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内科基地简介

来源:好兔宠物网


内科基地简介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基地共有床位511张,分为呼吸感染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风湿免疫科)、血液内科、肾脏内科、神经内科。现在心血管内科、呼吸感染科、神经内科是芜湖市第三周期临床医学重点学科,消化内科是芜湖市第三周期临床重点扶持学科,内分泌科现在是我院第一周期临床医学重点学科。现有医师115人,其中具有主治及以上职称61人(具备带教资格)的医师。年收治病人数为17972人,床位使用率为105%,年门诊人次为350385人次,年急诊量为29386人次。其中心内科年收治4273人,呼吸科年收治2351人,消化科年收治2277人,内分泌科年收治2154人,血液内科年收治为684人,肾脏内科年诊治1178人,感染科收治635人,免疫科收治860人。基地各科室可完成基地要求的各项培训要求。

儿科基地简介

儿科组建于1955年10月15日,初起时仅开放半日门诊。1956年12月,于内科病区设床位25张。1957年3月,儿科正式于内科分出,成为独立科室。同期,开放全日制门诊,维持床位60张。1982年10月,迁入内儿新大楼(一楼)后,床位减至56张。1984年5月,开设学龄儿童无陪伴“大无陪”病房设床位10张。同年12月,新生儿病房改建完成,设床位16张,普儿床位相应减至30张,故实际仍为56张。1996年8月,儿科迁往外科新大楼六楼后,设固定床位44张。其中,新生儿床位11张,爱婴病房4张,抢救床2张,划为第六病区。2010年7月,医院23层医疗综合楼落成投入使用,儿科迁至六楼,仍为第六病区,设床位101张,其中新生儿床位36张。2014年现共有床位113张。

儿科是我院第一周期临床医学重点学科,现在有医生27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谢玉增),副主任医师7人(郑昌玲、王红群、杨咏梅、陶蓉、水卫华、吴昶、周小红),主治医师3名(高松、何国华、孟双军),住院医师19名,硕士研究生10名,在读博士1名。现行政主任郑昌玲(2011年10月任命)。

精神科基地简介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于2011年正式成立,特聘日本归国医学博士李江波担任临床心理科主任,坐诊临床心理科知名专家门诊,由主治医师戎伟、住院医师朱翠珍共同组成专家团队。

诊疗项目:各类心理烦恼和障碍的心理咨询、睡眠障碍、神经衰弱、焦虑症 、抑郁症、疑病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恐惧症(恐怖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更年期障碍、老年期心理障碍、器质性心理障碍、慢性疲劳综合症、各科联络会诊、心理相关的疼痛性障碍、疑难的心理障碍等诊疗项目。

科室诊疗特色:1.对心理以及心身疾病患者采用综合医院的诊疗、护理模式,治疗上根据需要采用中西医结合,中西药物和物理疗法,康复医疗等方法;2.医疗中不仅重视心理社会的医疗模式,而且注重全人的医疗模式,不仅治疗疾病,还要重视与疾病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的病人的生活习惯、生活模式、行为模式的改善。重视心身的相关影响;3.在治疗患者的同时,还要把与患者生活上密切相关的家庭成员、社会成员对患者的影响重视起来,如发现问题,列入心理治疗的程序中;4.开展森田心理疗法,治疗各种心理障碍;5.在现有的诊疗技术的基础上,运用核磁共振新技术检查和早期发现诊断心理疾病。

协同医院(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简介:创建于1969年的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芜湖市精神病医院),坐落在芜湖市弋江区乌霞山路1号,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是皖南和皖江地区唯一一所治疗精神、心理疾病,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社会防治、司法鉴定为一体的三级精神卫生专科医院。

医院是上海交大Bio-X中心的附属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皖南医学院、蚌埠医学院

等多所医学院校的教学医院,也是皖南医学院、蚌埠医学院的临床心理学专业硕士生培养单位;医院还是芜湖市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芜湖市心理学会、芜湖市精神卫生指导中心和安徽昌平司法鉴定所的挂靠单位。医院连续4年在芜湖市万人千企评议行风政风活动中,满意度位居卫生系统第一位。

医院目前编制床位700张,实际开放床位900张,现有在职员工40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0%以上,其中,高级职称专业人员近30人、硕士研究生10余人、硕士生导师4人。多人被派遣到意大利、德国、美国等国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交流、深造。

