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美育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美育
[摘 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良好的美感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理解美,爱美,创造美的能力,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十分有益的。本文主要从三大方面进行了阐述:首先是教学中的艺术美;其次是教学中的自然美;最后是教学中的社会美。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美感心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教师要善于抓住本质的东西,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达到美育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 美育 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中离不开美,在体育教学中进行良好的美感教育,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丰富他们对美的情绪体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理解美、爱美、创造美的能力,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十分有益的。我在教学中注意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育教学中的艺术美
1.教学环节的韵律美。为了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一种教学艺术的享受,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可以穿插活泼快乐的乐曲和儿歌以及动作优美的舞蹈。例如:在小学一年级教学中,针对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在开始部分先说个小儿歌来吸引学生,如,“小朋友,笑咪咪,我们是快乐的一年级,学唱歌,嘟来咪,学走路,一二一!”在准备环节的教学中,要想带学生走成圆形,教师可带领学生一边走一边说儿歌,加强趣味性和美感,如“走,走,走走走,一个跟着一个走,不说话,不回头,走成一个大圆球”。在基本环节教学中,一般有两个内容(新授和复习),针对儿童易疲劳的特点,克服教学内容的枯燥与乏味,在两个内容之间可穿插一个乐曲,这样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结束部分形式多样,不求千篇一律,安排的乐曲、舞蹈要欢快,动作要轻盈放松。说儿歌走圆形,走螺旋形都可以。这样,在儿歌声中,在节奏欢快的音乐指挥和伴奏下进行舞蹈,学生就会愉快地、尽情地把自己的韵律感和优美的姿态表现出来,达到感受美、创造美、表达美的目的。
2.场地设计美。体育教学大都是在室外的操场上进行的,场地、器材是构成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运用的好就能刺激学生的感官,产生美好的印象,因此教师在课前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求美的观点来设计和安排。例如,小学低年级的队列队形教学中,如果过多地重复一种形式,学生就会产生厌倦情绪,练习的积极性也不会高。教师若能事先在场上划出清晰的标志线,再剪几朵不同颜色的纸花贴在界线上,形成新颖的图案,先用直觉唤起学生的美感,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再加上教师洪亮清晰的口令,学生临场时会产生一种兴奋的心理状态,能激起浓厚的兴
趣和练习的欲望,产生一种对优美情境的向往心理。
3.造型美。我们从课的内容中挖掘出具有创新倾向的知识点,然后把这些知识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结合起来,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性格和喜欢形象思维的特点进行课堂教学。例如,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搜集矿泉水瓶,摆出各式各样的图形并加以说明,上课时让学生们分组讨论自己设计的图形,进行发言。学生们发言非常积极,有的说:“我选的是禁烟图形,说明吸烟有害健康。”有的说:“我摆的是一个人踢足球的图形,说明运动有利于健康。”……随后教师又启发学生,这些瓶还能干什么,学生们各抒己见:“把它装上沙子当手榴弹用,可以锻炼臂力”;“当保龄球瓶,做游戏时看谁命中得多”另外,在呼啦圈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由结组,拼图案,学生有拼2008、8的,拼五环的,这些都充分的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欣赏和评述营造了一种和谐、平等的气氛,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了个人的想象力。使他们感到体育跟美育紧密联系在一起,激发了美的欲望。
4.其他。体育教学中的艺术美主要表现在千姿百态的人体运动中,走、跑、跳(远)、投等,给人以奋进力度之美,各种体操技术给人以惊险、刚健、稳定美;各种球类则给人以协调、机敏、轻盈美。另外,学生在课上进行体育锻炼中,能获得一种自我满足的运动美感。总之,所有在体育锻炼中焕发出的艺术美,都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体育教学中的自然美
1.健康、形体美。体育所追求的人体美是自然美中的健康美。马雅可夫斯基的诗中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衣衫能比健康的皮肤和发达的肌肉更美丽。”小学生的骨骼、肌肉、内脏各器官都在发育过程中,适量的练习密度,才会使学生生长发育得更健壮完美,形成坐、立、行、卧的良好姿势,形体发育协调匀称。给人以健美的感觉。
2.示范动作正确优美。人们在欣赏美的事物时,总是在心理和行为上刻意地模仿着欣赏对象的各种美的姿态。产生相应的美感,特别是小学生善于模仿,如在跳箱分腿腾越教学中,教师的示范得体,动作准确,熟练优美,轻松自如,就能为学生建立优美的榜样形象,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使学生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又能激发学生有一种一跃而过的决心。反之,如果不作示范或示范动作马马虎虎,拖泥带水,学生不仅学不到优美动作,而且产生抑制心理,积极性得不到发挥,影响体育课的教学效果。
三、体育教学中的社会美
1.思想美。根据儿童具有进取心和荣誉感的心理特征,在教学中,多采用分组竞赛的形式进行游戏,培养学生的思想美,在上“障碍接力跑”游戏教材时,用网、框、架、垫子、画线设置了“敌人封锁线”,用塑料小手枪做接力棒,再加上录音机里枪声、冲锋号声交融在一起,教师用语言引导,“为保卫祖国,冲啊!”在这种意境中游戏,加强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长大保卫祖国的坚强信心。另外,在跳箱、跳山羊和技巧教学中,同学间互相保护与帮助,对胆小或不会做的同学给以鼓励、帮助,培养了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在教学生技巧的组合动作时,让同学们自由结组,依据每个人的特点,同学之间互相商量,制定出一套或几套成套动作,由个别同学来完成。这样,就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自身优势,既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积极性,又锻炼了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2.行为美。根据儿童静止时间短,自控能力弱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以
表扬为主,进行正面教育,是调动学生行为美的方法。用简短的表扬性语言,给予肯定和鼓励,再加上教师衣着整洁,精神焕发,站立、转法等优美规范的动作,也给其他同学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使学生做到行为美。
3.规范美。建立和贯彻课堂教学常规的过程,是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教育的过程,也是培养行为规范美的过程。
4.语言美。教师课上可用幽默的言语,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师生关系融洽。体育锻炼多在紧张强烈活动中进行,学生的语言不加思考的表现出来,有时言语粗野,做为一名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运用适当的教育方法,才能使学生达到语言美。
体育教学中的社会美是客观存在的,但并非其本身能产生美育的结果,这里还需要有一个教育过程,抓住本质的东西,用适当的方法,达到美育作用。如果放任不管,放弃教育,也会产生相反作用,使学生以丑为美,在参加体育锻炼和比赛中养成言语粗野,行为蛮横的不良习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