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关于小学三年级奥数竞赛题集和答案
这篇关于小学三年级奥数竞赛题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一桶油连桶重90千克,用去一半油后,连桶称还重50 千克。原来桶里装有多少千克的油?空桶重多少千克?
3、一座楼房,每上一层要走24级楼梯,小华要到五楼去,共要走多少级楼梯?
4、有甲、乙、丙三个水果箱共装60只苹果,如果从甲箱中取出6只苹果放入乙箱中,再从丙箱中取出3只苹果放入甲箱中,则三箱中苹果只数相等。原来三箱中各有苹果多少只?
5、小明买了一本书和一只书包。买书用去5元8角,买书包用的钱是买书所用钱的5倍。他带去50元钱,还剩多少元?
6、如果:甲÷5=12……乙,则乙最大是( ),甲最大是( )。
7、今天(2003年12月13日)是星期六,2004年元旦(1月1日)是星期几?
8、甲、乙、丙三人的数学期中成绩总和是289分,已知甲比乙多8分,乙比丙少8分。甲、乙、丙三人各得多少分?
9、小红和爷爷今年年龄的和是70岁,5年后小红比爷爷小50岁,小红和爷爷今年各多少岁?
10、甲仓库存粮54吨,乙仓库存粮70吨,要使甲仓库的存粮数是乙仓库的3倍。
那么必须从乙仓库内运送多少吨到甲仓库?
11、父亲今年50岁,儿子今年14岁,几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3倍?
12、想想填填:
(1)1、2、3、4;2、3、4、5;3、4、( )、6;( )、( )、( )、7
(2)(请按排列规律续画5个图形。)▲▽▲△▲▽▲▽▲△△▲▽▲▽▲▽▲△△△▲▽▲▽▲▽▲▽▲ 。
13、用6、3、5、8算24点,列出一至二道算式:
,
14、想想算算:
(1)1+3+5+7+9+11+13+15+17+19+21+23+25
=
=
=(2)(2+3+……+2002+2003)-(2+3……+2001+2002)
=
=
15、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50,甲148,乙与甲相等,丙数电多少?
16、在方框内填上1、2、3、4、5、6、7、8、9九个数字,使等式成立,数字不得重复。
□÷□×□=□□ □+□-□=□
1、熊猫玩具车间每个工人要生产46个玩具,全车间128个工人,一共要生产多少个玩具?
2、商店两天各卖出30盒铅笔,每盒12支,每支2角钱,每天卖多少元钱铅笔?
3、王师傅每小时生产20个零件,他的徒弟小李8小时生产了96个零件,王师傅每小时比小李多生产多少个零件?
4、学校有学生1328人,清明节这天准备去扫墓,每辆客车可载40人,至少需多少辆客车?
5、粮站有2800千克大米和1200千克面粉,又运来80袋大米,每袋50千克,现在一共有大米多少千克?
6、如果公园的门票是每张8元,某校组织97名同学去公园春游,带800元线够不够?
(只答不给分)
7、学校组织学生于3月12日这天沿龙溪港西岸植树,从北到南每隔18米栽一棵,如果两合栽一棵,共需312人,龙溪港长多少米?
8、三只猴子轮流去抬水,抬一桶水需20分钟,从上午7时到11时,平均每只猴子抬了几次水?
9、27人乘车去某地,可供租的车辆有两种:甲种车可乘8人,乙种车可乘4人。
(1)请写出3种以上的租车方案。
(2)甲种车的租金是每天300元,乙种车的租金是每天200元,怎样租车费用最少?
3、有一架天平,只有5克和30克两个砝码,要把300克盐分成三等份,最少要称几次?写出你的称法。(分步写)
1、甲、乙两车间共有工人260人,甲车间比乙车间少30人,甲、乙两车间各有工人多少人?
2、六(2)班共植树54棵,男生植树棵数是女生的2倍,男、女生各植树多少棵?
3、一个圆形花圃周长36米,每隔3米放一盆花,一共放了多少盆花?
4、一筐鸡蛋第一次买出全部的一半多2个,第二次买出余下的一半少2个,这时还剩28个,这筐鸡蛋一共有多少个?
