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的突围之路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ERP 的突围之路
张国庆 咋啦? ERP 咋啦? ERP 本来是一个非常完美的理论体系和一套管理方法,可是经过一番炒作之后,现在 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已经几近臭名昭著,有位著名的企业家说: “不上 ERP 是等死,上了 ERP 是找死! ”ERP 已经是能够使企业致死的一个毒瘤,但是还有许多企业明知山有虎,偏 向虎山行, 还执著的在追求上 ERP 项目。 还有很多软件公司在投入大量的精力研究开发 ERP 产品,难道 ERP 成了毒品?我们不禁要问: “ERP 咋啦?” 在国内成功吗? ERP 在国内成功吗? ERP 从某种意义上讲,不能算是产品,即使勉强算作产品,也是属于大型产品,对于 大型产品的研发和销售严格区别于小型产品, 它的重点不仅是要产品成熟, 更重要的是咨询 和实施能力,在这两方面国内外的公司各有所长,国际公司注重产品成熟度的提高,但是在 实施能力方面却明显的处于劣势,国内的软件公司正相反,非常重视实施,但是在产品成熟 度方面却明显不足, 就像当年我们国内某个生产汽车发动机的企业, 发动机安装到新疆的客 户的车上, 车还没运到新疆, 售后服务的工程师已经赶到新疆了, 一方面是咱们的服务到位, 另一方面也说明是对咱们的产品没有信心。可以说国内的 ERP 没有很成功的。尤其是从产 业的角度来说,在国内一直没有能够成为良性发展的产业。可以说 ERP 在国内并不成功。 为啥不成功呢? 为啥不成功呢? 幸福的生活都一样,失败的原因千万种,这里我不想长篇大论的分析,就想从本质上分 析一点,关于“一把手工程”的问题,自从开始流行 ERP 以来,无论是国家专家还是企业 的领导都非常赞同一个观点:ERP 是一把手工程。但是从我的观察来看作的最不到位的就 是一把手工程,首先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很少有用户的一把手能够真正参与到项目中去的, 大多数是在外围观战,有的甚至整个就是局外人,仅仅是听听报告而已,把它看作一般的工 程项目,责令专人负责之后,老板就退居二线了,难道这就是一把手工程?差矣!这只是表 面上的一把手工程, 被委派的负责人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根本就推不动, 更为令人诧异的是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一把手根本就不会使用 ERP 所能够提供的任何功能。这难道是一把手 工程?这是最根本的问题, 老板都不用, 能够期望下面的人使用好吗?如果是一般的业务系 统是可以的,但是作为管理系统是不现实的,管理的问题本来就是领导的问题,所以管理系 统就必然是自上而下的推动,所以一把手不参与的坏榜样是项目失败的关键因素。 能否实现突围? ERP 能否实现突围? 问题看来并不难,既然问题在老板身上,就从老板开始做工作吗?其实并不简单,领导 的工作最难做,ERP 能否实现突围吗?我分析要从两个方面做工作来满足老板的需求,才 能促使一把手参与 ERP 项目,首先从软件方面做工作,而且这解决问题的根本,为啥老板 不爱用咱们的产品,难道是只是老板的问题吗?错了,有人说: “用户永远是正确的,如果
用户错了请参照上面一条。 ”还是咱们的软件不好用,或者不方便用,我们看看 ERP 软件产 品,虽然说是高层管理软件,但是针对领导使用的功能模块却非常少。所谓针对领导的功能 要具备如下特点:傻瓜化、所点即所得、直观、形象。现在市场上的 ERP 软件,无论是国 内的还是国外的,都达不到这样的程度,难道你希望我们的老板像技术人员一样,每天在如 何使用 IT 技术方面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吗?如果老板们都学习 IT 技术去了, 企业还不完 蛋了? 傻瓜化的需求和技术性的产品设计之间的尖锐矛盾才是 ERP 突围的关键点。 IT 技术 从 的发展来看, 现在的技术水平已经完全能够满足领导傻瓜化需求, 软件的发展要寻求新的思 路,必须走出原来的以功能模块为中心的设计思路,要从客户需求的角度设计软件。这就是 当今世界应用软件面向服务的架构体系——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架构技术。 ERP 的突围之路就是改变企业的 IT 架构 在 SOA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架构下,数据和业务逻辑融合成模型化的业务 组件, 且具有文档接口, 这种明确的设计和简单和方式有助于开发和进一步扩展, 一个 SOA 应用可以很简单地与异构的、外部的应用集成。随着 Web services 的发展,SOA 的优势会更 快地被认识到,新的工具会使 SOA 应用的开发更简单,在主流软件设计市场主导 40 年的 monolithic architecture 将会退出市场。 随着 SOA 工具逐步实现易用性和完成整体功能,SOA 必然会占据主流市场,所有的中 间件产品和相关开发工具,包括应用服务器、门户产品、和集成套件,都会大力支持 SOA 部件。 SOA 是一种应用技术,应用的业务逻辑清楚地被组织成模型(服务) ,访问接口、服务 成为一个黑盒,它内部的设计(Their internal design is independent of the nature and purpose of the requestor that calls it.)SOA 能让应用提高灵活性、重用性,但是在开发之前需要设计、 洞察和协商。