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姜毅
河南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目的:观察在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间收治的 急诊患者共71例作为观察对象,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的方式,对照组(35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 该基础之上予以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更高,护理各项评分明显比对照组 低。经统计学分析,组间有明显差异形成且P< 0.05,因此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对急诊患者予以人性化护理措施,能够将护理 满意程度显著提升,值得现代临床进行推广。【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急诊患者;护理工作;应用效果
在我院中,急诊科室属于医院对危急病情的患者予以治 疗的地方,也是医院对疾病治疗中产生较高风险的科室。因 此具有较重的任务,在急诊科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服务 质量成为整个医院在服务质量上以及能力上的重要体现。 其中,临床护理工作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伴随医学 科技的持续的完善,护理工作也不断完善着,进而广泛的应 用了人性化护理。我院选取在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间 收治的急诊患者共H例作为观察对象,详细的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间所收治的急
诊患者共71例作为观察对象,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的 方式,分为对照组(35例)与观察组(36例)。对照组中有21 例为男性、14例为女性,年龄是15〜77岁,平均年龄为(50. 4 ±3. 4)岁;观察组中有19例为男性、17例为女性,年龄是16 〜76岁,平均年龄为(48. 4±5. 4)岁。对比H例急诊患者在 本临床上搜集的资料,组间缺少明显的差异且P >〇. 〇5,因 此统计学中数据不具备分析意义。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主要是护理者对患者疾病状况与 临床生命体征进行观察,若是出现问题需要及时对医生上报 且提出解决的方案;观察组在该基础之上予以人性化护理, 具体实施为:1)心理护理:针对急诊患者主要包含濒危患者 与危重患者,由于自身病情有抑郁或是焦虑等情绪产生需要 护理者予以心理上的疏导,要尽可能温柔与耐心的和患者沟 通,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对其进行鼓励以此树立治疗信心,
使其对治疗予以最大的配合。2)环境护理:临床护理者应该 为其提供比较舒适且安静的环境,保持病房内清新的空气, 充足的光线,将适宜温度以及湿度控制好,依照患者要求对 病房进行合理布置。3)行为护理:针对急诊患者或一些行动 不便的患者,需要护理者协助他们完成一些事情,应将其生 活照料好,令其感觉到医院像家一样温暖[1]。1.3观察指标
待患者平稳生命体征之后,对两组心理的焦虑状况和抑
132
郁的状态以及恐惧、害怕等进行观察与统计,得分越高则说 明患者有越不好的状态。同时,对其护理满意程度进行调查。
1.4统计学分析
临床分析的71例急诊患者的病例数据选择SPSS 19. 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护理满意程度运用U)及(%)表示, 同时予以X2检验。对比两组间形成的差异,将明显差异
CP <0. 05)作为存在统计学意义的重要标准。
2 结果
2. 1
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程度
对两组经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护理满意例数 为35例(97. 22%),对照组护理满意程度为26例(74. 29%)。对 比两组的数据差异,观察组的护理满意例数明显更高,实施 统计学分析,X2=7. 7153且P
=0. 0055C
PC
0. 05)。因此统
计学意义明显存在。
2. 2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
观察组抑郁状态(47. 0±6. 1)分,焦虑状态(49. 2±7. 1) 分,害怕恐惧状态(49. 1±5. 7)分;对照组抑郁状态(56. 1 士5. 7)分,焦虑状态(57. 3±7. 4)分,害怕恐惧状态(57. 5 士6. 6)分。对比两组的数据,观察组的各项评分相较于对照组 明显更低,实施统计学分析,f=6. 4906CP = 0. 0000)、4. 7069
CP=0. 0000)、5. 7445CP=0. 0000),P 均 <0. 05,统计学存在
分析意义。
3讨论
人性化护理在临床上实施的宗旨为:将患者作为服务的
中心,为其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令其感受到来自医院护 理工作者的温情,因为急诊患者几乎都具有严重的病情,在 心理上、机体上皆承受了极大的压力与痛苦,部分患者会由 于自身病情会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进而有焦虑的不良心理 产生,对自身疾病在日后的康复产生担心,并伴随害怕与恐 惧,部分老年患者是一人独自接受本医院的治疗,无亲人的 陪同与关心,内心上产生抑郁情绪,以上消极情绪对康复会 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护理者需经心理护理进行疏导,
(下转至第135页)
护理实论
人性化护理方法对肺部手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患者的影响
李冬冬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血管外科,广东广州510405