医院设有普通精神科、临床心理科、精神病康复科、老年精神病科、精神病司法鉴定科、睡眠障碍诊治中心、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等近10个专业科室。其中,急性病区5个,慢性病区2个,老年病区、开放病区、工娱疗病区、心理儿少病区、南陵康复病区各1个。开展了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药物与酒依赖、睡眠障碍与神经症、进食障碍、儿童、青少年与老年精神医学、精神康复、心理治疗、心理咨询与评估、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等10余个特色诊疗项目。精神科是安徽省\"十二五\"省临床医学重点培育专科,心理科是芜湖市第三周期医学重点专科。

医院2006年开始与上海交大、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阿伯丁大学合作,进行精神分裂症基因遗传学研究,于2010年成为上海交大Bio-X中心的附属医院,同时创立“中科院贺林院士工作室”,2013年经省科技厅批准成为安徽省首个专科“院士工作站”。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与上海交大合作承担国家863课题一项,2013年获批芜湖市重点科技项目二项。

医院多年来与教育、公安、高校、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20余家单位开展合作,

先后建立心理咨询师培训与实习基地、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援助中心、高考心理辅导中心、征兵心理检测培训与指导中心、芜湖市心理救援中心,并开设芜湖市心理热线,为促进百姓心理健康、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神经内科基地简介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创建于1980年,目前是芜湖市重点学科,现有专科医师20名。科室有普通病床82张,神经重症监护病房病床8张。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工作中,擅长对神经内科各种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如脑血管疾病、脊髓疾病、周围神经病、癫痫、各类头痛、脑炎、重症肌无力、帕金森病等。特别是在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及规范化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一定特色,近年来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先后开展了治疗时间窗内即发病后6小时内到我科,并能明确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病人的溶栓治疗。以及“颅内动脉瘤栓塞术”、“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及置入术”等。2013年初还引进了中央神经监护系统,能实时对危急重症病人进行脑电监护,极大地提高了抢救水平。我科积极参加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我院现已是基地医院。目前科内拥有呼吸机、全脑亚低温治疗仪、无创颅内压监侧仪、脑电图、肌电图、诱发电位仪、便携式多导睡眠监测仪、动态脑电图等设备。我科每天都有高年资的主治医师坐诊神经内科专科门诊,有经验丰富的专家坐诊神经内科专家门诊。我们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及服务水平以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全科医学科基地简介

芜湖市二院老年医学科、干部内科是集老年内科常见病的诊治和干部保健治疗保障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成立于1984 年,是芜湖市成立较早的老年医学科之一。2014年1月医院批准成立全科医学科。目前全科医学科、老年医学(干部病房)科位于6号楼,为三层独立楼房,共有51张床位,不仅医疗设施配备齐全,有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测,脑循环仪、下肢静脉血栓防治仪、呼吸机等。我科室诊治对象从原来大多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及离退、在职干部、公务员、教师等,扩大到全科医学范围内的各种疾病。有多名心血管专业的专家,在老年难治性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呼吸衰竭和肺癌;脑卒中及后遗症、脑供血不足、老年痴呆、颈椎病;骨质疏松症;前列腺增生症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较高的水平;我科对老年心血管疾病、尤其是高血压的规范诊治有丰富的经验。老年医学、全科医学科还是芜湖市保健委指定的干部保健基地,承担了我市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医疗保健工作,及我市接待外宾、中央领导的大型会议、活动的医疗保健保障工作。同时,还对我市45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提供健康保健、用药咨询、疾病防治等服务,预防老年疾病,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卫生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科医学教研室设在我科,承担全科医师培训、全科医师师资

培训。

康复医学科基地简介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于2010年成立,是集康复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以现代康复医学结合中医传统康复的理论及治疗方法为诊疗特色的专科,开设有康复病房(其中床位42张)及康复门诊,康复治疗业务场地有500平米左右,场地有空调、安全防护及无障碍设施,设有康复评定室,运动治疗室,作业治疗师、理疗室,言语、吞咽障碍治疗室,与中医科共用中医传统康复治疗室,与心理科共用心理治疗室;配备康复评定设备、运动治疗设备(智能康复训练器,电动起立床、功率自行车、多功能关节被动训练器、训练用扶梯、等速训练系统、运动平板仪、理疗设备、作业治疗设备、电脑言语检测训练系统、吞咽训练仪等各种康复训练设备等;拥有结构合理、临床经验丰富的康复医师(12人)、康复治疗师(5人)及康复护士(13人)队伍,开展以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为主的神经肌肉促通术、关节松动术、步态及平衡功能训练,能够提供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吞咽治疗,并配合中医传统的康复疗法,如:针灸、推拿、中药外敷疗法等,使门诊及住院患者最大限度改善肢体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劳动和工作能力。

