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业镇苇子学校关于学生课业负担状况的
调查报告
撰稿人:张本福
一、调查背景及目的
进一步贯彻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减轻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精神,真实、客观地了解我校小学生课业负担的现状,发现与总结轻负担高质量的成功经验,分析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为科学合理地制订和落实“减负增效”措施提供依据。
二、调查对象、方法
本次调查选取教师、学生、家长作为调查对象。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为主,辅以座谈,访谈等形式进行。
三、调查统计情况结果
我们于 2011年6 月9 日至2011年6月13日对苇子学校12名教师、209名学生和209名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教师问卷12份,回收12份,有效问卷12份;学生问卷209份,回收209份,有效问卷209份;家长问卷209份,回收209份,有效问卷209份,并对此做了详细的统计分析,主要情况如下:
(一)教师部分:
1.通过对问卷的汇总发现:第一题中选B项的人数为2人,占总人数的16.6%;选C项的人数为3人,占总人数的25%;选D项的人数为7人,占总人数的80.3%
2.通过对问卷的汇总发现:第二题中选A项的人数为3人,占总人数的25%;选B项的人数为3人,占总人数的25%;选C项的人数为7人,占总人数的8.3%;选D项的人数为6人,占总人数的50%
3.通过对问卷的汇总发现:第三题中选A项的人数为6人,占总人数的50%;选B项的人数为6人,占总人数的50%
4. 通过对问卷的汇总发现:第四题中选A项的人数为2人,占总人数的16.6%;选B项的人数为5人,占总人数的41.6%;选C项的人数为1人,占总人数的8.3%;选D项的人数为6人,占总人数
的50%
5. 通过对问卷的汇总发现:第五题中选A项的人数为10人,占总人数的83.3%;选B项的人数为1人,占总人数的8.3%;选D项的人数为4人,占总人数的33.3%
6. 通过对问卷的汇总发现:第六题中选A项的人数为6人,占总人数的50%;选B项的人数为4人,占总人数的33.3%;选c项的人数为6人,占总人数的50%;选D项的人数为2人,占总人数的16.6%
7. 通过对问卷的汇总发现:第七题中选A项的人数为5人,占总人数的41.6%;选B项的人数为4人,占总人数的33.3%;选D项的人数为2人,占总人数的16.6%
8. 通过对问卷的汇总发现:第八题中选A项的人数为6人,占总人数的50%;选B项的人数为4人,占总人数的33.3%;选C项的人数为1人,占总人数的8.3%
9. 通过对问卷的汇总发现:第九题中选A项的人数为8人,占总人数的66.6%;选B项的人数为3人,占总人数的25%;选C项的人数为3人,占总人数的25%;选D项的人数为1人,占总人数的8.3%
10. 通过对问卷的汇总发现:第十题中选B项的人数为6人,占总人数的50%;选C项的人数为6人,占总人数的50%
11. 通过对问卷的汇总发现:第十一题中选B项的人数为12人,占总人数的100%
12. 通过对问卷的汇总发现:第十二题中选A项的人数为3人,占总人数的25%;选B项的人数为3人,占总人数的25%;选C项的人数为6人,占总人数的50%
(二)学生部分:
1.通过对问卷的汇总发现:第一题中选A项的人数为205人,占总人数的98.1%;选B项的人数为3人,占总人数的1.4%;选C项的人数为1人,占总人数的0.5%
2.通过对问卷的汇总发现:第二题中选A项的人数为142人,占总人数的67.9%;选B项的人数为51人,占总人数的24.4%;选C项的人数为11人,占总人数的5.3%
3.通过对问卷的汇总发现:第三题中选A项的人数为66人,占总人数的31.6%;选B项的人数为104人,占总人数的49.8%;选C项的人数为40人,占总人数的19.1%
4. 通过对问卷的汇总发现:第四题中选B项的人数为139人,
占总人数的66.5%;选C项的人数为43人,占总人数的20.6%;选D项的人数为2人,占总人数的0.96%
5. 通过对问卷的汇总发现:第五题中选A项的人数为115人,占总人数的55%;选B项的人数为39人,占总人数的18.7%;选C项的人数为5人,占总人数的2.4%;选D项的人数为2人,占总人数的0.96%