【摘要】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方法对肺部手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患者的影响。方法:在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肺部手 术并在术后进行胸腔闭式引流的患者中随机选择51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26例患者在常规护 理的基础实施人性化护理。分析不同护理方法的肺部手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人性化护理 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人性化护理患者并发症率低于常规护理。结论:对肺部手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患者实施人性化护 理,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肺部手术后胸腔闭式引流;并发症本研究旨在分析人性化护理方法对肺部手术后胸腔闭
式引流患者的影响,在我院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行肺 部手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的患者中随机选择51例,其中25例 给予常规护理,另外26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实施人性 化护理,分析不同护理方法的肺部手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患者 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具体报告如下。
力;3)并发症护理: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引 流管清洁,并及时更换,防止胸腔感染以及胸腔出血。搬动 患者,帮助患者体位变动时需小心,以免使患者疼痛加剧[2]。 引流管留置的长度以及切口大小要适宜,以防因为切口大于 引流管直径导致引流管滑出胸腔,造成患者咳嗽剧烈,胸内 压急剧增高,胸腔内空气进人皮下,造成皮下气肿。护理人 员一旦发现患者有皮下气肿的现象,需及时告知主治医师, 切开皮下引流,排除气体。对疼痛严重的患者,护理人员可 给予止痛药物镇痛。教授患者正确排痰的方法,鼓励患者进 行深呼吸,从而促进肺部扩张。引流速度控制得当,避免因 为放液过快造成的纵隔摆动,危及患者生命。1. 3
疗效评价
自制护理满意度评价表发放给患者进行评分,满分一 百,大于等于九十分为非常满意;七十分到九十分为满意,低 于七十分为不满意[3]。
1.4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51例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胸腔出血、伤口感 染、胸闷、皮下气肿、疼痛、肺部扩张、呼吸困难以及纵隔摆动 等并发症发生情况。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 0统计软件分析所得数据,计数资料比较 采用/比较,以率(%)表示,P< 〇. 〇5时,则差异显著有统 计学意义。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在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肺部手术,并在术 后进行胸腔闭式引流的患者中随机选择51例,男29例,女 22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对照组25例,观察 组年龄34〜67岁,平均(41. 34±5. 29)岁;对照组年龄33〜 68岁,平均(51. 46±5. 17)岁。51例患者均行肺部手术,并 在手术后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 意。两组研究患者的手术方式、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区 别,具可比性。1.2方法
对照组25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26例患者在常规护 理的基础实施人性化护理。具体如下:1)引流管护理:保持 引流管通畅,护理人员必须随时观察引流管情况,一旦发现 引流管出现折叠、移位、弯曲以及脱落等现象,需立即纠正或 更换引流管,更换时需注意双重夹闭引流管,防止空气进 人[1]。将胸腔引流管周围使用纱布包裹严密,并在术后对引 流管进行挤压,半小时一次,共挤压二十四次;2)体位护理: 帮助患者保持合适的体位,行肺部手术患者需取斜坡位,床 头抬S四十度,床位抬S十度,待病人血压稳定,将体位改为 斜坡位,方便流出胸腔内积液,利于患者呼吸,减轻创口张
表1
组别观察组
对照组x2
例数2625——
非常满意16(61.53)10(40. 00)9. 27300.0023
满意9(34. 62)8(32. 00)0. 24530. 6203
2 结果
实施人性化护理的26例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 常规护理的;人性化护理患者并发症率低于常规护理。详见 下表1。
不满意1(3. 85)7(28.00)21.78000. 0000
总满意度25(96.15)18(72.00)21. 78000. 0000
并发症1(3. 85)6(24.00)16.93740. 0000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比较[«(%)]
P3讨论
胸腔闭式引流即将引流管放人胸腔,另一端接人位置相
疾病的同时,胸闷、皮下气肿、疼痛、肺部扩张、呼吸困难以及 纵隔摆动等并发症也时有发生。因此对肺部手术胸腔闭式 引流患者必须采取有效的护理,以避免诸多并发症[5]。人性
(下转至第140页)
较更低的水封瓶,从而排除胸腔内积液和积气,使肺部张开, 恢复肺部功能[4]。此法在肺部手术后应用广泛,但其在治疗
13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