外科基地简介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是芜湖市临床重点专科,外科学硕士培养点,科拥有5个病区,290张床位,分为肝胆、胃肠、甲乳、肛肠等亚专科。在皖南地区乃至安徽省综合实力较强、治疗病种较全、影响力较大的普外科。普外科现有医护人员130余人,其中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医师25名,硕士生导师1人,在省级以上医学学术团体兼职15人,拥有博士学位者1人,拥有硕士学位者25人。科室成功开展肝移植2例、常规进行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肝脏肿瘤切除、腹膜后巨大肿瘤切除、门脉高压症断流与分流、直肠低位保肛手术及复合性肿瘤联合脏器切除等复杂手术。在微创手术方面先后开展了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脾切除、肝囊肿开窗术、胃肠道肿瘤根治性

切除术、疝气修补术、甲状腺肿瘤切除等手术。是皖南地区最早开展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诊治工作的专业学科。普外科依托皖南医学院面向全国招收硕士,迄今已培养硕士研究生近10人,多次获得市级科研项目资助。近3年以来在国内外专业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荣获安徽省科技成果奖2两项,芜湖市科技成果奖1项。

骨科筹建于1963年,当时仅开设骨科门诊,1996年5月,开始筹建骨科,成立独立病区。2010年9月迁至医疗综合楼,骨科设立三个病区:骨一病区(创伤骨科),划为西九病区,设固定床位45张;骨二病区(关节外科),划为东九病区,设固定床位45张;骨三病区(脊柱外科),划为东二十一病区,设固定床位45张,另各病区有标准固定加床9张,骨科共有标准床位数162张。骨科现有医生28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9名,住院医师13名,全科现有硕导2名,博士2人,在读博士3人;硕士研究生8人,在读硕士5人。另返聘留用副主任医师1名。2003年,骨科被评为省评市级重点学科;2010年12月,骨科被卫生部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泌尿外科基地简介

泌尿外科是安徽省十二五临床重点培育专科,于1985年1月正式创建小组,其建科前后,一度隶属大外科领导。1990年3月10日,医院正式任命陈弋生为泌尿外科行政副主任,1997年10月8日任行政主任。同时,任命邹滨为行政副主任(1997年12月晋升副主任医师,2004年1月晋升主任医师,2009年5月调任医院院长助理)。现任科主任陈弋生(2003年11月15日、2009年4月7日两次重新任命,2003年同时任命其为大外科行政主任,2006年2月20日任命其为前列腺疾病中心主任),行政副主任为孔艰、陶凌松。

泌尿外科人才梯队合理现有医师16名,其中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2名(陶凌

松、刘卫东),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6名+。其中,教授3名,硕士生导师1名,硕士1名,另博士(特聘)1人。

妇产科基地简介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创建于1957年3月,经过几代妇产科人的不懈努力和奋斗,专业技术力量日益强大,已发展为皖南地区广大妇女同胞看病就医的重要场所,是孕产妇抢救中心所在地,拥有多位知名妇产科专家,在芜湖市及周边地区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2013年妇产科成为芜湖市医学重点扶持专科。目前妇产科设有三个病区(西八妇科、综七产科和东八产科特需病区)和一个综合门诊(普通妇科门诊、专家门诊、产科普通和高危诊疗室、计划生育诊疗室、生殖门诊),共有床位143张,医生32名,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11人,硕士6人,护理人员60人,其中副主任护师2人。

妇科每年住院手术台次达1000余台,其中Ⅲ类以上手术超过50%。开展子宫、附件良性疾病的经腹、经腔镜、经阴道各类手术,同时开展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恶性肿瘤根治手术。其中“非脱垂子宫良性疾病经阴道手术”获2010年度院内“三新”技术三等奖。 “皮下负压引流管在妇产科腹部手术中的应用”获2013度院内“三新”项目三等奖。

产科每年住院分娩人数居全市之首,年分娩总数超过4000余例;2012.7.1正式成立的产科家庭式病房,为芜湖市唯一一家拥有独立病区的VIP病房;产科与麻醉科合作开展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在全省范围内处于领先水平。

