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学习活动方案
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落实《3—6岁儿童研究与发展指南》精神,不断提升3-6岁儿童的教养水平,营造全社会关注、重视、支持3-6岁儿童研究与发展的良好氛围,引领广大幼儿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儿童研究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全面提高科学保教水平,有效转变公众的教育观念,提高广大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家长的科学育儿能力,全面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
二、主要任务
1.更育理念。组织全体教职工深入研究《指南》文本,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明确3-6岁不同年龄段幼儿在各研究与发展领域的合理发展期望和目标,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发展观、研究观、质量观,将《指南》倡导的教育理念落实到教育实践中。
2.普及教养知识。《指南》为科学教养儿童提供了权威性的参考和指导,我们要让家长熟知《指南》,实践《指南》,了解科学育儿知识,增强自身教育责任,重视和珍惜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分享,创设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3.实施科学保教。我园围绕《指南》开展科学保教,认真落实幼儿园一日工作常规,自觉抵制拔苗助长、违反儿童身心健康的错误观念和做法,克服幼教“小学化倾向”,不断提高保教水平。
三、具体工作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
活动目标:引导教师和家长了解《指南》精神、学好用好《指南》,学会把《指南》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恭敬孩子、了解孩子的实际行动,使全社会形成重视幼儿教育的共识。
1.教师:
活动内容:初步了解《指南》制定的背景以及《指南》的定位、目标、内容结构、实施原则、基本理念等。
活动形式:(1)集中导读,确定方向;(2)自主阅读,寻找困惑;(3)小组细读,形成共识。
2.家长:
活动内容:初步了解《指南》的目标、内容布局、基本理念。
活动形式:家校网、发放资料、幼儿园网站宣传。 (二)、研究培训阶段: 1.教师:
活动内容:各范畴要点解析。
活动目标:运用《指南》的科学理念,帮助教师熟悉相关领域儿童研究与发展的目标、典型表现及操作建议。
活动方式:集中研读、现状调查、案例剖析。 2.家长:
活动内容:理解《指南》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内涵及各年龄段幼儿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年龄特点。
活动目标:帮助家长理解《指南》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内涵、各年龄段幼儿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特点,引导家长学会认真观察了解孩子,充分尊重理解孩子,正确鼓励支持孩子,切实提高科学养育儿童的水平。
活动形式:家长讲座、咨询服务。 (三)、实践研究阶段: 1.教师:
活动内容:集体教学中幼儿的研究与发展,利用《指南》观察了解幼儿,《指南》在一日生活中的运用,自主性游戏的实践研究。
活动目标:规范保教行为,充分认识幼儿园一日活动合理设计与组织对于幼儿研究与发展的价值。
活动形式:集体教学活动评比,区域活动展评。
2.家长:
活动内容:亲子游戏活动的实践研究,利用《指南》观察了解幼儿。
活动目标:规范家长家教行为,切实进步科学育儿的水平。 活动形式:家庭游戏小组活动,教师指导,家长代表进课堂活动。
(四)、总结推广阶段: 1.教师:
活动目标:经验交流,推广成效。
活动方式:研究心得、试卷测试、总结交流。 2.家长:
活动目标:经验交流,推广成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