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
人性化护理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598例足月正常待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299例)和对照组(29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产科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自然分娩产妇疼痛程度、自然分娩各产程、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自然分娩率、分娩疼痛程度、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率和新生儿窒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自然分娩产妇中效果显著。
标签: 人性化护理; 自然分娩
人性化护理是Paterson和Zderad以存在主义为基础构建的护理理论,包括交流、整体和现象护理学[1],是一种开创性、人性化、完整、有效的护理模版,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上得到满足,尽可能地增加并保持患者舒适的状态和程度[2]。曹启莲等[3]认为人性化护理可明显促进自然分娩,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笔者所在科室2012年1月-2013年1月进行了人性化护理和传统护理在自然分娩产妇中的效果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3年1月笔者所在科室陆续收住足月待产妇598例,其中初产妇400例,经产妇198例,年龄22~38岁,孕37~42周。未发现明显的内科和产科严重并发症,均为单胎头位。产科测量各径线联合B超评估可行自然阴道生产。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9例,两组产妇年龄、孕周、体重、社会背景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在传统产科护理的基础上施加人性化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产科护理措施,为观察效果差异性,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由同一病区同一组医护人员执行。其中人性化护理措施如下。
1.2.1 保健及健教 顺利妊娠并生产是每个妇女都必经的阶段,对家庭的每一个成员来说都是头等大事。妊娠形成了孕妇独特的心理行为特质,该特质会一直持续到产前。病房里可播放预先录制的关于产妇孕期、分娩、产褥和婴儿喂养方面的教学宣传片,随时可供产妇学习收看(听)。
1.2.2 布置家庭式病房 设置带独立卫生间和陪人床的病房,配备简单烹饪食物的电器,能按照患者口味随时烹饪点心食物。配备家庭日常家电,使患者感受到在家的氛围。
1.2.3 以产妇为中心进行心理干预 允许丈夫陪伴分娩。助产士随时根据产妇的变化予以适当的心理疏导,指导有效的呼吸和躯体放松。和家属一起鼓励、安慰产妇,转移产妇注意力,减轻其紧张、恐惧等的心理负担。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自然分娩产妇疼痛程度、自然分娩各产程、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的自然分娩率、分娩痛的程度、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表2、表3和表4。
3 讨论
分娩的疼痛程度与产妇心理精神状态和外周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4],惊恐、陌生、无助可导致产妇体内儿茶酚胺、内啡肽水平的增高,导致害怕-紧张-疼痛循环综合征。而人性化护理,特别是心理情感上的疏导,可使产妇保持良好的情绪,体内内环境紊乱得到纠正,宫缩协调,最大限度地降低滞产和难产的发生率。人性化护理给予产妇系统常规知识的掌握,尽量营造家的病房,有家人陪伴左右,让产妇觉得在家里一样放松,消除了心理上的种种不良情绪,避免精神因素造成的难产,有效缩短了产程。人性化护理让产妇的紧张情绪得以舒缓,宫缩有力,不会因产妇疲乏而导致宫缩不协调和无力,从而降低了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宫缩协调、产力刚强、舒适分娩、痛阈提高、环境适宜、家人陪伴、医护人员的帮助和鼓励促使产妇自信坚强地顺利分娩,缩短产程的同时,婴儿可顺利脱离产道,改善压迫和缺氧,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人性化护理服务有效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护理服务质量,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同时提高护士的自我价值[5-6]。本文治疗组的自然分娩率、分娩疼痛程度、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率和新生儿窒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性化护理服务是当今世界推行的创新型护理理念,其将促使传统护理服务转变,激发主动创新服务意识,完善产科专科建设的内涵。
参考文献
[1]韩明华,刘化侠.人性化护理理论及其应用[J].护理研究,2007,10(21):2544-2545.
[2]邓德娟.人性化护理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
2009,3(7):571-572.
[3]曹启莲,刘英,闫正芬.人性化护理在产科病房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8,22(3):256-257.
[4]高雄英.循证心理护理在自然分娩中的作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5):78-79.
[5]梁芝.人性化护理在产科的应用进展[J].哈尔滨医药,2010,30(4):74-75.
[6]傅玉娟.心理干预对分娩方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5,2209-2210.
19(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