妇产科门诊量一直我院榜首,2013年门诊量超过13万人次,门诊同时开展盆底康复治疗、产前筛查、孕妇学校、计划生育诊室、不孕不育生殖门诊特色服务。

耳鼻咽喉科基地简介

1996年9月,眼,耳鼻咽喉科正式分开。耳鼻咽喉科迁至外科大楼八楼,设床位12张,与神经外科、口腔科合为第八病区,当时人员有:科主任施海翔,副主任医师陈其国,主治医师李其庆、李淑琴,住院医师纪东、赵璟。2008年3月8日,眼科、耳鼻喉眼科迁出外科大楼,于现9号楼处正式挂牌成立眼、耳鼻咽喉科(第十五病区),设床位32张。2010年8月迁至新住院部大楼,成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西十三病区),成为整建制病区,设立正式床位48张。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现有医生13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桂晓钟),副主任医师5名(李其庆、纪东、赵璟、陈涌、刘朝军),主治医师1名(施海翔),住院医师5名(宣丽萍、黄蓓、王节、王林、蒋传亚),听力技师1名(王平平)。另外,返聘留用副主任医师1名(陈其国),此前科室行政主任李其庆(1997年11月-2011年4月),副主任施海翔(1990年3月-2011年4月)。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现在是芜湖市第三周期临床医学重点学科。

麻醉科基地简介

我科是安徽省第二、三周期临床医学特色专科,安徽省十二五临床重点培育专科,芜湖市第二、三周期临床医学重点学科,芜湖市麻醉质量控制中心。

麻醉科现有专业医务人员37人,教授、硕士生导师1人,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8人,其中硕士5人,在读博士2人,在读硕士2人。PACU专科护士5人。手术室现有层流手术间31间(百级2间,千级6间),PACU内设有床位12张,专科业务用房建筑面积达2000m2左右。

我科拥有先进齐全的各类麻醉、监测、抢救设备。1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80余台,包括Aisys麻醉工作站、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仪、PiCCO plus、视频喉镜、纤支镜、光导硬镜、静脉麻醉工作站、自体血回输机、Sonosite超声仪等多种先进设备。

临床业务范围涵盖:临床麻醉;PACU工作;危重患者的抢救与复苏;跨科协作;院外会诊和对口支援;政府行政指令和突发事件处理。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麻醉总数20953例,其中疑难危重手术麻醉近20%,临床麻醉中核心技术应用比例达40%左右,PACU8947例

我科近年开展的新技术项目以及特色技术包括超声引导的外周神经阻滞、各类喉罩在全麻手术中的应用、七氟醚吸入喉罩通气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支气管阻塞器的临床应用、术中自体血回输技术、PiCCO监测的术中应用,BIS/Narco监测靶控输注的临床应用,视频技术在困难气道管理中的应用;喉罩通气全麻纤支镜诊疗;喉罩联合支气管阻塞器的应用;心血管手术(冠脉搭桥、瓣膜置换、先心、大血管手术)的麻醉等。

目前我科的科研开展以临床应用科研为主,近年承担市级以上科研项目4项,其中省厅2项,获奖包括市级二等奖2项,安徽科学技术研究成果2项,芜湖市“555”创新团队。近3年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期刊3篇、中华麻醉学杂志、国际麻醉与复苏杂志、临床麻醉学杂志等核心期刊10余篇,发明专利2项,参编专著1部。

我科是皖南医学院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点,安徽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承担皖南医学院临床医学、麻醉学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任务,每年举办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项。

目前我科麻醉硬件设备雄厚,处于省内一流,临床麻醉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在市级医院麻醉科中处于领先水平,发展形成了老年病人麻醉的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临床应用类科研水平亦达到省内较高水平。

临床病理科基地简介

病理科创建于1970年,是皖南地区的区域会诊中心,也是省内知名的专科。我科现有工作人员14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8人。硕士研究生3人。在读博士1人,在读硕士3人。1人曾获得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芜湖市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市级科研成果鉴定2项,市级科研项目2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9篇,参编《肿瘤病理学概论》教材1部。首批获得卫生部病理远程会诊与和质控的试点单位。芜湖市病理质控中心挂靠单位。皖南医学院临床病理专业硕士培养单位。

我科开展常规活体组织病理检查,术中冰冻诊断,内窥镜活检及穿刺标本的病理检查,免疫组织化学及特殊染色病理检查,细胞学病理检查及分子病理检查。

开展了属于省内先进的项目检查:卫生部病理远程会诊与病理质控,HC2杂交捕获基因扩增放大技术,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开展了法医病理学检查,如胎儿及新生儿尸检。

我科配置较完善,设施先进。拥有BenchMark XT全自动免疫组化机,徕卡Peloris快速大容量脱水机,珊顿Gemini ES自动染色机及ClearVue自动盖片机,武汉千屏病理图像分析及报告系统、国产沉降式液基细胞制片机,进口恒温冷冻切片机2台(Shandon和Leica1900)、徕卡轮转式石腊切片机4台、国产半封闭脱水机2台、基因杂交信号扩大仪,原位分子杂交仪,奥林巴斯多头显微镜及教学系统、国产包埋机2台等,病理标本取材台及标本冷藏柜,低温冰箱保存的组织库等。