6. 通过对问卷的汇总发现:第六题中选A项的人数为130人,占总人数的62.2%;选B项的人数为85人,占总人数的40.7%;选c项的人数为10人,占总人数的4.8%
7. 通过对问卷的汇总发现:第七题中选A项的人数为202人,占总人数的96.7%;选B项的人数为46人,占总人数的22%
8. 通过对问卷的汇总发现:第八题中选A项的人数为6人,占总人数的2.9%;选B项的人数为153人,占总人数的73.2%;选C项的人数为5人,占总人数的2.4%;选D项的人数为1人,占总人数的0.48%
9. 通过对问卷的汇总发现:第九题中选A项的人数为172人,占总人数的82.3%;选B项的人数为15人,占总人数的7.2%;选C项的人数为3人,占总人数的1.4%;选D项的人数为12人,占总人数的5.7%
10. 通过对问卷的汇总发现:第十题中选A项的人数为181人,占总人数的86.6%;选B项的人数为27人,占总人数的12.9%
11. 通过对问卷的汇总发现:第十一题中选A项的人数为23人,占总人数的11%;选B项的人数为127人,占总人数的60.8%;选C项的人数为2人,占总人数的2%;选D项的人数为56人,占总人数的26.8%
12. 通过对问卷的汇总发现:第十二题中选A项的人数为5人,占总人数的2.4%;选B项的人数为32人,占总人数的15.3%;选C项的人数为4人,占总人数的1.9%;选D项的人数为14人,占总人数的6.7%;选E项的人数为44人,占总人数的21%;选F项的人数为120人,占总人数的57.4%
13. 通过对问卷的汇总发现:第十三题中选A项的人数为6人,占总人数的2.9%;选B项的人数为114人,占总人数的54.5%;选C项的人数为40人,占总人数的19.1%;选D项的人数为33人,占总人数的15.8%;选E项的人数为31人,占总人数的14.8%
14. 通过对问卷的汇总发现:第十四题中选B项的人数为209人,占总人数的100%
(三)家长部分:
1.通过对问卷的汇总发现:第一题中选A项的人数为208人,占总人数的99.5%;选B项的人数为1人,占总人数的0.48%
2.通过对问卷的汇总发现:第二题中选A项的人数为59人,占总人数的28.2%;选B项的人数为146人,占总人数的69.9%;选C项的人数为3人,占总人数的1.4%
3.通过对问卷的汇总发现:第三题中选A项的人数为151人,占总人数的72%;选B项的人数为43人,占总人数的20.6%;选C项的人数为5人,占总人数的2.4%
4. 通过对问卷的汇总发现:第四题中选A项的人数为82人,占总人数的39.2%;选B项的人数为104人,占总人数的49.8%;选C项的人数为30人,占总人数的14.4%
5. 通过对问卷的汇总发现:第五题中选A项的人数为183人,占总人数的87.6%;选B项的人数为26人,占总人数的12.4%
6. 通过对问卷的汇总发现:第六题中选A项的人数为173人,占总人数的82.8%;选B项的人数为36人,占总人数的17.2%
7. 通过对问卷的汇总发现:第七题中选A项的人数为197人,占总人数的94.3%;选B项的人数为12人,占总人数的5.7%
8. 通过对问卷的汇总发现:第八题中选A项的人数为187人,占总人数的89.5%;选B项的人数为34人,占总人数的16.3%
9. 通过对问卷的汇总发现:第九题中选A项的人数为192人,占总人数的91.9%;选B项的人数为12人,占总人数的5.7%;选C项的人数为5人,占总人数的2.4%
10. 通过对问卷的汇总发现:第十题中选A项的人数为122人,占总人数的58.4%;选B项的人数为96人,占总人数的45.9%;选C项的人数为3人,占总人数的1.4%
11. 通过对问卷的汇总发现:第十一题中选A项的人数为88人,占总人数的42.1%;选B项的人数为70人,占总人数的33.5%;选C项的人数为97人,占总人数的46.4%;选D项的人数为10人,占总人数的4.8%
12. 通过对问卷的汇总发现:第十二题中选A项的人数为36人,占总人数的17.2%;选B项的人数为81人,占总人数的57.9%;选C
项的人数为200人,占总人数的95.7%
13. 通过对问卷的汇总发现:第十三题中选A项的人数为51人,占总人数的24.4%;选B项的人数为5人,占总人数的2.4%;选C项的人数为22人,占总人数的10.5%;选D项的人数为191人,占总人数的91.4%
四、分析与建议 (一)教师部分
1.通过数据分析得出:有80.3%的教师在对学生的作业量布臵时,能控制在20分钟左右,还是比较合理的;老师在对学生作业的的布置时多数能够依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而采用分层次安排,但数据上也可以看出,部分教师在作业的布置上,还需进下加强。
