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滦县榛子镇周庄子村地面塌陷成因浅析

来源:好兔宠物网
2019年第1期河北地质3滦县榛子镇周庄子村地面塌陷成因浅析刘玉军(河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大队唐山063000)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滦县周庄子村地面塌陷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及塌陷特征,并对其成因及形成过程进

行了分析*关键词地面塌陷第四系地下水滦县榛子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 均气温11. 3 R,多年平均降雨量611. 96 mm,年最 大降雨量942. 8 mm*季节性水渠(古河道附近)通过,距离塌陷坑

约20 m,雨季

降雨之后发生大面积地面塌陷,形成塌陷坑直径约

20 m、坑深约2 m* 2012年10月塌陷坑坑内再次

发生 ,

,旱季

位 中心 ,直径约1. 5 m,坑深约2 m,坑底少量积水*少

*塌陷区地处榛子镇盆地内,三面环山,西南地势平

1地面塌陷基本情况滦县榛子镇周庄子村南耕地于2010年6月强坦为盆地出口,与陡河水库接壤,盆地内标高35 + 75

m,地形坡度为1°+5°,,

标高约+45 m*

1—» 24 <— 2图1地表塌陷过程示意图2地质环境条件2( 地层岩性本区大部覆盖第四系松散沉积物,由东南向西

收稿日期'0190315;修订日期'019-04-20;编辑:过焰作者简介:刘玉军(971 — ),男,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工作;厚约10 + 30 m, 第四系厚44河北地质2019年第1期度约15 6。下伏基岩为中元古界蓟县系雾迷山组 底部饱和土层应力平衡状态被破坏;白云岩,总体走向近东西,倾向350°,倾角22°〜50°, 石溶蚀裂隙发育。2.2地质构造地基本构造形态为向北西倾斜的单斜

构造,大八里庄断裂于本区东南约4 k6处通过。2.3工程地质条件本区第四系 较薄,抗剪强度低,抗变形能力 差,

。 隙发育,上部强风 ■用手 ,岩芯 8〜13c6,见溶蚀裂隙孔洞。本区地处榛子镇盆地,属山间谷地水文地质区,

2.4水文地质条件地 季 季

分为第四系 隙水和 系岩富 较弱,基本疏干,雨图2榛子镇盆地基岩埋深及构造图溶裂隙水。第四系

位,岩溶裂隙 位埋深约30 6。土层渗 判别溶裂隙水开采强度大,水位 大,水位地质条件。第四系底部 别流。主要为粉质粘土,渗透变形类与第四系地 间 ,产生正压(气鼓)和(真空吸蚀)强 ,形成土洞 临界水力比降 Jcr=ii/iw=(Gs—1)(1 —n) 式中:Jcr—

n—土的孔隙率3地面塌陷成因分析3. 1地质条件力比降Gs—土的颗粒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为蓟县系雾迷山组灰质白云

岩,属可溶岩。据资

,唐山市岩溶 1/3发允许水力比降J允许= Jcr/Fs式中:Fs为安全系数,取值1.2〜2.0;生 庄

系白云岩中。经

0.44。力比降为0.88,允许水力比降为位于大八里庄断裂西北4 k6。大八里

为 折 部位,次生构,风化强第四系底部土层实际水力比降大于允许水力比 降,因此,底部

隙发育, “V”形风

粒 地 地 连

渗流到岩隙。,

度大,岩石破碎,为地 ,利

流动提供充足的导水通积,其 为第 系 与

第 系“天窗”,也溶溶洞、裂隙发育。,局部

第四系厚约15 6,由上至下依次为

耕植土、粉质粘土、细砂、粉质粘土、残坡积土,抗变 能力 , *供 力 系通 。3.2水动力条件(1)第 系 与

力 系对底部残坡积土(粉质粘土)在丰水期稳定状态 处 河道中,近年来东侧地势人为抬双

进行 分析:高,雨季时雨水汇聚于塌陷区附近低洼处,入渗补给 第四系

假 106*期第四系含水层相对其底板水位差约; 位差,第四系 层流补给 ,地 流 带运移第四系底部第四系底板面压力计算公式为P=M+0 式中:M为上部第四系

粒 进入基岩风

系 成 。隙、溶蚀裂隙,对第四隙 力0土为 自重应力分析2011年到2016年的榛子镇地区降雨情 况,2012年榛子镇地区大暴雨天气有8天,降雨量

经 ,予 期第四系底板压力为333.2kPa, 残 ( 质 ) 力 30.1 kPa,

明显多于其他年份同时期降雨量(符合第二 的形成时间),为第四系

给大量地

。此,在地 隙 力和自重压力 ,第四系2019年第1期刘玉军:滦县榛子镇周庄子村地面塌陷成因浅析5(2)基岩水径流带水力联系正压(气鼓)和负压(真空吸蚀)强烈作用,且存在季

其次生构造控制影大八里庄

径流带水力联系较强*节性水位, 期渗 隙、溶隙,渗流通

,第四系下部粉质被携带进大形成 、响,构造、溶蚀裂隙发育,地下水流动空间充足,基岩 流渗透破坏流失,土粒

入基岩风 至大

洞;当第四系土洞扩大至一

同时, 进一步加强了

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导致,上覆第成 位降落

径流带

,从而增 力联系*力坡度,四系土层应力平衡状态达到临界状态,在降雨、地 震、火车

发 ,第四系土洞垮落至地表,于2010年6月发生地表大面积塌陷;在降雨、

图3塌陷区地表径流汇水路径示意图3.3诱发影响因素(1) 降雨:两

均经历了强降雨过程,降水量大且集中,进一步加强了 间

力联系,破坏了第四系 平衡 状态,诱发了 发生,故降雨

重要诱发 一 *(2) 机械震动:塌陷区北侧有京山铁路通过,京山铁路列车通过频繁,造成的机械震动会通过第四

系与 向外 , 第四系 *火车溶 到一

发 *(3) 地震:塌陷区地处华北地震区唐山一河间一邢台地震带东部之唐山地震带,属于地震多发区,有 感地震时有发生,小震级地震的频繁发生也会加剧

土洞上层土体应力拱的破坏。在地震频发过程中, 土洞的顶 能

成 应力拱,但由于地下水运移、雨水冲刷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这种平 衡又多次被破坏,土洞顶板不断上移并逐渐接近地,最终形成地 *地震一 上 到了发 溶地

发生*3.4岩溶塌陷形成过程分析本区为基岩“V”形风化漏斗区域,基岩破碎、溶 蚀裂隙发育,历史水位变化剧烈,对上覆第四系产生,2012年10月发生二

*图4岩溶塌陷过程示意图4本区存在基岩“V”形风化漏斗,溶蚀裂隙发育,

位 大,第四系下部

地 流渗透破坏流失,形成土洞并 大,然后在降雨、振, 洞 衡 落至地 , 从 成

溶地

*参 考 文 献赵世义等.可北省滦县榛子镇盆地水文地质电法勘探报告.1988

赵宗壮等.唐山市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防治前期勘查报告.1994[3] 《唐山市水文手册$(1997)[4] 刘传正.地质灾害勘查指南.2000徐素娟等.邯邢铁矿区岩溶发育的影响因素分析.20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