年将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国有林区 (场)、垦区棚户区改造,采取有效措施推 动建材下乡,鼓励农民依法依规建设自 用住房。与此同时,为了适应农村用电 需求快速增长的趋势,新一轮农村电网 改造升级工程也将抓紧实施,农网供电 中。完善加快小城镇发展的财 税、投融资等配套政策,安排年 度土地利用计划要支持中小城市 和小城镇发展。农村宅基地和村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 强,在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的推 动下,95Z_.农民的生活持续改善。唐仁健 认为,农村公共事业不断加强,是党的 十六大以来统筹城乡发展最突出的体现 和最大的亮点。 2009年,即使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 庄整理所节约的土地首先要补充 耕地,调剂为建设用地的,在县 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使 用,纳入年度土地利用计划,主 冲击,农村民生建设也未放慢步伐。 2010年,改善农村民生成为调整国民收 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今年的“一号 文件”在农村民生领域再次“亮点”频 现。 要用于产业集聚发展,方便农民 就近转移就业。继续推进扩权强 的可靠性和供电能力将进一步加强。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家电下 乡”、“汽车下乡”,有效启动农村市 场,让农民得到实惠。“一号文件”明 确,今年家电产品最高限价将大幅度提 县改革试点,推动经济发展快、 人口吸纳能力强的镇行政管理体 制改革。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 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定就业与农民 增收密切相关。 “一号文件”明确提出 促进农民就业创业仍需努力。建立覆盖 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挖掘农业内 要,下放管理权限,合理设置机 构和配备人员编制。 高,各省份可以在补贴范围内根据本地 实际增选一个品种,国有农林场(区)职工 也将享受补贴政策。选择范围扩大了, 受益人群也增加了。 新的民生政策强力出台,已有的政 策也将延续使命。巩固和完善农村义务 27.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 部就业潜力,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 政策措施,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要让农民工就业有岗位,生活有保障。 益机制。切实解决好农村征地、 环境污染、移民安置、集体资产 管理等方面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 问题。加强农村法制教育,畅通 农村信访渠道,引导农民群众依 保障是民生之安。今年的“一号文 件”传递明确信号。201 0年农村社会保 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继续推进农村中等 职业教育免费进程,坚持农村开发式扶 障水平还将稳步提高:新农合保障水 平、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水平均会提 高,新农保试点将稳步推进,农村低保 贫方针,确保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 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 亚.t.... 法理性表达合理诉求、维护自身 权益。…… / (节选自新华网)\ No 2 2010 LAND&RESOURCES 19 0 0 目关链接 ., 陈锡文: 中国18亿亩耕地的“红线”没有被突破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 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2B 1日 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中国 18亿亩耕地的“红线”没有被突 破。 近日,新世纪以来指导“三 农”工作的第7个中央“一号文 件”正式发布,定调统筹城乡发 展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 础。对于在城镇化过程中会占用 一定的农田土地,陈锡文表示, 中国18亿亩耕地的“红线”没有 被突破。 “城镇化一定会占用一些农 田,世界各国都是一样。但是从 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国家强 调,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 度。”陈锡文说。 据了解,在2008年lob召开 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 除了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之外,还将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 地制度。“如果这两个制度能够 落实和有力执行,保护我们的农 田,尤其是基本农田,是可以做 得到的。”陈锡文说。 陈锡文表示,截至2008年 底,国土资源部门调查统计的数 字显示,我国实有耕地18.26亿 亩。尽管2009年的数字还没有公 布,由于我国坚持实行了最严格 的耕地保护制度以及耕地的占补 平衡制度。总体上来讲,第二次 土地详查资料公布之后,我国的 l8亿亩耕地红线没有被突破。 (新华网) ,。 、 20 国土资源2010年2月号 城乡改革联动,政策又有哪些突破? 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是今 民工将得到更多的政策关注。完善加快 年“一号文件”的一大亮点。 小城镇发展的财税、投融资配套政策, 陈锡文说,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城 安排年度土地利用计划要支持中小城市 镇化是滞后的,在认识上也有偏差。一 和小城镇发展……制约城镇化发展的资 些地方搞的是土地的城镇化和城市的美 源要素瓶颈也有望逐渐破除,小城镇对 化,与农村人口的城镇化关系并不紧 农村人口的吸纳能力将逐步增强。 密。资源要素从农村大量流失了,可是 统筹城乡发展,最终目的是要实现 农村人口并没有同步转化为城镇人口。 城乡双赢。但在城乡发展长期失衡, 目前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 “三农”仍是“短板”的背景下,相当 但他们依然很难融入城市生活。 长的时间内应当让农村“多赢”一些。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稳步推 陈锡文说,即使城镇人口比重达到 进城镇化方面有新突破,提出了新要 70%,还有相当多的农民生活在农村。 求,今年“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加 当前加快“三农”发展,必须在积极稳 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 妥推进城镇化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新 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促进符合 农村建设。通过深化改革,让农村发展 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 的活力进一步进发。 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这意味 针对目前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资金来 着农民工在“农转非”和就业、社保、 源不足的现状, “一号文件”提出,一 子女就学等方面将更快实现他们的愿 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范围将扩大,奖补 望。 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对服务能力强、民 “号文件”还提到,改善农民工 主管理好的农民合作社将给予补助。有 居住条件,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将有稳定 条件的合作社兴办农村资金互助社、自 职业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纳 办农产品加工企业也将获得支持。 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这意味着经济适 确保农村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 用房、廉租房等将成为农民工的安家之 定并长久不变;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 所,他们将逐步告别常年住在简易工棚 制度改革,对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 里的生活。 积极推进林业改革,深化集体林改确权 “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首次在中 到户。随着各项改革的有序推进,农业 央文件中出现。 “80后”、 “9O后”农 农村发展将更加生机勃勃。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