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的几点体会
班级管理的几点体会
柳林完小 刘丽华
多年担任小学高年级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经历了不少酸甜苦辣,本人体会最深的是:
一、身教重于言教
小学生不同于中学生,自制能力差,大多数班主任对班级管理都感到有点棘手。特别是常规教育,无论教师怎样明理导行,苦口婆心地说教,而学生却只有几分钟的热度,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例如:学生写字时总喜欢趴在桌子上,歪着头,每次写字时,我总要提醒几次,帮助他们纠正不正确的写字姿势,但效果甚微。我思索了好久,也没有想出个办法来。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终于找到了答案。一天,我坐在教室里批改作文,忽然一阵窃窃私语传到了我耳中,“看老师写字时也趴在桌子上。”顿时,我下意识地坐直了身子。是啊,孩子们的模仿力太强了,教师以行动证明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是多么重要!可以说,教师的一举一动都默默地影响着孩子们,枯燥的说教对于小学生太抽象了,教师直观的示范,更容易被儿童接受。由此可见,“身教”在班级管理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爱”是班级管理的基础
小学生年龄小,对什么事教有好奇感,如果教师用简单、粗暴的工作方法对待,就会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厌学情绪等,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这就要求教师心中充满爱,做到爱生如子,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鼓励和帮助。
那些聪明的孩子确实讨人喜爱,他们活泼、自我表现欲强烈,但是往往经委松散。我就让他们过把老师瘾,做一做小老师,把他们与后进生结成对子,负责辅导帮助后进生。同时,我们班每星期都要评选出一位最优秀的“小老师”。老师的形象在孩子们心中是完美的,这样“小老师”们会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该怎么说,该怎么做,像不像一位老师等。他们不但学会了自己管理自己,还学会了怎样管理别人,在他们的带动下,后进生也渐渐地进步,真是一举两得。
爱那些不讨人喜欢的学生才是真正的爱。我平时留心观察后进生的表现及思想变化,发现他们最渴望得到的是老师的表扬和鼓励。这些后进生不是什么都后进,在他们身上也有长处和闪光点,这就需要我们去发现,并注意发挥他们的长处,增强他们的信心,让他们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集体的温暖和老师的关怀。这样,后进生学习有了动力,排除了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他们就很有可能转化为中等生或优秀生。
三、开展有益的活动
小学生爱玩好动,他们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很高,我常常和学生们一起做各种游戏,如踢毽子、拔河、跳绳、玩老膺捉小鸡等,这些游戏集教育性、趣味性一体,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培养了能力,更缩小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班主任工作的顺利开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