有一个特别的计算器,只有蓝、红、黄三个键,蓝键为“输入/删除”键(按它一下可输入一个数,再按它一下则将显示屏上的数删除)。每按一下红键,则显示屏上的数变为原来的2倍;每按一下黄键,则显示屏上的数的末位数自动消失。现在先按蓝键输入21。请你设计一个操作程序,要求:
(1)操作过程中只能按红键和黄键;
(2)按键次
次数不超过6次;
(3)最后输出的数是3。
1.小苹和小明共有91本故事书,小明给小苹8本以后,小苹比小明多3本,原来小苹有( )本故事书。
3.海关大钟,一点钟敲一下,二点钟敲二下……6点钟时,小红听到钟共敲了30秒,那么到12点钟时,敲钟的时间需要( )秒。
5.张洁比妈妈小24岁,4年以后妈妈的年龄是张洁的3倍,今年张洁( )岁。
6.甲乙丙三个数之和是190,甲数是乙数的5倍,乙数是丙数的3倍,甲数是( )。
7.小华有钱12元,小玲有钱24元,两人合买三副乒乓球拍,还少6元,每副乒乓球拍( )元。
8.宁波到杭州之间,火车中途还要停靠7个车站,相互两站间的票价都不一样。那么宁波到杭州共有( )种不同的票价。
9.李寅同学计划15天看完一本《童话世界》,他每天比王星同学多看2页,所以王星同学比李寅要多3天看完。《童话世界》这本书共有( )页。
10.96名少年队员在一次夏令营活动中要过一条小河去爬山。现在只有一条可乘6人的橡皮艇(包括划船的同学),过一次河需要2分钟。全体队员渡到河对岸至少需要( )分钟
11.吴韵同学把143只乒乓球放进两种盒子中,每个大盒子装12个,每个小盒子装5个,恰好装完。那么大盒子比小盒子多( )个。
12.三年级组同学参加“六一”节团体操表演,每横排人数同样多,每竖排人数也同样多。王菁的位置是从左数第10人,从右数第8人,从前数第9人,从后数是第7人。参加表演的同学有( )人。
14.199个同学排成一列,按1-4报数,然后报几就排第几行,共排成四行。周婧是第162个同学,她将排在第( )行的第(
)个位置上;如果李燕排在第3行的第20个位置后面,那么她是第( )个同学。
15.学校举行运动会,参加入场式的仪仗队同学共有205人,每5人排一行,每一行空2米。如果这个仪仗队以每分钟20米的速度通过主席台,需要(
)分。
1、40个梨分给3个班,分给一班20个,其余平均分给二班和三班,二班分到( )个。
2、7年前,妈妈的年龄是儿子的6倍,儿子今年12岁,妈妈今年( )岁。
3、同学们进行广播操比赛,全班正好排成相等的6行。小红排在第二行,从头数,她站在第5个位置,从后数她站在第3个位置,这个班共有( )人。
4、有一串彩珠,按“2红3绿4黄”的顺序依次排列。第600颗是( )颜色。
5、用一根绳子绕树三圈余30厘米,如果绕树四圈则差40厘米,树的周长有( )厘米,绳子长( )厘米。
6、一只蜗牛在12米深的井底向上爬,每小时爬上3米后要滑下2米,这只蜗牛要( )小时才能爬出井口。
7、锯一根10米长的木棒,每锯一段要2分钟。如果把这根木棒锯成相等的5段,一共要( )分钟。
8、3只猫3天吃了3只老鼠,照这样的效率,9只猫9天能吃( ) 只。
9、 ┖┴┴┴┴┴┴┴┴┴┚图中共有( )条线段。
二、 应用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文具店有600本练习本,卖出一些后,还剩4包,每包25本,卖出多少本?
2、三年级同学种树80颗,四、五年级种的棵树比三年级种的2倍多14棵,三个年级共种树多少棵?
3、学校有808个同学,分乘6辆汽车去春游,第一辆车已经接走了128人,如果其余5辆车乘的人数相同,最后一辆车乘了几个同学?
4、学校里组织兴趣小组,合唱队的人数是器乐队人数的3倍,舞蹈队的人数比器乐队少8人,舞蹈队有24人,合唱队有多少人?
5、小强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76写成67,结果得到的商是15还余5。正确的商应该是几?
6、一个书架有3层书,共有270本,从第一层拿出20本放到第二层,从第三层拿出17本放到第二层,这时三层书架中书的本数相等,原来每层各有几本书?
