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学生厌学心理原因及应对方法

来源:好兔宠物网


中学生厌学心理原因及应对方法

“厌学”顾名思义就是讨厌学习,觉得学习很痛苦,学习生活太单调,对做作业、考试感到厌烦,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负担。厌学作为一种心理状态,不是特定学生才有的,而是所有学生在某种程度上潜在共同的问题。一旦造成厌学的客观条件发生作用,便在行动中表现出来。

一、中学生厌学的主要表现为:

(一)把学习看成负担,被动地应付学习

(二)责任心不强、马虎草率

(三)行为散漫,经常旷课、迟到,甚至逃学

厌学是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情绪上的失调状态。近年来,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中多种不良因素影响,使得学生中的厌学情绪有所增长。求知是学生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而追求快乐又是学生的天性,若因求知而被剥夺快乐,在痛苦和压迫的状态下学习,就会产生厌学情绪。要改变学生的厌学情绪,首先要弄清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最终使他们快乐学习。

二、中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主要有:

(一)从学生自身来看,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1、心理素质不高

巨大的思想压力和精神负担使他们难以承受,久而久之便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在学校要完成过重的学习任务,在家里也得不到轻松,成绩稍差还会受到老师批评和家长指责。在家里家长逼着学,在学校老师逼,有的连课间也不让休息,这种氛围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厌学情绪便会油然而生,进而形成一种与家长、老师“对着干”的逆反心理。

2、学习方法不当

有的学生不会学习,往往学习时不集中注意力,不能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学习;不能选择重要内容而抛开不重要的内容;无法将学到的知识正确、合理地表达出来。这样,面对日益繁重的课业内容,自然产生厌学情绪。

(二)从家庭因素来看,不良的家庭文化环境往往使可塑性很强的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侵蚀。有的家长忽视自身作为子女“第一任家庭教师”的角色,在教育子女上,他们湖涂认识多,偏颇看法多,简单粗暴多,放任自流多。有的家长在孩子学习上的唠叨让孩子心烦意乱,进家门就有抵触情绪,不愿学习;有的家

长常常打架吵嘴,甚至草率离异,在孩子的心灵上投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使他们无心学习;有的家长对孩子学习的目的定向有偏差,将学习知识的目的定在将来而不是今天。

(三)从学校方面来看,现在的校园里,随着竞争的不断增大,学生的课业压力也越来越大。有些学生对重复的背诵,来来去去的考试产生了厌烦,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在学校的人际关系出了点问题,找不到说知心话的人,进教室觉得有压力。还有些学生被某个老师批评后就讨厌这位老师,从而转移到讨厌学习这位老师所教的这一科。

三、厌学中学生,该如何克服厌学的心理,做到快乐学习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善于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

厌学的学生大多是由于对学习缺乏兴趣。所以,我们应采取各种有效方式,让他们自己能主动地学习。兴趣并非天生就有,特别是有逃学、厌学行为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淡化,要使学生学习兴趣萌发和强化的确不容易。不过,只要我们用心,办法还是有的。爱迪生上小学没有几周就因不习惯于学校呆板的程序和沉闷的气氛,对学习丧失了兴趣。他的母亲南菲发现后没有责备他,而是经常带他到小河边,一面欣赏美丽的景色,一面读书作题;他们还一同登上了望塔,一面乘凉,一面讲述罗马帝国兴衰的历史知识。这种学与玩相结合的方式,很快使爱迪生恢复了对学习的热情。

(二)要让自己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谁都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他们是按照别人的评价去认识自己的。一个总是失败的学生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也就不去努力了。对于一个从未完成过作业的学生,我们最好先做几道容易的习题,让自己能轻而易举地完成,再调整作业的难度。如果自己的学习不好,不要将失败的原因归为自己不聪明,可以从学习态度、意志力等方面去寻找原因。并且要经常自我激励。如果能够经常自我激励、自我鞭策,便有可能避免学业失败。首先要树立自我激励的目标。其次要让学生学会自我暗示,经常对自己说激励的话,如“我一定能成功”。再次是在行动中摆脱消极情绪。

(三)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

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在学习上像“近视眼”,只看近处,看不到远处,怕学习艰苦枯燥,觉得学多了知识没有多大用处。这是一种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也是受到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的不良影响,的确,现在没有文化的人有的活得还不错,有的还能发大财,但这只是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暂时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现在的学生长大成人之时,恐怕没有文化的人就不再能应付自如了,各种职业将不接纳没有文化的人。

(四)及时发现并鼓励自己学习上的进步

学习有时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很多的时候乐趣在于最终的结果而不是在过程。所以要培养自己持之以恒的毅力,让自己奋力坚持到最后。所以当自己哪怕只是取得了极其微小的进步,也要善于发现,及时自我鼓励。这样学起来会更带劲。有一对中年夫妇不管工作和家务多忙,每周都要对孩子的作业仔细检查两遍,把孩子的学习情况做出简要纪录,并把孩子做过的作业本收藏起来,过一段时间就拿出来让孩子比较一下,经常让孩子自己发现、自我评价学习上有哪些进步,还有哪些不足。这样,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心里有数,信心足,动力强。当在学习时自然地产生一种喜悦的心情,得到莫大乐趣时,学习也自然变得容易而有趣了。

(五)适当调整对自己的期望

期望太高和太低,都会导致产生厌学。要知道“第一”只有一个。多在学习方法、正确处理挫折方面与老师进行沟通与探讨,树立信心。还要注重学习过程。每次考试,无论考试成绩怎样,只要努力了就不要再追究,但要认真分析试卷,找做错题的原因,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另外,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复习基础知识,要与老师建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正确地选择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不能简单地听课,而应该多课前思考、多提问,学会自己课前思考,自己消化吸收。教学双方有了良好的认知基础,自然学得起劲,学习的积极性也会逐步高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