Web services 是 SOA 的基础标准。随着基本的 Web services 服务(HTTP, DNS, XML and SOAP) 的普遍发展, 国内外领先的 IT 厂商的认可, 大量的中间件和工具厂商已经 更新了他们的产品或提供 Web services 架构的新产品。 ERP 突围的关键是企业 IT 架构模型(Architectural model)要重构。有效的企业 IT 架构 是业务和技术之间的一座桥梁, 不管有多少种方式去诠释架构, 在设计架构时应该注意四点: 第一、架构要有助于 IT 与业务需求的一致性;第二、架构要支持新功能,如用来提高客户 关系的数据共享。第三,必须降低基于共享、兼容和高技能的开发成本,减少花费在与其他 系统联接的工作上的时间。第四、使系统更加稳定,减少维护费用和技术支持,同时提供一 个平台使用户可以方便的升级和增加功能。 企业 IT 总体架构 架构框架 商业架构
多企业网格 表面结构
商业过程和模 型 样式 模块 集成结构 基础结构 应用架构
信息架构 单点登录
图 1 企业 IT 架构的总体框架图 企业 IT 架构分为四层: 栅格层: 栅格是全球技术领域操作环境的最高层次, 包括所有的处于一个动态状态的企 业,这些企业在内部和相互间建立了稳定的联接。在栅格之内,各种各样不同的网络通过建 立一些多功能信息交换, 进行安全的通信。 企业操作通过执行一系列的业务流程发现商业目 标,业务流程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应用和服务得到支持。 业务流程模型层: 所有业务流程可能被分为几类, 每一类具有相似的需求――叫做业务 流程模型。每个业务流程模型产生一个架构框架以优化支持。 样式层:样式是组织和设计出来安排那些用以完成优化作用的模块(bricks),样式是为 设计者和开发者提供的模板。 模块层:模块是搭建核心技术的一些“积木” (blocks)“积木”在最低组件层描述技 , 术体系中的元素,以提供基础的技术功能,如操作系统和数据库。 企业架构的新观点提出, 当客户关注自已的盈利增长时, 他们是可以互相理解和合作的。 注意增强多企业合作能力, 以便在开拓新渠道、 合作伙伴、 供应商和给最终用户服务升级时, 适应多种形式的商业战略。业务流程模型的概念与许多寻找机会获取更高的 IT 性能的方案 产生共鸣,但是这种新观点还需要与传统的体系相结合,因为到目前为止,大部分架构和框 架都是以传统架构为核心的。 上图是它们结合的方式: 上两层平台是新架构, 下两层是传统架构――样式层是逻辑层, 模块层是物理层。 业务架构平台贯穿上两层, 应用域、 信息、
访问结构 (Application, Information, and Point of Access architectures)贯穿下两层。此外还有作为后台的安全、集成、基础架构。 每部分都很重要,在整个体系中完成不同的功能。 如何建立企业架构 架构的设计是自上而下的,简言之,设计的过程应该是: 通过商业和 IT 战略使“多企业栅格”紧扣业务目标,建立企业栅格层; 分析“栅格”和业务流程之间的关系,把信息流加到进程中,建立业务流程模型,这是
建立业务和 IT 之间桥梁的关键。 样式的设计要以业务功能模型为基础,业务功能模型引导应用、数据、基础框架、访问 点、集成等样式的逻辑设计。 设计样式要描述模型和运算规则, 这些要能让不同的企业使用于不同的目的。 设计样式 时采用的是一种提问的方式,如, “数据、编码、计划和网络的最好的逻辑和物理拓扑是什 么?”作为企业架构的一部分,企业应该为样式制定标准。 样式可以在企业中相似的业务模型中重复使用。 通过详细的配置和模型执行, 自动引导我们到基础的模块层。 模块描述标准和所用产品 的清单,具有时间属性和生命周期。 模块层你需要考虑很多技术问题,包括现在要做什么(最基本要求) 、下一时间要作什 么或下一个战术发展、目标或战略方向和计划的周期。模块可再分为一系列的元素,每个技 术元素都是基于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来考虑的, 在对行业现状分析时必须要考虑标准的可 用性。
个性化层 统一 信息 资源 目录 管理
个性化定制服务器 被授权的可信信息资源目录 信息资源目录 信息资源组件目录 应用组件标准化封装服务器 资源管 理层 组件封装层
安 全 保 障 体 系
应用层 内容管理
产、供、销、人、财、物管理 智能报表 商务智能 竞争情报
数据层
非结构化数据 数据库 元数据 外来数据 图 2 企业 IT 架构逻辑结构图。 先进的 ERP 平台与其他的企业应用越来越重叠,一些特定元素,如非结构化内容库和 基于 web 的用户接口,会存在较明显的相关性,然而,ERP 越来越以开拓企业信息范围和 IT 资产为核心,例如,建立有效的决策系统要求来自文件数据库的非结构化数据与来自数 据仓库的结构化数据很好地结合。ERP 的角色不是来管理这些资产,而是提供一个框架或 环境去集成它们――技术和业务流程。同样的,ERP 也应该尽可能地吸收已存在的基础架 构。为 ERP 建一个新门户,与已建立的门户平行,这好像不是一个理想的方案。把新功能 集成到一个已存在的门户中在技术上可能太复杂, 但在支持用户上可能更有效。 在已有的协 作机制上增建,比建立一个新系统与用户熟悉的系统并行相比,前者更易被用户接受。 未来的 ERP 将在这样的 IT 架构下重新构筑,这是完全的面向服务的架构体系,是完全 从客户的需求角度出发的,能够充分的满足客户的个性化、傻瓜化需求,能够为各位领导定 制完全不同的个性化办公桌面,这样一来,企业领导在使用方面的一道壁垒就被消除了,领 导的主动使用, 本人使用信息化系统的模范带头作用和通过系统向下属索要数据对信息化的 推动作用,要远远超过各种规章制度。 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