7、箱里放着同样个数的铅笔盒,如果从每只里拿出60个,那么5只箱里剩下铅笔盒的个数的总和等于原来2只箱里个数的和。原来每只箱里有多少个铅笔盒?
8、参加四年级数学竞赛同学中,男同学获奖人数比女同学多2人,女同学获奖人数比男同学人数的一半多2人,男女同学各有多少人获奖?
9、两块同样长的布,第一块用去32米,第二块用去20米,结果所余的米数第二块是第一块的3倍。两块布原来各长多少米?
10、一个正方形,被分成5个相等的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60厘米,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1.一条路长100米,从头到尾每隔10米栽1棵梧桐树,共栽多少棵树?
路分成100÷10=10段,共栽树10+1=11棵。
12棵柳树排成一排,在每两棵柳树中间种3棵桃树,共种多少棵桃树?
3×(12-1)=33棵。
一根200厘米长的木条,要锯成10厘米长的小段,需要锯几次?
200÷10=20段,20-1=19次。
4.蚂蚁爬树枝,每上一节需要10秒钟,从第一节爬到第13节需要多少分钟?
从第一节到第13节需10×(13-1)=120秒,120÷60=2分。
5.2014年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在花圃的周围方式菊花,每隔1米放1盆花。花圃周围共20米长。需放多少盆菊花?
20÷1×1=20盆
6.从发电厂到闹市区一共有250根电线杆,每相邻两根电线杆之间是30米。从发电厂到闹市区有多远?
30×(250-1)=7470米。
7.王老师把月收入的一半又20元留做生活费,又把剩余钱的一半又50元储蓄起来,这时还剩40元给孩子交学费书本费。他这个月收入多少元?
[(40+50) ×2+20] ×2=400(元)答:他这个月收入400元。
8.一个人沿着大提走了全长的一半后,又走了剩下的一半,还剩下1千米,问:大提全长多少千米?
1×2×2=4千米
9.甲在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加工了这堆零件的一半又10个,第二天又加工了剩下的一半又10个,还剩下25个没有加工。问: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25+10)×2=70个,(70+10)×2=160个。综合算式:【(25+10)×2+10】×2=160个
10.一条毛毛虫由幼虫长到成虫,每天长一倍,16天能长到16厘米。问它几天可以长到4厘米?
16÷2÷2=4(厘米),16-1-1=14(天)
11.一桶水,第一次倒出一半,然后倒回桶里30千克,第二次倒出桶中剩下水的一半,第三次倒出180千克,桶中还剩下80千克。桶里原来有水多少千克?
180+80=260(千克),260×2-30=490(千克),490×2=980(千克)。
12.甲、乙两书架共有图书200本,甲书架的图书数比乙书架的3倍少16本。甲、乙两书架上各有图书多少本?
答案:乙:(200+16)÷(3+1)=54(本);甲:54×3-16=146(本)。
13.小燕买一套衣服用去185元,问上衣和裤子各多少元?
裤子:(185-5)÷(2+1)=60(元);
上衣:60×2+5=125(元)。
14.甲、乙、丙三人年龄之和是94岁,且甲的2倍比丙多5岁,乙2倍比丙多19岁,问:甲、乙、丙三人各多大?
如果每个人的年龄都扩大到2倍,那么三人年龄的和是94×2=188。如果甲再减少5岁,乙再减少19岁,那么三人的年龄的和是188-5-19=164(岁),这时甲的年龄是丙的一半,即丙的年龄是甲的两倍。同样,这时丙的年龄也是乙两倍。所以这时甲、乙的年龄都是164÷(1+1+2)=41(岁),即原来丙的年龄是41岁。甲原来的年龄是(41+5)÷2=23(岁),乙原来的年龄是(41+19)÷2=30(岁)。
15.小明、小华捉完鱼。小明说:“如果你把你捉的鱼给我1条,我的鱼就是你的2倍。如果我给你1条,咱们就一样多了。“请算出两个各捉了多少条鱼。
小明比小华多1×2=2(条)。如果小华给小明1条鱼,那么小明比小华多2+1×2=4(条),
这时小华有鱼4÷(2-1)=4(条)。原来小华有鱼4+1=5(条),原来小明有鱼5+2=7(条)。
16.小芳去文具店买了13本语文书,8本算术书,共用去10元。已知6本语文本的价钱与4本算术本的价钱相等。问:1本语文本、1本算术本各多少钱?
