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劳资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来源:好兔宠物网
当前劳 资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温罗湘 (广西柳州地质探矿机械厂,广西柳州545005) 摘要:城镇在岗的职工平均薪资是劳资统计的重要指标,也是解决相关劳动争议、法律赔偿、人才招聘和确保退休人员的待遇的一个重 要依据.因此劳资统计的工作是极为重要的。劳资统计工作能够反映劳动力的成本高低和劳动力的供求关系,为社会财富的初级分配与调 控提供了重要的根据。就目前劳资统计_T作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提高劳资统计工作的质 量,使其更好的为社会和人们服务。 关键词:劳资统计;问题;对策;分析 O前言 劳资统计工作是一项规范性、及时性和专业性都较强的重 要工作,其具备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受到了来自各级 政府、个体经营的组织和企业事业单位的高度重视。劳资统计 基本的职能为技术、系统、全面和精准地整理、收集、分析及反 映一个企业、单位和组织的过去、当前和未来的从业人员数量、 劳动报酬和薪酬构成等情况。同时,劳资统计还为劳动力的资 源分配及工资的管理等多方面提供了一个可靠的依据。 1目前劳资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1.1管理人员对于劳资统计的认识不够到位 随着社会的逐步进步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企业的各级管理 部门和管理人员对于劳资统计相关信息需求量也随之加大,其 对劳资统计的重视度也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 。但是仍有大部 分的管理人员对于劳资统计的认识存在比较大的偏差,且对于 劳资统计的信息发挥出的作用也不以为然。尤其是基层部门的 管理人员,其对统计工作并不重视,认为统计工作只是“软工 作”,比如:没有严格要求相关统计人员进行工作汇报,不为统 计人员处理具体问题,对统计的数据不够重视且觉得多点少点 都无所谓。没有明确管理人员分管的统计工作等。 1.2劳资统计人员的素质偏低 大部分基层的统计人员普遍缺乏专业的统计知识,因此工 作的开展难度较大 由于部分管理人员在劳资统计方面的工作 认识不足,致使统计工作未能引起统计人员的重视,进而造成 统计人员兼顾其他多项工作,形同打杂,劳资统计成为了附带 性工作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同时,统计人员大部分精力仍然是 放在其他工作上.大部分的统计人员无法专心做好统计工作, 导致其虽然处于统计岗位中工作多年,但是对统计业务的专业 知识一知半解。劳资统计人员的素质偏低,不仅统计人员未能 熟练的掌握统计的专业知识,对数据进行准确的评估,而且无 法按照规定的要求完成相关统计工作,对企业经营运行的情况 作出可靠的分析。 1.3劳资统计制度不够健全 虽然大多数企业都建立了统计报表和统计台账的制度.相 关劳资统计的数据和财务账目也核对的较为清楚,但是部分企 业的劳资统计制度都不够健全,且不具备执行力。部分企业的 原始记录并不齐全,也未建立相关统计台账,导致账目不清.且 统计的指标也无从查起.导致统计数据真实性不足。此外.企业 缺乏相关劳资统计制度且制度不够健全,还引起了在选择统计 人员时不够谨慎,基层统计人员的更换较为频繁,大多数统计 人员未能持证上岗等一些列问题的发生。 1.4劳资统计信息的范围较小 在日常统计工作里.企业的统计系统在统计数据的收集方 面主要的方式是对口部门进行的逐级上报,并定期做好报表, 因此渠道比较单一,信息的包含内容也比较有限,导致企业统 计信息的范围较小。此外,统计人员只重视统计的结果,并不重 视统计的预测和分析。 1.5劳资统计的手段较落后 由于统计数据信息采集水平比较低,利用电脑对统计的数据 展开分析和处理能力比较有限,因此统计调查主要的办法为定期 地制作报表,劳资统计的手段较为落后,信息化的建设能力不足。 2加强劳资统计工作的对策分析 针对劳资统计存在的问题,加强劳资统计工作的对策应从 以下五个方面来展开,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 加强劳浇统计工 作的对策分析 l . .. ... . !: .... j I .. ...... ... . l . ... .. .叫 .. 、、 ...。.. ... ... 刮{... I .. ... ., .... . . l图1加强劳资统计工作的对策分析图 (1)加强管理人员对于劳资统计的认识。 统计作为最为主要的管理手段.在企业的运营方面发挥着 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应加强管理人员对于劳资统计的认 识,增强管理人员和统计人员的责任意识 。①企业应提高管理 人员对于统计工作严肃性、重要性的认识,并增强其责任感,进 而确保统计人员能够在进行统计工作任何一个细小环节时,都 能够极为细心,严格根据相关操作规范来进行;②管理人员还 应对各类信息和数据从衔接关系、逻辑关系、平衡关系和对比 关系等多个方面展开科学的评估,确保劳资统计的质量:⑧管 理人员应本着为企业发展的负责态度.积极加强自身对于劳资 统计的认识,不断地学习和更新统计理论,对于劳资统计新政 策和社会新动态应积极的了解.进而保证数据信息的真实性, 确保管理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 (2)提高劳资统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企业应积极提高劳资统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对基层统 计人员的队伍建设,进而夯实基层的统计力量。①企业应配齐 足够的专业统计人员,并做好统计人员专业的培训工作,积极 提高劳资统计人员专业素质。企业应保证统计人员能够熟练的 掌握统计的专业知识,对数据进行准确的评估,并按照相关规 定的要求完成全部统计工作.进而对企业经营运行的情况作出 可靠的分析,为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强而有力的帮助。②企业 应加大对《统计法》宣传的力度,为统计人员定期的展开有关 《统计法》的知识培训,并强化统计的监督和执法。同时,还应将 统计人员大部分精力放在统计工作上,确保统计人员能够专心 做好统计工作。③应对拒报统计数据、不按照相关制度展开工 厂东科技2014 5第10期37 经济论坛 作、拖延上报时间、屡次迟报或者谎报相关数据信息的企业、单位 或者个体,都应利用《统计法》的权利,对违反相关规定的企业、单 位或者个体及时的启动法律的程序。并加大惩罚的力度。《统计法》 的临督还能够保证企业、单位或者个体能够真正重视统计人员的 专业素质,进而实施相直的对策来提高统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3)健仝劳资统计制度。 统计能够 ̄,j-m资分配、劳动效率等情况展开较为准确的统 计及全面的分析.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且统计水平高 低也是判断企业管理水平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企业应 业的发展提供准确、有效、及时的统计数据信息的服务,积极提 高统计数据信息采集水平,并提高利用电脑对统计的数据展开 分析和处理能力。