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兔宠物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编辑与作者相处的原则探讨

来源:好兔宠物网
人文天下

2016年5月刊总第72期

编辑与作者相处的原则探讨

汪宜晔

DOI:10.16737/j.cnki.rwtx81281190.2016.10.027

编辑在选题策划和营销策划、了解市场信息、签订出版合同、加工稿件和落实三审意见、修订再版等方面,都需要与作者打交道。要编辑出版优质图书、精品图书、畅销书,需要作者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一流的编辑,必定拥有一流的作者。高水平的编辑,必定拥有高水平的作者。编辑是否能够拥有自己的作者群,在自己的作者群中是否拥有一批一流的、高水平的作者,决定着编辑的工作效率、发展潜力与前途。能否处理好编辑与作者的关系,不仅直接关系到编辑个人的成就与发展,而且影响着出版社的社会形象。因为编辑是以出版社成员的身份出现在作者面前的。

一、要树立关于作者的正确理念

编辑要处理好与作者的关系,首先需要树立关于作者的正确理念。在对作者的定位、作用等方面,必须要有正确的理性认识与观念。

1.作者是上帝

编辑要视作者为上帝。

作者应该是编辑的上帝。作者是图书的著作权人,图书产品的主要署名者。编辑是为作者做嫁衣裳的。

作者是上帝的理念,包含如下四层意思:在人格上,作者应该得到尊重。不论是学术权威、资深学者、名家,还是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作者或年轻作者,都应该得到足够的尊重。在作者面前的任何傲慢、颐指气使,都是错误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得到他人的尊重,但是,不尊重他人的人,是不可能得到他人的尊重的。编辑要想赢得作者的尊重,

82

首先必须尊重作者。

在权利上,作者的著作权必须得到维护。作者依法享有的著作权,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编辑都必须自觉地、无条件地予以维护。任何损害作者著作权的想法和行为,都是绝对不应该的。

在需求上,作者的合理愿望应该得到满足。作者在出版时间与周期、出版方式、稿酬支付、装帧设计、市场营销等方面提出的愿望,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不损害出版单位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都是合理的,都应该得到满足。

在出版方面,作者应该享受到优质的服务。顾客是服务员的上帝。作者是顾客,编辑是服务员,因此,编辑理应为作者做好服务工作。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严谨治学的态度对待书稿,一丝不苟地、认真细致地做好审读加工,努力提高图书编校质量,不折不扣地履行出版合同(包括按时足额地支付稿酬和按期出版),耐心细致地向作者做好有关解释工作,是为作者提供优质服务的主要标志。

只有树立了作者是上帝的理念,才能摆正编辑与作者的关系。编辑必须摆正自己与作者的关系,才能左右逢源,才能事业有成。编辑如果把自己视为上帝,当成大爷,那就大错特错了,就会失去作者,得不到作者的理解、支持与配合,就可能困难重重,甚至一事无成。

2.作者是衣食父母

编辑要把作者当成自己的衣食父母。

在出版链条中,作者是出版者的上游,读者是出版者的下游,出版者是作者和读者的中介。编辑作为

图书出版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要担当联系上游的任务。

编辑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作者的支持。作者是编辑的衣食父母,主要包含如下两层意思:

作者为编辑提供生存的基本条件。图书编辑审读加工的对象是稿件,稿件的提供者是作者。编辑是信息加工者,作者是信息提供者。如果没有作者提供的信息、稿件,编辑就失去了依靠,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性条件。编辑这一职业的存在,是因为有作者这一上游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如果说,编辑是水资源的加工者,作者就是水资源的提供者。没有作者,编辑这一职业就不存在,编辑也就不能通过这一职业得到薪水,就没有基本的生活保障。

作者为编辑提供发展的必要条件。编辑的发展主要包括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方面的发展。没有作者不断提供的稿件,编辑就不能得到和增加自己的编辑加工费;没有作者的配合,没有作者提供的高质量的稿件,编辑就不能通过高效益的图书或畅销书、常销书获得较高的初版书组稿利润提成和重印书修订版利润提成。在重大图书出版项目立项、科技著作出版基金申请、国家级和省部级图书评奖申报等方面,编辑都需要得到作者的支持与配合。编辑要获得职称上的晋升,要成为一个在出版界或编辑界有一定成就与影响的编辑,都需要编辑出版高质量、高水平的图书并获奖。而高质量、高水平的图书的编辑出版与获奖,除了编辑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外,作者稿件本身的质量和作者在业界的地位与影响,作者的支持与配合,是不可缺少的要素。

只有树立作者是衣食父母的理念,才能充分认识作者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了作者的重要性,就一定会重视作者、尊重作者,而不会慢待、轻视作者,更不会蔑视、蒙骗、侮辱作者。把作者视为衣食父母,编辑才会获得很好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3.作者是朋友

编辑应该视作者为朋友。

作者既然是编辑的衣食父母,编辑就应该把作者当成自己的朋友予以关心,相互帮助。

俗话说,朋友多了路好走。交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编辑如果能把一个作者变为朋友甚至知心朋

