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20年中考生物试卷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 (2017·永春模拟) 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家鸽前肢演变为翼,适于空中飞翔 B . 野兔神经系统发达,能迅速躲避天敌 C . 蜥蜴的皮肤湿润,可辅助呼吸 D . 鲫鱼用鳃呼吸,适于水中生活
2. (2分) (2016七上·临西月考) 显微镜是自然科学实验中常用的教学仪器。现有一台光学显微镜的镜盒里有甲、乙、丙、丁四个镜头,其中甲、乙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丁无螺纹,丙较长,丁较短。若要使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应选用( )
A . 乙、丙 B . 甲、乙 C . 丙、丁 D . 甲、丁
3. (2分) (2019七上·海口期中) 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 )中。 A . 细胞膜 B . 细胞核 C . 细胞质 D . 线粒体
4. (2分) (2020·高新模拟) 日常生活、生产中人们的很多行为与做法都有一定的生物学道理,下列行为措施与其目的不一致的是( )
A . 移栽幼苗时带一坨土﹣﹣避免水分散失 B . 白天适当增加光照﹣﹣提高大棚作物产量
C . 帮搁浅的鲨鱼及时回归大海﹣﹣帮助其恢复正常呼吸 D . 真空保存肉类熟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5. (2分) (2017七下·东阿期中) 如图是一个健康人原尿流经肾小管形成尿液的过程中某种物质( )
A . 水 B . 无机盐
第 1 页 共 12 页
C . 葡萄糖 D . 尿素
6. (2分) (2020·通辽) 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及它们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植物根细胞的呼吸作用正常进行 B . 农作物在白天只进行光合作用,在夜间只进行呼吸作用 C .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其实质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D . 通过合理密植可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7. (2分) (2020·江门模拟) 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 B . 脑干也是脑的组成部分 C . 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D . 所有的反射都要受大脑控制
8. (2分) (2019八上·河源月考) 下列有关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 细菌有细胞壁 B . 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C . 细菌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 D . 细菌在不良环境条件下能形成孢子
9. (2分) (2019八上·濉溪期末) 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玉米上有非甜玉米籽粒,而非甜玉米上却没有甜玉米的籽粒。原因是( )
A . 甜是显性 B . 非甜是显性 C . 相互混杂 D . 相互选择
10. (2分) (2017八下·泰兴期中) “乙肝”疫苗由乙肝病毒灭活制成.注射“乙肝”疫苗的目的是( ) A . 注入抗体,控制传染源 B . 注入抗原,进行非特异性免疫 C . 注入抗原,保护易感人群 D . 注入抗体,切断传播途径
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8分)
11. (5分) 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示,根据图回答: (1)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
(2)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是:________
第 2 页 共 12 页
(3)该食物网有________ 条食物链. (4)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
(5)如果大量捕猎狐,那么鹰的数量在一定的时期内先________ .
12. (4分) 今年3月27日,你参加了以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吗?低碳生活,就是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本届上海世博会是第一个正式提出“低碳”理念的世博会,也是第一个“无烟世博会”。
(1)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与人的呼吸一样,会消耗大气中的________ ,并释放出________ 气体。 (2)一公顷树林,每天能吸收150~ 500千克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60~ 400千克的氧气,这是依靠植物的________ 作用。因此,绿色植物的这种作用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__ 平衡。
13. (2分) 根据是否具有传染性,可将疾病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14. (5分) 根据图2的豌豆杂交实验回答问题:
(1)豌豆的紫花和白花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 ,其中,________ 是隐性性状。
(2)若用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则亲代紫花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 ,后代白花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 。
(3)种植子代紫花豌豆的种子,其后代会不会出现白花豌豆?________ 。
15. (2分) 天花病毒侵入人体后,体内就产生一种抵抗这种病毒的蛋白质,因而人体就具有了对天花病毒的免疫能力。从免疫意义上说,天花病毒是________,体内产生的蛋白质是________。
三、 实验与探究题 (共1题;共5分)
16. (5分) (2020·海南) 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命名为“COVID-19”。2020年4月,我国科学家利用恒河猴等动物初步研制出了疫苗a,为了检验疫苗a对新冠肺炎是否有预防作用,进行实验得到部分数据如下:
第1组 1、各组分别注射 2、第0、7、14、21天检测 3、第22天接种新冠病毒
第2组 3微克疫苗a 新冠病毒抗体量逐渐增多 3微克安慰剂 新冠病毒抗体量均为0 将适量且等量的新冠病毒 接种到两组恒河猴的肺中 第 3 页 共 12 页
4、第29天检测新冠病毒含量 10万倍m核酸计量单位 m核酸计量单位 (注:安慰剂无任何药理作用和致病作用,只起到心理安慰作用) 根据表格和相关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引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原体是________。 (2) 设置第1组实验的目的是起________作用。 (3) 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4) 将本实验的结论应用于传染病的预防,保护易感人群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该措施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包括防御、识别(监视)和________等。
第 4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答案:1-1、 考点:解析:
答案:2-1、 考点:解析:
答案:3-1、 考点:解析:
第 5 页 共 12 页
答案:4-1、 考点:解析:
答案:5-1、 考点:解析:
第 6 页 共 12 页
答案:6-1、 考点:解析:
答案:7-1、 考点:解析:
第 7 页 共 12 页
答案:8-1、 考点:解析:
答案:9-1、 考点:解析:
第 8 页 共 12 页
答案:10-1、 考点:解析:
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8分)
第 9 页 共 12 页
答案:11-1、考点:解析:
答案:12-1、考点:解析:
第 10 页 共 12 页
答案:13-1、考点:解析:
答案:14-1、考点:解析:
答案:15-1、考点:
第 11 页 共 12 页
解析:
三、 实验与探究题 (共1题;共5分)
答案:16-1、答案:16-2、答案:16-3、
答案:16-4、考点:解析:
第 12 页 共 12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