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防治技术在植保工作中的应用与发展
来源:好兔宠物网
生物防治法是害虫综合防治 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利用某些 湖北省从浙江移殖大红瓢虫防治 柑桔吹绵蚧取得成功;吉林省研究 白僵菌防治大豆食心虫;湖北省在 戋炎 生物防治技术在植保工作中的应用与生物或生物的代谢产物去控制害 虫的发生和危害。自然界里,每种 害虫都伴随有依赖它为生的多种 棉花仓库发现金小蜂并用于防治 越冬红铃虫。广东省出现了我国第 一天敌生物,害虫和害虫天敌的关系 个社办的赤眼蜂繁殖站,大大推 山西省太原市植保植检站郝是普遍存在的一对矛盾的两个方 动了我国“以虫治虫”工作的发展。 80年代以来,中国生物防治科学 技术首次列入国家攻关计划,利用 面,在矛盾斗争过程中,天敌经常 抑制着某些害虫的发生,对人类的 生产和生活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然而,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 各种生物技术防治农林病虫草害、 仓储害虫、卫生害虫等方面的研究 来,有机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使 得农田害虫危害显著减轻,对农、 林业增产和人类卫生健康作出了 巨大的贡献。然而不少化学农药 迅速发展,使我国生物防治进入新 的发展阶段。 在1979年,各省市相继开展 了农作物主要害虫的天敌资源调 在使用几年或十多年后发现害虫 对它们产生强烈的抗药性,杀虫效 查研究,已初步明确我国农作物害 虫的天敌资源、主要种类及其区域 分布。 果不断降低,治虫成本一再提高。 与此同时,许多消灭害虫的天敌也 被大量毁灭,使得被天敌控制的次 要害虫逐渐上升为主要害虫,同时 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也El 益显现。因此,研究和推广生物防 治法逐步被人们重视起来。 1.生物防治的发展简史 中国害虫生物防治的历史悠 久,劳动人民远在2400多年前便 在2O世纪50年代中,通过引 种防治害虫取得显著成效的:防治 苹果绵蚜的日光蜂、防治吹绵蚧的 孟氏隐唇瓢虫、防治温室粉虱的丽 蚜小蜂、防治李始叶螨的西方盲走 螨等。同时天敌的移殖也取得满意 效果,据不完全统计,1979年一 1995年,我国引进天敌283种次。 据1990年统计,天敌保护利 已发现家蚕僵病,其后又有近似微 粒子病的记载和用死蚕治虫的 实践。 用在棉、麦、稻、果、茶等作物上推 广应用面积达2 360万hm 。 2.现阶段生物防治的主要措 施 新中国成立后,害虫生物防治 工作与其他学科一样,得到迅速发 展。广东省开展生物防治研究较 (1)以虫治虫包括瓢虫、草 蛉、食蚜蝇、猎蝽等捕食性天敌的 利用;赤眼蜂、丽蚜小蜂等寄生性 天敌的利用。 早,上世纪50年代初已开始研究 应用赤眼蜂防治蔗螟;以后相继有 (2)以茵治虫 主要包括: 利用苏云金杆菌等细菌;利用蚜 霉菌、白僵菌、绿僵菌等真菌;利 用阿维菌素类抗生素(此类型药 剂目前较多,如阿巴丁、强棒、虫 螨克等)。 (3)植物源农药利用藜芦 碱溶液、苦楝、苦渗、烟碱等植物 源农药防治多种害虫。 (4)微生物防治可以利用 拮抗微生物,如防治番茄病毒病 利用黄瓜花叶病毒卫星疫苗¥52 和烟草花叶病毒弱毒疫苗N14 蘸根;使用井岗霉素、农抗120、 农用链霉素及新植霉素等农用 抗菌素和抗菌素菌剂401、402 等植物抗菌剂抑制病害发生。 3.生物防治的展望 生物防治首先是围绕增产 节约为目标,在今后工作中坚持 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植保 方针,合理地配合农业防治、化 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方法,最大 限度地创造有利于天敌而不利 于害虫发生发展的条件,以控制 害虫到期不足以危害的水平;其 次是有目的地对某些天敌进行 从国外引种或国内移植,增加天 敌的种类,驯化和培育优良的天 敌,发挥新的天敌种类的作用; 对某些暂时还不能建立优势群 落的天敌进行大量培养和释放, 补充自然界天敌数量的不足,要 尽可能的利用当地的生物种群 优势,在控制农业病虫害方面发 挥最大的作用。 日 l皿 室黄瓜 生理性病害的 成因与防治 蕊警淹稔县粳安 餐 强 近年来随着温室黄瓜面积的逐 一、畸形瓜 年扩大,其生理病害如畸形瓜等的发 生现象也不断增多,使农民在栽培过 1.几种常见的畸形瓜及产生因 程中管理难度逐渐加大,并严重影响 素 了黄瓜的产量与品质,因此及时识别 (1)曲形瓜产生曲形瓜有生理 与防治黄瓜生理性病害非常必要。现 或物理原因。生理原因多因营养不 将几种常见温室黄瓜生理性病害介 良,植株瘦弱造成,如光照不足、温 绍一下 度、水分管理不当,或结瓜前期水分 AGRICULTURAL TECHNOLOGY&EQUIPMENT 3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