2. 通过数据分析得出:教师设计作业的目的是83%老师是为提高学生的能力而设计的;80.3%的教师作业的主要来源是练习册和书本中,自主设计的作业占的比重较少;所布臵的作业为主体性作业,难易有度,体现出分层次,多数为书面、口头及社会实践作业等。
3. 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学生的作业教师能够做到进行批改并进行讲评。
4. 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多数教师认为,多数孩子的作业能在家长的监督下完成,但也不半数学生的作业家长不是在家长的监督下完成的。这也使任务量全部压在教师的身上,有时感觉秀累。
(二)学生部分
1.通过数据分析得出:有近98.1%的学生喜欢做作业,说明学生对完成作业的热情是很高的;有67.9%的学生认为教师的作业布臵较多,可以看出教师在对学生作业的布臵上还需进一步的考量,应合理安排,保持适中;有49.8%的学生作业完成时间在30—60分钟,可以说明教师的作业布臵仍需合理安排,同时也导致了学生不能完成作业,主要是因为作业量大多的问题,但学生完成作业的态度通过数据发现还是比较好的。
2.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学生在作业遇到难题时,多数同学是通过请教老师而解决,也有部分同学是通过自己努力和同学研究完成的,作为教师还要注重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教师的作业批改还较满意的。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互批。
3.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学生对教师作业布臵的合理性还是有较好的评价的,但我们也能够看出,有82.3%有学生的作业是重复性的
抄写,这对老师在作业布臵科学性上提出了,质疑,有多数学生喜欢口头作业和背诵及社会实践活动等多样性的作业,这不得不给我们教师敲响了警钟,作业的布臵怎样才能更加科学
4.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学校月考每月举行一次,学生认为还是较适中,同时,也能及时发现不足。
(三)家长部分
1. 通过数据分析得出:有99.5%学生回家能第一时间去完成作业;通过对家长的调查,家长对学生的作业,能够做到基本了解的占69.9%,仍有部分家长不知道学生的作业是什么;72%的家长认为学生的作业在30分能内,也有部分家长通过数据看出作业量过大;教师有作业的布臵方面能够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但也反映出老师在学生作业的布臵时,反复抄写类作业布臵的较多一些,部分家长认为应给学生布臵作业多样化一些,如,背诵、社会调查等这些作业还是很爱家长欢迎的。
2. 通过数据分析得出:有94.3%的家长平时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还是要求很严格的,能够认真要求学生完成作业。
3. 通过数据分析得出:有些学生除了正常的作业外,家长还为学生准备了,另外的练习册,这也促成学生的作业量过大的一个原因;还有些学生在周末,除了要写一定的作业外,还要参加课外的家长安排学习,这也增加了学生的生活强度,老师在作业布臵时,应该在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分层次布臵,这样也许效果更好一些。
综上所述,在学生作业的布臵方面,首先,教师应合理的安排作业时间,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布臵,同时,在作业内容的选择上,要结合学生合理安排,不能进行简单的重复抄写,这对学生的发展起不到较大的促进作用,老师可以结合教材及学生的实际特点,科学合理的安排一些有针对性的创新作业,并有选择性、典型性的作业进行安排,如,背诵、动手操作、社会实践等学生感兴趣的作业进行布臵,这样效果会更好些,教师还应虚心听取学生、家长对作业的一些看法,这样有助于教师在作业的布臵上的合理性,同时,也能使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学生的快乐,真正的多方面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