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语文《两小儿辩日》说课稿

来源:好兔宠物网


小学语文《两小儿辩日》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两小儿辩日》是人教社九年制义务教育十一册里的一篇讲读课文。它是一篇寓言故事,文章叙述古时候两个孩子凭着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持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做出判断,这个故事说明为了认识自然,两小儿勇于探索,大胆质疑的品质,也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

二、说目标

《两小儿辩日》一课是培养学生的初步感知文言文的好课例,因此我教授本课时训练重点确定为: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根据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重点)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两小儿为认识自然,探索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重点、难点)

4.用科学知识让学生理解两个小孩观点不同的原因。(难点)

三、说教法

六年级的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单独去理解一篇课文还是存在难度,所以在教学之前,主要先让学生按照停顿熟读课文,教学中我主要出示重点字词的意思,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连成句子。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乐读趣学,自主感悟,教师适当点拨、讲解,学生根据注释理解文章内容。重视古文的读,要求学生读出古文的韵味,读懂文章的意思进行语言积累的训练,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四、说学法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主要以教师的导,学生的学习为教学主线,去营造一种教师和学生互动的学习氛围,为此,我采用“质疑探究法”、“情境品读法”、“合作探究法”、“衔接生活法”等学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重难点,感悟文中蕴含的道理。从而解决出学生学习古文的困难,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学法,快乐轻松地学习古文。

五、说过程

首先,出示孔子名言导入,简单介绍孔子之后,再以疑问“如此博学多才的一代圣人,却被两个小孩的问题难住了,到底是什么问题呢?”展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接着让学生齐读课文,然后逐句出示课文内容,给重点字词注释,让学生自己连成一句话,出示了两个小孩的观点后采用表格的形式加深学生印象,让他们掌握两个小孩的观点是什么,又是怎样去说明的。这一问题同时也是课后习题第四题需要解决的。接着通过“车盖”“盘盂”等图片引导学生学会两个小孩是通过视觉感受和触觉感受来判断事物的方法,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他们的观察对象相同,但得到的结果不同的原因。就连孔子也无法做出正确判断,进而引导学生体会孔子“实事求是”和“谦虚谨慎”的处事态度。然后根

据举例及文字说明的方式用科学知识向学生解释近大远小,近热远凉现象的原因,了解到两个孩子虽然认识事物有些片面,但身上仍然有许多值得学生去学习的精神,比如:大胆质疑、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说话有理有据、聪明好学、不耻下问等等。接着点名谈收获,最后利用一个随堂练习来归纳主旨,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最后一个环节设置的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叙述课文内容,掌握大概意思。

六、说反思

从整堂课的气氛来看,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去理解课文内容,营造一种教师和学生互动的学习氛围,从学生的反应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本课的重点。

不足之处:

部分重点语句学生没能掌握,主要原因是我高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文中的两个反问句,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课文右边没有注释,PPT课间上由于出示内容较多,我就把那一句的个别字注释省略了,导致大部分学生不会翻译这两句,在这一块出现了卡顿现象,甚至有些学生分不清近大远小近热远凉,所以这一块是我没有清楚地认识到学生刚接触文言文的事实情况,致使这一部分学生掌握情况不好。

在教学中让学生读得有点少,虽然集体朗读的较多,但是文言文教学还是要注重有感情、有节奏地去朗读课文,感受古文的韵味。总之,初次尝试文言文的教学,我的这堂课中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也希望各位老师能为我提出宝贵的意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