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乡村景观研究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我国乡村景观研究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乡村景观的发展是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国内对乡村景观的研究主要从农田景观,乡村文化地理景观。乡村景观评价以及乡村景观规划等四个方面对乡村景观进行研究。本文在对国内乡村景观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乡村景观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乡村景观;发展现状;发展前景;分析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rural tourism in recent years in the domestic obtained very fast development. Rural landscape is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one of the important causes. At present, the domestic research on rural landscape mainly from the farmland landscape, the country culture geographic landscape. Rural landscape evaluation and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and so on four aspects of country landscape for research.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rural landscape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discusses the pro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our rural landscape.
Key words: rural landscape;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prospects; analysis
一、乡村景观的概念分析
一般情况下,乡村景观是与城市景观相对而言的。乡村主要是指以农业生产为主,自
然环境所占比重远远大于城市地区。除聚落之外,乡村地区大部分的土地都被用作作物栽培,水产养殖或者放牧,这与特定乡村地区的居民生活方式,生产条件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的等因素相互作用而发展成的生态空间。
关于乡村背景的概念,国内外学者都有一定的研究。国外学者贝尔格等人为乡村景观是指占有一定地区的一组相互联系的环境形成的自然综合体,从地理学方向研究的话,主要内容有地方气候,土壤特征,特色植物以及动物等。我国学者金其铭认为乡村景观是在乡村地区具有一致的自然地理基础,开发过程和利用程度相似,功能及形态结构相似,各组成要素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形成的复合体。王云才认为乡村景观是具有特定景观行为,内涵,形态以及过程的景观类型,乡村景观是聚落形态由分散的农舍到提供生产以及生活服务功能的集镇所代表的地区,是人口密度较小,是土地利用以粗放型为主要特征,具有明显跳远特征的景观区域。
二、我国乡村景观的发展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这也促进了我国乡村景观研究的进展。国内对乡村景观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农田景观,乡村文化地理景观,乡村景观评价以及乡村景观规划四个方面。本章主要分析了我国乡村景观的发展现状。
与国外对乡村景观的研究相比,国内对乡村景观的研究还比较少,国内乡村景观在研究初期是作为乡村地理学的一部分开始研究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发展成为景观生态学,从此乡村景观才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我国对乡村景观的研究主要是从传统的乡村地理学,土地利用规划,景观生态学以及乡村文化景观等方面进行研究的,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农业景观,乡村生态,城乡交错景观,乡村文化景观等等。同时,国内学
者对乡村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农田景观格局与变化,土地资源利用,乡村聚落,景观资源评价与模型,农村城镇化等方面。
聚落景观是我国乡村景观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这也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前,我国乡村聚落研究主要是以形态,位置,功能,演变,布局,规划等六个方面为主。近年来,对空间结构,特征,分布规律,扩散等方面的研究也在不断增多,技术手段也在不断增强。例如,我国学者汤国安在对我国陕北榆林地区的乡村聚落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就使用了GIS技术。鱼苗在研究辽东山区恒仁县典型乡村聚落的时候,就利用了RS和GIS技术,从不同方面研究了当地的乡村聚落。
乡村景观评价研究也是我国乡村景观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我国学者王云才与刘滨谊通过对乡村景观特点进行研究,提出了乡村景观整体评价体系。国内对乡村生态环境的评价无论是指标体系还是评价方法都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目前人们主要适从对环境的保护角度建立指标体系。另外,当前我国对风景资源评价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景观美学质量评价,敏感度评价以及景观阈值评价。我国学者谢花林通过对乡村景观的自然醒,环境状况,其特性,有序性,运动性以及视觉多样性等方面对乡村景观美感度进行评价。
另外,国内乡村景观研究还包括对乡村景观生态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乡交错带的景观格局以及对乡村土地整理等两个方面。我国学者郭文华在其《乡村与成教景观格局比较研究》这篇文章中,研究了乡村景观和郊区景观的区别和相似之处,并对其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同时,李林峰在分析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前后乡村景观的多样性的过程中,以信丰县大塘埠镇的土地整理项目为例,以实例研究了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整理项目。另外,刘黎明等在其《中国乡村城市化过程中的景观生态学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对我国城市边缘地区乡村景观的生态建设以及生态特征进行了探讨,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还提出了全盘布局,城乡特色,和保留自身特色的生态规划治理措施。
三、我国乡村景观的发展前景分析
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乡村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毫无疑问,这对我国的乡村景观以及农业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国多数地区的乡村处于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型之中,我国乡村景观中自然生态被人类活动破坏程度不断加剧,这对我国乡村景观的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然而,很多人已经认识到合理开发乡村景观的重要性,我国部分地区还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作为一门新学科,对乡村景观进行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还不完善。当前,我国对乡村景观的研究主要是对乡村农田景观格局与变化的研究方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乡村景观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乡村景观理论系统化,方法现代化和成果应用化,在未来的研究过程中,要注意逐步建立乡村景观的学科基础,并在研究中把乡村景观的理论系统化,并注意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把定量化模型,数学方法,地理信息系统以及遥感等进行结合,中把系统化的理论运用到乡村景观区域规划以及资源管理方面。
在对部分有一些经验但是生态脆弱的地区进行景观生态建设与规划的过程中,要注意拓宽对其研究领域,不断加强对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建设,尤其是在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方面。
另外,当前我国乡村城市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导致我国乡村布局,环境等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这对我国乡村区域的生态质量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对乡村建设规划的时候,应该更加注重对乡村土地资源利用,景观格局,人居环境安全等方面,这应该是我国乡村发展的重要内容。
四、结语
近年来,人类活动对传统乡村景观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传统的乡村景观正在被乡村城市化代替。因此,人们在研究开发乡村景观的过程中,要注意通过对乡村景观进行合理规划,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乡村景观,促进我国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清,魏云华,林魁. 我国乡村景观的研究进展及其发展前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20期:241-241页.
[2]刘黎明. 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历史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J]. 农村生态环境,2001年第17期:52-55页.
[3]闫艳平,吴斌,张宇清,冶民生. 乡村景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防护林科技,200年第3期:105-108页.
[4]李 雷,沈守云,廖秋林,詹 文. 乡村景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8年第1期:19-23页.
[5]李振鹏,刘黎明,谢花林. 乡村景观分类的方法探讨——以北京市海定区白家瞳村为例[J]. 资源科学,2005年第2期:168-172页.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