文化视界

友,那就可能带来一批新朋友;如果把一个作者变成了敌对者,那就可能产生一批敌对者。编辑在作者中的朋友越多,在编辑工作中就越能得到众多作者的支持,就越能得心应手。

作者是朋友这一理念,主要包含如下四层意思:在选题策划方面,作者可以为编辑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和建议。在选题策划方面,作者是编辑可以信赖的朋友。从事不同职业、处于不同研究领域和社会环境的作者,掌握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于编辑进行有效的选题策划,是极有帮助的。不同作者,特别是具有敏锐观察力和深刻洞察力的作者在选题策划方面的建设性意见,将会为编辑策划高质量的选题提供有益的帮助。

在专业知识方面,作者可以为编辑提供很好的忠告和指导。编辑不可能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不可能掌握更不可能精通所有学科的知识。编辑在审读加工书稿的过程中,作者可以从专业知识的角度提供很好的忠告和指导,为编辑把好知识关、提高编校质量提供重要的帮助。

在治学和为人方面,作者可以为编辑提供学习的榜样。在众多的作者中,一定有一批治学严谨、为人正直谦和、注重职业操守的人。这些人是编辑应该学习、效仿的。对于编辑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克服自己在人格方面的缺点和弱点,他们是良师益友。

把作者由服务对象变为朋友,需要编辑真诚的付出。朋友的感情是需要培养的。朋友之间友情的沃土以真诚、坦诚为营养剂。编辑要凡事为作者着想,急作者之所急。在出版方面为作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出版法律法规、出版规范和知识方面为作者提供咨询与指导。在作者遇到困难时,提供必要的帮助。

只有树立作者是朋友的理念,才能获得作者的理解、支持与帮助。编辑需要获得多方面的理解、支持与帮助,而来自作为衣食父母的作者的理解、支持与帮助,应该是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之一。这对于编辑建立自己的高素质、高水平的作者群,对于自己在事业上的发展,将是至关重要的。

4.作者是合作伙伴

编辑应该视作者为合作伙伴。

编辑在把书稿变为正式出版物的过程中,与作

83

人文天下

2016年5月刊总第72期

者是一种合作伙伴的关系。只有作者与编辑的精诚合作,才能让高质量的出版物得以面世。

作者是合作伙伴这一理念,主要有以下三层意思:

在整个出版过程中,编辑需要作者的合作。从选题策划到约稿、交稿和签订出版合同,从三审完毕到作者校对清样,无论是单本书的出版,还是丛书、套书的出版,都离不开作者的密切合作。

在图书出版后,编辑依然需要作者的合作。在某种图书出版后,营销推广,发书评进行宣传,收集市场反馈信息,需要作者的热诚合作与帮助。要对已出版的图书进行维护、打磨,打造精品图书,或进行延伸开发,同样需要作者的配合。

在与作者合作的过程中,要平等地协商、磋商。既然是合作伙伴关系,就不是领导与被领导、支配与被支配、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而是平等、平行的关系。双方在讨论交稿时间、出书时间、书稿内容的修改、合同条款等问题时,编辑要以商量的口气与作者交换意见,进行沟通。

只有树立作者是合作伙伴的理念,才能有效地与作者进行沟通,才能与作者建立融洽的关系。

二、处理编辑与作者关系的原则

1.双赢

在与作者合作的过程中,在考虑双方的经济利益格局时,要坚持双赢原则。

双赢,就是合作双方都能按一定法规或规则、约定获取各自应得的利益,共享合作与发展的成果。不是一方不合理地侵占或剥夺另一方的利益,不是只有其中一方独享合作与发展的成果。合作双方都不能只顾眼前利益,打小算盘,不能搞一锤子买卖。

坚持双赢原则,是实现长期合作的基础。合作双方之所以愿意长期合作,是因为双方都认识到通过长期合作能够不断获取和增加自己应得的利益。如果一方的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变成了纯粹为另一方打工,该方必定会选择中止合作或完全退出合作。

坚持双赢原则,才能充分发挥双方的积极性。提高选题、书稿和图书的质量,打造图书品牌,扩大图书在市场上的影响,实现图书的双效益等,都需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双方的积极性。坚持双赢原则,才

84

能使作者的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的调动和发挥。

坚持双赢原则,才能在对长远利益的追求中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要辩证地认识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从短期利益上看,在总利益一定的条件下,一方的利益所占比例多了,另一方的利益所占比例必定减少。但从长远利益上看,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把总利益增加了很多,甚至增加了数倍或数十倍,则双方都能获取更大更多的利益。

2.诚信

在与作者交往的过程中,在履行承诺时,要坚持诚信原则。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诚实,即真诚、老实、实在、忠实、踏实;守信,即遵守承诺、讲究信誉,不能言而无信,不能坑蒙拐骗。约见作者,要绝对守时,临时因客观原因不能按时赴约,则必须想办法及时告知对方并作解释,表示抱歉。诚信是为人之本。编辑要学会做事,先要学会做人,学会为人处世。

