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财政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辽宁财税
我省财政扶持高新技术产业
“八五”以来,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投入总额为51.60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投入0.34亿元、全省财政投入3.81亿元、银行贷款27.74亿元、企业投入19.71亿元;共支持了2104个高新科技产业项目,平均每个项目的投资额为245万元。用于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三大领域的资金占77%。
财政部门除直接用财力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投入外,还制定或参与制定了大量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如企业的技术开发费用不得低于当年销售收入的1%;省政府认定的高新技术产品从投产之日起3年内新增地方收入的增值税全部返给企业等,这些财税政策都有力地推动了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但也存在投资分散、产业规模化较小、“高新”不突出等问题。
一、我省财政扶持高新技
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投资较为分散,产业规模较小。“八五”期间,我省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总额为21.51亿元,共支持了1205个改造项目,平均每个项目投资额为179万元;其
-22-
中全省各级财政投入1.91亿元,平均每个项目投资仅为16万元。项目投资较为分散,单个项目支持力度小。从总体上看,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较小,销售收入在亿元以上的高技术企业仅为31家,还远未形成新的支柱产业。1997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50亿元,仅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0%;这与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已占全市工业总产值20%的比例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二)高新技术项目的“高新”不突出。在实际工作中,长期存在着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高新”不突出的问题,缺乏象桑塔纳、一汽、二汽、宝钢集团等科技水平高、市场容量大、经济效益好的项目。“八五”期间,我省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的科技成果仅占成果总数的10.21%,相当一些项目起点低,对国民经济的牵动作用不明显,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
(三)企业自主投入的内在动力尚未完全形成。我省是国家“一五”时期重点建设起来的老工业基地,相当一部分企业设备陈旧,工艺老化,能耗高,效益低;如果不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我省企业高消耗、低效益的局面将长期得不到改善。但目前企业自主发展
王
超
程
海
高技术、开发高新技术产品的动力尚未完全形成,相当一部分企业未能摆脱依靠外延扩大再生产的发展模式,重生产投入、轻科技投入的现象较为严重。部分企业一味强调自身因难,缺乏用高新技术发展企业、壮大企业的战略举措;一些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注重扩大生产规模,缺乏技术创新意识,缺乏对超前性、高水平产品的深入研究,一旦市场发生变化,企业便走入低谷。
(四)国有经济、非国有经济未能一视同仁。长期以来,我省科技资金主要用于对国有单位的投入,而对非国有经济一直是投入的禁区,这不利于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全面发展。
(五)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与兄弟省市尚有一定差距。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这对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我省尚未形成一个专门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文件。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散见于其它文件中,缺乏统一性、集中性,并且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在某些方面与兄弟省市尚有一定差距。如深圳市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产业实行两年免征所得税、八年减半征收所得税的优惠政策;陕西省对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所得税
(总第219期)
工作研究
辽宁财税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实行先按33%税率征收,再返还18%的政策等。
二、进一步促进我省高
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建议
省委、省政府已经确定了我省本世纪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即到2000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抓好高新技术产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性,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作为发展辽宁经济的战略性举措。要建立并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制,大力推进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省政府应成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领导,研究制定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方针、政策、规划,协调、组织、实施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使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再上新台阶。
(二)进一步研究制定我省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在对兄弟省市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进行充分调查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制定扶持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
1998/11
策,以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动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主要包括:一是进一步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财政投入,确保财政对高科技产业投入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贷款为支撑,吸引外资和社会集资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次的高新技术产业投入体系,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二是研究制定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的优惠政策。通过财政全额或部分返还企业税收等政策,增加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三是进一步研究、制定鼓励企业加大对高新技术投入的驱动机制。四是增加“两院”院士的政府补贴。
(三)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原则,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向高起点、效益型、规模化发展。围绕我省“两高一深”工业和“两高一优”农业,根据省委、省政府已经确定的“九五”期间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规划,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原则,与有关部门积极配合,重点实施计算机与软件、新材料、生物医药、机电一体化、现代通讯和精细化工等六大领域的40个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同时,培育一批跨地区、跨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推动我省高新技
术产业向高起点、效益型、规模化发展。
(四)大力促进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我省民营科技企业数量增长较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竞争能力不断增强,已经逐步形成了符合科学技术发展规律和市场运行规律的新型科技实体,成为我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一支重要力量。我们要鼓励和支持国有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大中型企业按照国有民营方式创办科技型企业;对国有经济、非国有经济、中央单位、地方单位的投入做到一视同仁;对创办民营科技企业及民营科技企业的技术转让、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进一步制定扶持发展的优惠政策。
(五)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对外开放力度,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选择高新技术产业的重大项目做好科技招商工作,探索用资本存量和科技增量的结合,进一步扩大国际合作与交流,通过官方与民间、直接与间接等形式,进一步开辟和拓宽对外科技交流渠道,赶超国际先进水平;通过广泛的国际科技合作,积极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成果,培育一批跨世纪的国际型科技人才,加速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作者单位:辽宁省财政厅)
-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