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专业名词解释2
利率风险头寸:先将资产和负债中能生息的部分挑出,再将生息资产和生息负债按自报告日起到当前可重定价日(可重新确定利率日)或到期日(合同到期日)的期限区分开。如自报告日至可重新定价日剩余期限分为1个月、1-3个月、3-6个月等。各期限内的生息资产与生息负债的差额就是利率风险头寸。假设生息资产有100万元,生息负债有90万元,按期限分配后1个月内到期生息资产10万,生息负债20万,利率风险头寸就是-10万;3-6个月内到期生息资产30万,生息负债30万,利率风险头寸就是0。 价内期权:指行权会赚到的期权。重大价内期权,很有可能会行权,不能终止确认金融资产。 价外期权:指行权会亏钱的期权。重大价外期权,极小可能会行权,可以终止确认金融资产。
净现值:投资项目投入使用后的净现金流量,按资本成本或企业要求达到的报酬率折算为现值,减去初始投资以后的余额。
NPV=∑(CI - CO)/(1+i)^t CI —年收益 CO —年支出 i —折现率(基准收益率) t —第t年 例,设定折现率(基准收益率),即公式中的i 为8% ,NPV= -740.74 -514.40+396.92 投入 成本 收入 2009 800 —— —— 2010 600 —— —— 2011 —— 1500 2000 2009年,净现值=(0-800)/(1+0.08) = -740.74 2010年,净现值=(0-600)/(1+0.08)^2 = -514.40 2011年,净现值= (2000-1500)/(1+0.08)^3 = 396.92
总回报互换协议:持有股权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出售该资产时达成协议,购买方每年将收取的股利分红交付给出售方,购买方每年从出售方收取固定的费用或者债券工具的利息,总体来讲,实际收益的不确定性依旧由卖方承担风险,买方只收取固定费用。
对价:当事人一方在获得某种利益时,必须给付对方相应的代价。
财务担保合同:保证人和债权人的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合同。
次级权益:债务人资产的要求权次于其他债权人的债务。也就是说,债务人只有在满足了其他债权人的债权要求之后,如果还有剩余财产的话,才用来满足次级债权人的债权要求。次级权益同理。
资产减值测试:把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进行比对的过程。会计人员根据企业外部信息与内部信息,判断企业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有确切证据表明资产确实存在减值迹象时,需要合理估计该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超额利差: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总收益减去证券化应支付的利息,必要的服务费和违约等因素造成的坏账损失后的超额收益。当超额利差为负时,表明现金流已明显不足,这时需要动用其它形式的信用增强措施。 信用增级: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和金融工具确保债务人按时支付债务本息,以提高资产证券化交易的质量和安全性,从而获得更高级的信用评级。
内部信用增级:以增加抵押物或在各种交易档次间调剂风险的方式达成信用提升。根据资产支持证券的投资风险的不同,将资产划分为不同的级别,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
1)超额剩余。资产池在一个约定的时期例如一个月内所能产生的现金流通常会大于息票支付、服务费以及预期损失之和。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扣除了息票支付、服务费以及预期损失之后剩下的部分就叫做超额剩余。在正常情况下,超额剩余部分将会被视作额外的利润,但是如果出现了预期外的损失,则超额剩余须首先用来弥补预期外损失。
2)剩余账户。超额剩余不单在出现预期外损失之后可以弥补损失,在出现资产池现金流减少或者损失增加等表明风险增大的情况时,许多信托协议都规定要将超额剩余存入一个指定的剩余账户,用来为风险增大后的证券提供信用增级。
3)现金担保账户。是与信托协议隔离的账户,在运作的初期即设立。当超额剩余为零时,可以动用现金担保账户来弥补特定系列的利息、本金以及服务费支付的短缺。此账户由发起人设立,只有对该系列所有的受益凭证支付完毕之后,才能将从此账户动用的资金返回。
4)次级债券。次级债券的受偿权要落后于其他债券,只有当受偿权优先于次级债券的所有债券都得到支付之后,才能对此次级债券进行支付。有些分层结构的债券不仅包含一层次级债券,一层次级债券可以具有比另一层次级债券具有优先的受偿权。 外部信用增级:担保机构提供担保。
1)第三方信用证。当发行人的信用评级低于发行证券的要求时,第三方可以提供信用证对一定量或者一定比例的信用损失进行担保。发行人在基础资产产生的超额现金流中提取一部分作为对第三方提供信用增级的报酬。
2)资产出售方提供追索权。主要被用于非银行发行者,这种方法用资产出售方的特定保证来吸收基础资产一定范围内的最大信用风险损失。
3)债券担保。用第三方发行的债券作为担保,通常由AAA级的保险公司发行,这种方法通常提供资产支持证券交易中本金和利息支付金额的100%比例担保。
贷款损失准备:当存在客观证据表明贷款发生减值,按贷款损失的程度计提的准备。银行在期末分析各项贷款的可收回性,并预计可能产生的贷款损失,即贷款的账面价值与其预计未来可收回金额的现值之间的差额。
存放同业:商业银行存放在其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资产类科目,企业增加在同业的存款,借记本科目,贷记“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科目;减少在同业的存款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银行)存放在同业的各种款项。存放中央银行的款项在“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科目核算,不在存放同业本科目核算。
同业拆放--是本行从同业借入资金,属于负债
同业存款--指其他金融同业在本行的存款,属于本行的负债。
同业拆借--指资金市场上银行同业间短期资金的借贷交易行为,包括拆出和拆入。 存放同业--指本行在其他金融同业的存款,属于本行的资产。 拆放同业--指向银行同业拆出资金,会计上属于本行资产。
权益性证券:代表发行企业所有者权益的证券。权益性证券是一种基本的金融工具,是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来源。投资者持有某企业的权益性证券代表在该企业中享有所有者权益。如普通股、优先股。 债务性证券:持有此类证券,代表投资者拥有对证券发行人的债权。发行人是您的债务人。如国债。 认股权证:是授予持有人一项权利,持有人可于约定的期间或到期日,以约定的价格认购权证的标的资产,而不论该标的资产市价如何。
潜在表决权:可能赋予一企业对另一企业财务和经营上的表决权的 认证股权、股票买入期权、可转换债券和可转换股票等工具。
溢价收入:发行债券或者股票时,发行价格超出面值的部分叫做发行企业的溢价收入。比如债券的面值总额是100万,发行价格是110万,那么发行企业多收到的10万元就是溢价收入。股票的溢价收入计入“资本公积”。债券的溢价收入计入“应付债券”。在存续期计息时摊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