8÷4×6=12,即8本算术本与12本语文体价钱相等。所以1本语文本值10×100÷(13+12)=40(分),1本算术本值40×6÷4=60(分),即1本语文本4角,1本算术本6角。
17.找规律,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 75,3,74,3,73,3,(),()。
答案:72,3。
18找规律,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 1,4,5,4,9,4,(),()。
奇数项构成数列1,5,9……,每一项比前一项多4;偶数项都是4,所以应填13,4
19.找规律,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 3,2,6,2,12,2,(),()。
24,2。
20.找规律,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 76,2,75,3,74,4,(),()。
答案:将原数列拆分成两列,应填:73,5。
21.找规律,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 2,3,4,5,8,7,(),()。
答案:将原数列拆分成两列,应填:16,9。
22.找规律,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 3,6,8,16,18,(),()。
答案:6=3×2,16=8×2,即偶数项是它前面的奇数项的2倍;又8=6+2,18=16+2,即从第三项起,奇数项比它前面的偶数项多2.所以应填:36,38。
23.找规律,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 1,6,7,12,13,18,19,(),()。
答案:将原数列拆分成两列,应填:24,25。
24.找规律,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 1,4,3,8,5,12,7,()。
答案:奇数项构成数列1,3,5,7,…,每一项比前一项多2;偶数项构成数列4,8,12,…,每一项比前一项多4,所以应填:16。
25.找规律,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 0,1,3,8,21,55,(),()。
答案:144,377。
26.A、B、C、D四人在一场比赛中得了前4名。已知D的名次不是最高,但它比B、C都高,而C的名次也不比B高。问:他们各是第几名?
答案:D名次不是最高,但比B、C高,所以它是第2名,A是第1名。C的名次不比B高,所以B是第3名,C是第4名。
27.一头象的重量等于4头牛的重量,一头牛的重量等于3匹小马的重量,一匹小马的重量等于3头小猪的重量。问:一头象的重量等于几头小猪的重量?
答案:4×3×3=36,所以一头象的重量等于36头小猪的重量。
28.甲、乙、丙三人,一个人喜欢看足球,一个人喜欢看拳击,一个人喜欢看篮球。已知甲不爱看篮球,丙既不喜欢看篮球又不喜欢看足球。现有足球、拳击、篮球比赛的入场券各一张。请根据他们的爱好,把票分给他们。
答案:丙不喜欢看篮球与足球,应将拳击入场券给丙。甲不喜欢看篮球,应将足球入场券给甲。最后,应将篮球入场券给乙。
29.有一堆铁块和铜块,每块铁块重量完全一样,每块铜块的重量也完全一样。3块铁快和5块铜块共重210克。4块铁块和10块铜块共重380克。问:每一块铁块、每一块铜块各重多少?
答案:4块铁块和10块铜块共重380克,所以2块铁块和5块铜块共重380÷2=190(克)。而3块铁块和5块铜块共重210克,所以1块铁块重210-190=20(克)。1铜块重(190-20×2)÷5=30(克)。
30.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人做了一件好事。他们各自都说了一句话,而其中只有一句是真的。甲说:“是乙做的。” 乙说:“不是我做的。” 丙说:“也不是我做的。” 问:到底是谁做的好事?
答案:如果是甲做的好事,那么乙、丙的话都是真的,与只有一句是真的矛盾。如果
是乙做的好事,那么甲、丙的话都是真的,也产生矛盾。好事是丙做的,这时甲、丙的话都是错的,只有乙的话是真的,所以好事是丙做的。
31.一张长8分米、宽3分米的长方形纸板,在四个角落上各截去一个边长为2分米的正方形,所剩下的部分的周长是多少?
答:(8+3)×2=22(分米)
32.计算 :18+19+20+21+22+23
原式=(18+23)×6÷2=123
33.计算 :100+102+104+106+108+110+112+114
原式=(100+114) ×8÷2=856
34.995+996+997+998+999
原式=(995+999) ×5÷2=4985
35.:(1999+1997+1995+…+13+11)-(12+14+16+…+1996+1998)
第一个括号内的项数为(1999-11)÷2+1=995,所=(1999-1998)+(1997-1996)+…+(13-12)+11=1×994+11=1005
以原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