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法论

来源:好兔宠物网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法论课程学习心得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丁芳芳150302092

在本学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法论课程中,老师们都曾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研究的重要性,无论是写学术论文、辨析性论文或者创造性论文都离不开对经典文献的解读和理解,只有通过材料来支持观点才能使论文饱满、充实并具有说服力。

首先,良好的选题就要通过全面系统的阅读,掌握大量的文本材料,这是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流传下来的具有权威性、典范性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阐发中的有权威性的、对于我们的实践有指导意义的著作。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无疑首先是指马克思恩格斯这两位马克思主义奠基者与创始人的著作。马克思恩格斯在半个世纪的艰难岁月中,以他们惊人的毅力和渊博的学识,为创建崭新的社会历史科学撰写了一系列光辉著作,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他们的研究既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遗产,又分析概括了社会实践的丰富经验和创造,在哲学、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等众多学科领域实现了空前的革命性变革,第一次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作为其根本观点和基本原理之载体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自然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文本。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不局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鉴于列宁被公认为马克思恩格斯事业和学说的继承者,是 20 世纪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结合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特点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重大丰富与发展的理论成果、所创立的帝国主义理论、关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东方社会主义理论、不是从书本而是从实践出发来讨论社会主义的思想品格,对于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故而列宁著作理所当然地属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就要以“读原著为主”、“以经典原著为基础”的原则来认真读书,全面正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内在的、有机的联系,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和思想精髓,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仅仅阅读二、三手资料是不行的,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原原本本地精心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著。正如恩格斯在谈到如何学习《资本论》时曾经指出的:“对于那些希望真正理解它的人来说,最重要的却正好是原著本身”。因此,一定要坚持自学为主,读原著为主的原则。只有在原原本本地阅读研究原著的过程中,才能真正领会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理论逻辑和深刻内涵,真正感受到马克思主义跨越时空的思想魅力。

其次,进行学术研究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恩格斯曾指出,“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来对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可以说,要真正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科学来对待,当作科学来研究,最重要的就是树立科学的态度,否则就不可能很好地研究它。而要树立这种科学态度就要学习经典作家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传播、完善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科学态度和精神。第一,经典作家的探索真理精神和创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从马克思、恩格斯树立远大志向并以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的态度,勇于探索钻研的精神并志在攀登科学高峰的态度,严谨治学精益求精并倾力打造科学精品的态度等三个方面,可以看出他们创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第二,马克思、恩格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马恩不断向工人群众宣传灌输马克思主义、积极开展同错误思潮的斗争,特别是马恩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的做法彰显了自己的独特贡献。第三,马克思、恩格斯完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他们围绕“对资本主义发展状况进行新辨析”、“对未来社会演进形态进行新探索”、“对落后国家发展道路进行新思考”、“对唯物主义历史观进行新阐发”、“对无产阶级解放途径进行新认识”等五个方面,全面展示了马恩在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具有现实针对性。第四,马克思、恩格斯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马恩关于“奋力践行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科学确定革命方略的态度”、“强调理论灵活运用的态度”等观点,全面体现出了马恩如何实践马克思主义的

科学精神和态度,具有一定的探索性。所以,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科学态度,首先就是要牢记马克思、恩格斯毕生都彰显着以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对待自己的学说的宝贵财富。其次就是要努力学习马恩那样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榜样。最后就是要把握好马克思、恩格斯的精神实质,能否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否则马克思主义的真正魅力和科学价值就丧失了。

最后,虽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的理论是文本的,但是研究的指向是现实的。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核心是探寻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容,发掘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最终目的是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实践、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所以我们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以针对实际为原则,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善于运用科学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根据实际生活形成的科学理论,如果仅仅读了他们的著作,不去努力运用他们的学说来研究和思考中国当代实际问题,就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强调:“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给予科学而深刻的理论说明,找到它的发展规律,发挥科学理论指导实践的巨大作用。当前我国改革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迫切需要我们运用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原著始终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寻找思路和答案。我们学习原著一定要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实际运用,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发展创新为原则,弘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决不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当成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决不把马克思主义看作一成不变的戒律,决不期盼从马克思主义本本中觅得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而是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不断做出符合时代需要、国情需要和现

实需要的理论创造。毛泽东反复强调,“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家,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把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同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切实解决世界观方法论问题。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实践开拓中,大胆探索,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用新的理论、新的思想、新的观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30年前,邓小平就指出:“我们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大党,我们自己不重视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不按照实践的发展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前进,我们的工作还能够做得好吗?我们讲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不就成了说空话吗?”这对于我们今天深入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学习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要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研究作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建设、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基本功,打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基本功底,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科学研究的能力,把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真正落到实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