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作者:
来源:《北京教育·普教版》2018年第03期
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以来,北京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德育工作系统化落实机制,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根本,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形成了生动活泼的德育工作新局面。 在2017年11月9日召开的全国中小学党建暨德育工作会议上,北京市的中小学德育工作经验受到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来自北京市的十个案例被评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获得教育部表彰。从本期开始,我们陆续刊发北京市德育工作的经验和区域、学校的优秀案例,希望这些区域、学校创造性开展德育工作的宝贵经验,能成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星星之火,点燃中小学立德树人工作的激情与智慧。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北京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历届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依据《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中小学德育。
1.加强顶层设计,系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北京市大力推进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系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
强化领导体系。确立党组织在中小学校的核心地位,印发《关于加强北京市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强调把抓好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中小学校党组织的重要任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政治方向。
构建目标体系。研究制定《北京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维度四学段目标体系》,按照学生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在四个学段,从三个维度分别提出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 建设课程体系。积极推进《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的统一使用,有效实施《中国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理解》等地方课程,鼓励支持学校结合实际开发校本课程。出台《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德育指导纲要(修订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细化到各学科课程的育人目标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形成活动体系。在中小学持续开展具有首都特色的系列活动:在小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童谣”创编和传唱、讲美德故事和舞台剧展演等活动,在初中开展时事辩论赛、时事述评、寻找身边道德榜样等主题活动,在高中开展模拟法庭、模拟联合国、社会实践挑战赛等活动。
建立协同育人体系。树立大德育观,下发《北京市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开展“重家教 树家风 传美德 共育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育人。
2.抓实行为规范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行为习惯是思想品德和理想信念的外在体现,同时也影响着思想品德和理想信念的形成。北京市依据*总书记提出的“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16字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贴近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具体行为要求,涵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理想信念。
修订《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依据教育部《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研究制定《北京市中小学生行为规范(2016年修订)》,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自然四个维度提出中小学生必须遵守的行为要求,突出导向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开展中小学养成教育。以落实《守则》和《规范》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印发《北京市中小学养成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从五个层面提出五大行动计划,并在五个学段,从八个维度提出行为习惯养成学段重点目标。每年春秋季开学第一个月,中小学集中开展“学规范 正行为 养习惯”主题教育和宣传活动,创建良好的教育氛围。 3.强化实践育人,引导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了让学生走出校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北京市依托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转变育人方式,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
统筹学生实践资源。2008年启动社会大课堂建设,建立服务学生成长需求的社会教育资源群,目前资源单位已达1000余家。2014年启动优秀少儿影片及连环画进校园工作,为中小学生推送了700部优秀少儿影片,为小学配发了654种共541万册涵盖红色经典、传统文化等类别的连环画,得到中央领导的肯定和高度评价。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2014年,启动“四个一”活动,每名学生在中小学学习期间至少参加一次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分别走进一次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和抗日战争纪念馆,市教委为此每年投入2000余万元。三年来,已组织中小学生106万人次参与此项活动。此外,“博物馆之春”“跟着专家去游学”“环首都游学圈”,学农、游学、研学旅行、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也吸引着中小学生走进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目前,北京市中小学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机制建设上不断完善和创新,初步建立了横向贯通、上下联动的工作体系,形成市级引领、各区推动、学校落实的良好工作局面。 4.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实现“高站位、大格局、强体系”,依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健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
建立中小学一体化德育体系。加强德育工作顶层设计,准确把握各学段德育工作重点,整体规划中小学德育工作,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机制,形成中小学纵向衔接、横向贯通、螺旋上升的育人体系。
构建中小学德育工作大格局。强化统筹协调,健全协同育人机制,探索建立以政府主导、科研机构为支撑、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依托的一体化育人体系,形成开放、协同、共享的德育工作格局。
形成北京德育工作特色。把握北京作为首都的特殊地位,发挥首都的特殊优势,着眼首都的特殊要求,形成北京德育工作特色。培养支撑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高尚思想品格、良好行为习惯的首都中小学生。
我们将进一步健全机制,强化实践研究,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努力将学生培养成有理想信念、品格高尚、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