各级企业的劳资部门需针对不同的对象,来 确定相应的服务策略,并不断地更新服务的载体,积极扩展统 计数据信息的服务空间。比如:建立相关统计网站、利用多媒体 展开服务等,积极加强省级和市、县级局间的联系。同时,在加 强劳资统计信息服务的功能中,还应不断的提升对劳资监测预 警的水平,及时发现劳资政策在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并在掌握局 势的基础之上,对问题进行准确的判断并给予相应的解决策略, 进而确保企业劳资统计的工作能够稳步、健康、持久的发展。 积极健全劳资统计制度,并在实际的T作中将其作用充分发挥 出来 ①健伞劳资统汁的体系。应形成一个以市级劳资统计相 关部门作为中心, 与省级局相联,下与县级局相联的服务高 3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对统计信息和数 据的质量也随之不断的提高.因此应重视目前劳资统计的工作 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予相应的解决对策。加强劳资统计工 效、运转协调和功能完善的劳资统计的体系。②健全员工管理 机制。针对新的工资政策、统计人员的频繁变动和统计报表的 更新等情况,健全员工管理机制.针对性的提出标准和规定,并 作的对策,提高劳资统计的工作质量,才能够确保劳资统计能 够为劳动力的资源分配及工资的管理等多方面提供一个可靠 的依据,进而保证统计工作能够顺利地展开,并在企业的发展 中发挥出其应有的效应 参考文献: [1]李梅.街道基层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经营管理者 2014,11(27):223. 严格、切实地实行。③建立激励体制。应营造一个良好的统计工 作氛围.激发统计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4)确保劳资统计信息的真实性。 劳资统计相关数据信息是反映企业劳资现状的标准.其真 实性决定了统计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可见劳资统计信息的真实 性对企业影响较大。因此,统计人员应严格坚守并遵循职业道 德,确保统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要求统计人员应掌握最 新的资料,并严格的审核数据信息,避免弄虚作假的行为出现 I, [2]李晓权.当前劳资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魅力中国 2012,21(17):252. 同时,在确保真实性的基础上,还应加强劳资统计方面的工 作认识,使统计人员能够重视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明白统计工 作的严肃性,进而促使管理人员能够严谨、认真地对待劳资统 计的管理1二作,使统计工作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李晓丽.浅析加强劳动工资统计工作之我见[J].中国城市经济 2011.18(11):171. (5)加强劳资统计信息服务的功能。 企业应制定协调、全面、科学、可持续性的发展策略,为企 作者简介:温罗湘(1970 ̄),女,统计师,大专,从事劳资统计、管 理工作。 (上接第43页) 户的电力需求 电价改革不能足简单的涨价或者降价,电价改革必须遵循 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把电价交给市场来决定。借鉴西方发达国 家的相关经验,并结合我国的特殊国情,制定合理电价,这也是 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制定科学合理的电价,需要综合考虑各 方面的因素,比如折旧年限成本、资本报酬率等。当前,电价定 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需重视电力营销工作,提高电力营销 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总的来讲,需要做好两方面工作:①提高电 力营销人员的相关技能.鼓励营销管理人员探索和创新管理制 度和方法;②运用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实时掌握企业电力运营 的状态,加强对材料的采购、生产和销售等各环节的监督控制, 价方式采用的是效率增长率上限值的方法,西方国家普遍采用 这一定价方式,其对于价格管制一定的弱化作用。 实时共享电力营销数据信息。 3.4加强电网基础设施的建设 从经济发展水平这一角度看.我国东、中和西部差距比较 大,城市、农村的差距比较大,而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可从基 础设施上得到反映。当前.我国东部地区的电网基础设施强于 巾、两部,城市电网基础设施强于农村。所以,必须加强电网基 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中、两部和农村地区电网基础设施,彻底淘 汰落后的基石}}{设施,提高电网基础设施的密度,这样可确保电 网的安伞与稳定运行。 4结语 电力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支柱行业之一,电力企业在国民 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 献。但电力企业必须清醒看到,电力营销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在 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从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实际. 分析了现阶段电力营销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结合电力营销原 则,提出了改善电力营销的建议和措施。 参考文献: [1]王昌忠,张金国.供电企业电力营销探究[J]电力与资源,2013(12) 电网基础设施的完善,对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重要意 义,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可以确保电费和电价稳定。所以,在 制定合理的电价之后,还应保障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证 电费、电价不出现较大波动。 [2]张松华浅谈完善电力企业营销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路[J].中国新 技术新产品:工业技术.2012(12) [3]邢治国.关于电力营销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2(28). 3.5提高电力营销信息化水平 提高电力营销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对于电力企业的营销, 具有重要的意义,可对电力营销的状况进行实时分析,及时应 对市场上出现各种供需变化。通过灵活的营销手段有效满足用 38 广东科技2014 5第10期 作者简介:唐智(1970 ̄),男,工程师,本科,从事用电检查与反 窃电管理方面的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