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热的夏季
关于夏在炎热的夏季,如何保障行车的安全是车主最关心的问题。为此,特编辑了几帖“安全处方”。
五提醒
1.学会心理调节。高温天气,人容易烦躁。而人一烦躁,就会导致开车时注意力不集中,若遇到危险情况就很难避让。出现这种状况,建议在出车前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坐,闭上双眼深呼吸,以缓解自己不安的情绪。
2.学会选择墨镜。墨镜颜色过深会延迟眼睛把影像送往大脑的时间,这种视觉延迟又造成速度感觉失真,使司机作出错误的判断。有研究表明,当汽车以80公里的时速前进时,过深的墨镜会把司机对情况的反应时间延长100毫秒,增加2.2米的急刹车距离。所以切忌不要选择颜色过深的墨镜。
3.开车勿穿凉拖。夏日里,不少车主穿着拖鞋或者凉拖开车,其实这是很危险的。在发生紧急情况的时候,踩刹车拖鞋会不跟脚,这样就很有可能延误刹车时机,造成交通事故。
4.要控制冷饮。夏季人们爱吃冷饮,但在驾车时最好能节制一些。驾车时大部分血液会流到紧张活动的肌肉里去,以供应足够的养料和运走废物,这样使胃肠道血液供应暂时减少。此时如果大量摄入冷饮,会造成胃肠道血管的突然收缩,引起生理功能紊乱,从而在行车途中出现肚痛、腹泻等现象。
5.要注意休息。夏日气温高,体力消耗大,中午易困。因此,要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以确保精力充沛。行车中如感困倦,应及时停车休息,待头脑清醒后再继续开车。
防爆胎随着炎炎夏日的来临,爆胎事故时有发生。据不完全统计,高速公路46%的交通事故是由于轮胎发生故障引起的,而其中爆胎一项就占轮胎事故总量的70%,因而如何预防爆胎就成了夏季行车安全的关键所在。
造成“毁胎”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气压过高或过低;轮胎使用期限过长;轮胎橡胶表面老化和龟裂;胎面磨损至极限;钢圈变形。
防爆胎应注意的五个方面:
1.根据汽车不同的速度选择相应速级、质量合格的轮胎,同时应看看轮胎的生产日期,如果超出使用期限最好及时更换。轮胎橡胶应是耐高温耐磨擦的丁基橡胶或用纲丝环带有较好防爆性的无胆胎,如胎面有损伤也应尽快更换。
2.开车前察看车胎气压,前轮和后轮的充气压力应一致,否则行车中各胎受力不均会造成爆胎。当汽车在高速公路行驶时,各轮胎充气压力应掌握在正常值的85-90%之间,因为汽车长时间高速行驶,轮胎磨擦产生的热量来不及散发会使胎内气压升高。胎温增高,磨损加大,极易造成轮胎早期空爆。要特别注意的是,车胎的气压还要根据气温进行相应的调整,气温高时车胎气压应略低些,尤其是跑长途的时候更要注意及时调节。
3.行车别急躁。如果经常进行急加速、急制动和急转向等不正常行驶,会引起轮胎急剧变形,容易磨损过快,并容易处于爆裂状态。每一条轮胎上都有它的最大载重量,这个载重指标是轮胎厂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设定的,轮胎超载,同样也会发生与空气压力不足时相同的损伤。
4.散热要及时。如果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1个小时后,就该适量放缓车速,让轮
胎更好地散热。最好适时将车停在阴凉处,让轮胎自行降温后再行驶。
5.平时靠边停车时要尽可能小心,避免轮胎外侧擦碰甚至冲撞路边。不然的话很容易使轮胎侧壁受伤造成隐患,更严重的会造成内部的钢丝断裂或钢圈变形。
防水温高老驾驶员在夏天,都特别注意仪表盘内的发动机水温表读数。因为水温过高,容易出现6种故障:
在堵车或长时间怠速时,发动机水温表显示过高,电子风扇高速挡工作时间过长,发动机噪音增大,天气高温开空调时故障最为明显;在高温天气开空调时,怠速不稳,转速浮动过大,急加速时无力,发动机有异响;热车熄火十几分钟后,再启动时不好着车;热车行驶时有时会自动熄火;冷车时空调制冷温度很凉,热车时空调制冷效果不好,而且空调系统内有较大的共振嗡鸣声;热车怠速时,空调压缩机离合器吸断频繁,甚至断开,造成热车空调不制冷。
解决水温过高故障有5种方法:
1.检查冷凝器与水箱之间的灰尘是否过多。用高压气彻底清洗,保证水箱和冷凝器有良好的散热性能。
2.热车时,水箱上下水管的温差不能太大。否则需要检查节温器的开度和水泵是否有转速丢转现象。
3.热车后,检查防冻液储水罐上端的回水管回水情况。若回水不畅或堵塞会造成水温过高,建议车主在维修中不要盲目拆件和换件。
4.及时更换防冻液。防冻液添加和更换不规范,容易造成发动机水道和水箱提前堵塞,出现水温高的现象。防冻液两年更换一次,在更换和添加时必须使用原厂配件。另外需要注意,发动机冷却系统内加水后,或者加入的防冻液的浓度超过了60%,都会造成水温过高。
5.空调系统中高压端压力过高,制冷剂或制冷润滑油加注过多,内部自调式空调压缩机的自调功能失灵导致高压过高,空调冷凝器的堵塞,以上故障都会加大发动机的负荷,消耗冷却系统的散热性能,导制水温过高。另外,空调制冷剂加注过少或过多,都会降低制冷效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