只有坚持诚信原则,才能获得作者的信任。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一个不讲诚信的人,他人是不可能对他讲诚信的。要得到作者的信任,编辑首先要讲诚信。

坚持诚信原则,才能获得作者的支持、帮助。作者对编辑有基本的信任才会愿意与之打交道;有充分的信任,才会乐意与之合作,并提供支持和帮助。

坚持诚信原则,才能建立和发展与作者的友谊。编辑对作者要坦诚、真诚,以诚相待,坦诚相见。朋友之间的友谊不可能建立在不讲诚信、相互欺骗的基础之上,更不可能在这一基础上得到发展。不讲诚信,只会破坏友谊、葬送友谊。

3.负责

在处理作者的稿件时,要坚持负责的原则。负责,即负起应尽的责任。编辑要对读者负责,对出版单位负责,对社会和历史负责,对执政党、国家和民族负责,同时要对作者负责,要把对作者负责与对其他方面负责统一起来。编辑要负责联系作者,负责把作者的书稿变成质量合格的出版物,负责处理好与作者有关的其他事务。

只有坚持负责的原则,才能与作者开展良好的合作。一个工作上马马虎虎、敷衍了事、不负责任的编辑,不可能要求作者在出版方面给予真诚的合作,

作者很可能不会认真负责地撰写书稿、校对清样,不会对已出图书进行认真的修订。

只有坚持负责的原则,才能得到作者的尊重。编辑应该通过自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实际工作,来赢得作者的尊重,从而树立编辑在作者中的良好形象。

三、处理编辑与作者关系的方法

要处理好与作者的关系,需要坚持正确的理念和原则,并把这些理念和原则转化为有效的方法。

1.魅力吸引法

编辑应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吸引作者。人格,指人的道德素质、操守,人品格调。人格魅力是无形、无声的,但无形胜有形,无声胜有声。人的外在美可以产生一定的魅力,但真正的、持久的魅力必定来自人的内在美,来自高尚的人格。

编辑如何增强人格魅力的吸引力?编辑要努力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做一个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敬业精业的出版人、文化人,举止言行要得体,要具有无私奉献、乐于为人作嫁衣裳的出版人的道德风范。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编辑的人格魅力越强,越能吸引作者,越能吸引更多的作者。编辑如果对作者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作者就会主动来向你投稿,喜欢把高水平、高质量的书稿交给你编辑出版,乐意向你提建议、出主意,乐意配合你的工作,乐于与你交往,愿意成为你的知心朋友。一个编辑在自己拥有的作者群中所交的朋友越多,编辑的发展前途越大。

2.真诚服务法

编辑应以优质的服务水准满足作者。作者是上帝,是衣食父母,编辑理应为作者做好服务工作,努力满足作者的合理需求。

编辑要向作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提高服务水准,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编辑要努力钻研业务,熟练掌握编辑业务知识,尽可能扩大知识面,努力学习新知识。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较高的业务水准,才能在提高图书的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等方面,提出建设性的建议或意见,为作者提供到位的、优质的服务。二是要向作者提供质量合格的出版物。编辑要认真负

文化视界

责地做好审读加工工作,并对其他出版环节的质量予以必要的关注或监督。三是接待作者要热情,约见作者要守时。四是力所能及地解决作者在出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如稿件本身质量不高需要修改,交稿时间推迟,出版经费一时筹措不齐等。五是在赠送样书、作者购书、支付稿酬等方面,尽可能为作者提供方便。六是向作者解释有关情况、说服作者接受三审的修改建议时,要耐心细致,态度和蔼。七是要善于发现和培养有发展前途的作者。

编辑在为作者服务方面,作者的满意度越高,编辑越能与作者形成良性互动的合作关系。

3.合理让利法

编辑应依法、依合同维护作者的正当权益。损害作者的正当权益,不但会引起作者对编辑和出版单位的反感甚至敌意,而且最终也会损害编辑和出版单位的利益。

合理让利,就是在签订出版合同前,编辑应充分考虑作者应得的利益。为了对图书进行修订维护、延长图书的生命周期、扩大图书的销售,应该考虑作者的贡献大小和积极性的调动,参考其他出版单位和营销单位的做法,尽可能让利于作者。

编辑要学会打算,要学会算经济账,但不能只用数学的头脑、纯数学的方法,而必须用哲学的头脑、用辩证的方法去算。欲取之,必先予之。不能因小失大。

参考文献:

①徐自超.论期刊编辑与作者的辨证关系.黄河

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第02期。

②亓玉锋、邱源.市场化形势下科技期刊编辑与

作者的关系.科技与出版.2010年第11期。

③李承宗.谈作者与编辑和谐关系的创建.出版

发行研究.2009年第08期。

④沈芸.构建学术期刊编辑和作者之间徳和谐

关系.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⑤戚桂琴、刘燕、魏玉梅.书刊编辑和作者的关

系.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

4期。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出版社)

8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