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的灾难》教学设计

来源:好兔宠物网


《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 八(14)班 课时 第一课时 执教时间 上课人 2014年12月 李大琴 执教班级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掌握“濒临 栖息 灰烬 摄取 海藻 白垩纪 意犹未尽 刀耕火种”等词语的音、形、意。了解文章层次结构,分析热带雨林被毁的原因及造成的巨大灾难。 2、过程与方法:理清文章结构安排的逻辑顺序,掌握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雨林对于维护世界森态环境的重要性,增强保护环境,爱护自然的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文章层次结构,分析热带雨林被毁的原因及造成的巨大灾难。 2、学习本文的使用的说明方法及说明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说明和议论的表达方式 四、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媒体:图片,幻灯片,雨林相关资料,学生导学案。 五、教学方法 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通过提问、讨论等教学方式,指导学生梳理文中信息,分析文章内容及其结构特点,理解说明方法和表达方式的运用及其作用。通过拓展延伸,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探讨社会热点问题,增强其环保意识,训练其创新思维。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活动 1、解题 2、展示雨林的相关知识和图片 二、文本分析 (一)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 (二) 问题设计: 1、 课文讲了哪几层意思?请自读并找出能体现各层中心意思的句子 2、 目前雨林的现状是怎样的? 3、 雨林的消失,将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灾害? 4、 人类为何要摧毁如此珍贵的资源呢? 默读课文,结合注释,小组内完成自主学习二 1、、自读课文,思考、讨论完成自主学习三 2、快速浏览第1自然段,讨论归纳完成问题探究1 3、快速默读第2至10段,讨论归纳完成问题探究2 学生活动 观看幻灯片,完成自主学习一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4、学生默读第4、5两段,讨论归纳,完成问题探究3 5、 找出第10段的中心5、快速浏览第10自然段讨句,本段可分几层,论归纳并完成问题探究4 说出各层的大意;弄清楚本段是按怎 样的结构说明的。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归纳,明确文章主题:课文以大量的数据说明雨林的消失意味着人类将永久丧失一大批生物物种,而地球上生命多样性的毁灭又齐读课文第四部分,讨论归纳文章的主题

将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大气,进而引起全球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洪水泛滥等一系列的灾难,警醒人们要关爱热带雨林,保护好地球的生态环境。 四、作业布置 1、找出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体会其作用。 2、细读最后一部分,揣摩其表达方式及其效果。 八、教学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