病理学科带头人:戴敏,男,硕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现任病理科行政副主任(主持工作),硕士生导师。 安徽省老年工作委员会临床病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常委,安徽省医学会病理学会委员,芜湖市医学会病理分会

副主任委员。安徽省肿瘤学会分子病理诊断组成员。皖江区域医事鉴定工作协作网专家库成员,安徽省临床病理质量控制中心质评专家,安徽省胃肠道间质瘤协作组专家。从事病理诊断工作20余年,师从徐千里主任医师学习病理诊断10余年。2003年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研修班学习一年。以第一作者发表的中国统计源核心期刊7篇,《肿瘤病理学概论》教材副主编。

放射科基地简介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系院级临床重点科室,皖南医学院影像学影像学硕士研究生授予点之一,是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承担皖南医学院和南通大学医学院《医学影像学》教学科室,有较强的科研和教学能力。科室目前有45名专业人员,其中高级职称3人(其中教授1人)、中级职称22人(其中主管护师3人,)、初级职称20人,其中硕士3人、2人硕士在读,人才梯队分布合理。科室除进行常规影像学检查外,还开展了心脏冠脉CTA成像,头颈部、四肢及内脏CTA成像、CT引导下介入活检与治疗、乳腺MR扫描等新技术项目。

科室拥有美国GE多排螺旋4台CT(i128CT一台、16排CT 2台、双排CT 1台)、GE数字化摄片机3台(DR),德国SIMENS 1.5T核磁共振,数字化移动DR 2台,日本岛津800mA全数字化胃肠机,GE数字化乳腺钼靶DR,芬兰口腔全景牙科X线机等一大批先进影像设备,并实施24小时全天候服务,拥有PACS系统服务网络,能够为在我院就诊的患者提供及时、高效的先进检查技术和诊疗手段。

超声医学科基地简介

超声医学科为芜湖市第三周期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前期为A超室,84年2月始成立B超室,后经过多年发展,于2003年住院部B超室、门诊B超室、心脏超声室,脑超室共同合并为超声医学科。目前超声医学科包括: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医学科一直担负着全院所有门急诊病人、住院病人及健康体检人员的超声检查诊断工作。科室还承担了皖南医学院、南通医学院等数所高等院校医学影像专业本科生、专科生等的超声影像学教学任务及下级医院医师进修培训工作。

超声医学科现有医生25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葛艺东),副主任医师3名(秦信、杨昕、李名龙),主治医师8名(柯文、罗莉莉、査宗煜、汪珺莉、赵月雷、陈节庆、强朝晖、耿峰),住院医师14名。其中硕士研究生6人。另有护士3名。前科负责人为王慧、查木兰、王宇、葛艺东(2003年11月任行政副主任、2006年11月任行政主任),现任行政科主任秦信(2010年11月任行政副主任),行政副主任杨昕(2011年3月任命)。

放射肿瘤科基地简介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放疗中心拥有床位150张,团队由临床医生组、物理组、技术组及护理组组成,临床医师组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6人,硕士比例64%,分别于上海及山东学习精确放疗技术,物理师组2人,技术组5人,护理组12人。年收治住院病人数3508人次,病床使用率113.85%,并呈逐年增长趋势。

放疗科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放疗设备:配有120对叶片多叶准直器的Varian Cliniac iX电子直线加速器(IGRT)、放疗网络、GE多排大孔径CT模拟定位机、三维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等。可进行各种常规放疗和精确放疗,系统图像可与医院PET-CT、MRI、16排CT等设备联网进行图像融合,实现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生物靶区技术。加速器自带锥体束CT,治疗前进行CT扫描验证,确保了治疗位置及剂量分布的准确性。放疗科物理室还配置了目前世界上先进的电子实时影像验证系统(EPID)、MAPCHECK、数字化二维切割机及电离室等先进设备。

放疗中心团队不断引进新技术、新方法,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一篇,三个课题获芜湖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四个课题获芜湖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团队始终坚持“科、教”并进,承担南通大学医学院、皖南医学院部分专业学生的授课任务,每年接受外来进修、及医院规培人员数十人次,承担南通大学医学院、皖南医学院临床专业学生的实习带教工作。

放疗中心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宗旨,联合北京,上海顶级放疗团队及省内专家,根据国际最新治疗规范,制定肿瘤规范化,个体化治疗方案,力求为皖江地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目前肿瘤科是我院第一周期临床医学重点学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