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措施

来源:好兔宠物网
2011年第11期 西部探矿工程 l2l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措施 田志萌 ,张 渊,郭 睿 (云南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云南昆明650051) 摘要:通过对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的地质灾害调查与研究,阐述了麒麟区的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 层岩性地质构造特征及地质灾害类型和分布特征,分析了区内重要灾害点形成机理,并对其危险性进 行评价,同时对地质灾害防治提出建议。 关键词:曲靖市麒麟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P64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o04—5716(2011)11一O121—04 1自然地理概况 2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特征 2.1地层岩性构造 曲靖市麒麟区位于云南省曲靖市中部,是市人民政 府所在地,行政区划隶属于曲靖市管辖,占地面积 1552.83km。,东与富源县毗邻,西与马龙县接壤,北与 沾益县相连,南与陆良县、罗平县山水相连。 1.1地形地貌特征 区内出露地层有元古界震旦系,古生界寒武系、上 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的三叠系,新生 界的第三系和第四系。 曲靖市麒麟区位于云贵高原中部,乌蒙山脉南段, 区内中部为一条南北向盆地(称曲沾坝子)。北起沾益 县落脚堂向南至麒麟区桂花经曲靖市城区,三宝镇与陆 出露面积最广的地层为第四系和第三系;二叠系栖 霞茅口组(P1q+ )石炭系马平组和威宁组(C2十。)、大 塘组(C )分布面积居第二;志留系(S3)、泥盆系(D)、 下寒武系(∈ )分布面积居第三;震旦系Z2只有少数出 露。各地地层走向与区域构造线相一致,即北东一南西 良县交接处响水坝水库止,在麒麟区市内长42.8km。 盆地两侧为切割丘陵、低山、中山地貌。地势东西高,中 部低。 向,倾向北西及南东形成一系列皱褶及断层。 区内盆地分布第四系(Q1 ),第三系(N。)、(Ex)。 盆地西侧主要分布泥盆系(D)、志留系(S3)、下寒武系 (∈ )和震旦系(Zz)。盆地东侧分布底层为泥盆系 (D)、石炭系(C)、下二叠系(P1 z)、(P1 q-{-m)。小发谷 下村一东山一水井一洪恩一带分布上二叠系峨眉山玄 最高点在东部曹家大山海拔标高2452m。最低点 在南部与陆良交界的响水坝水库海拔标高为1854m。 相对高差为598m。曲靖坝区平均海拔1860m。东西两 旁河溪皆汇人南盘江。 1.2气象水文特征 曲靖市麒麟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干、湿季分明, 春冬风大干旱,夏秋雨量集中。总的气候特点是暖冬明 显,雨量充沛。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递减,也随地形 变化而变化。多年平均降水量1077.8mm。11月至次 年4月为旱季。 武岩组(P2 ;宣威组(Pz )煤系地层;三叠系卡以头组 (T 尼)和飞仙关组(T1 地层。 2.2地质构造 曲靖市麒麟区大地构造位置属扬子准地台(I)、滇 东台褶带(I。)、曲靖台褶束(Ij)、牛头山隆起(I{)与富源 凹褶(I{ )交界处。受小江断裂、曲靖断裂、弥勒一师 宗断裂控制,形成了一系列以北东向、北北东向为主,北 西向及东西为次的断裂及褶皱。 3地质灾害类型与分布特征 区内主要干流属珠江水系南盘江上游,发源于沾益 马雄山东麓,向南流经珠街、沿江、三宝、越州等地,区内 径流长45km。河道平直、水流平缓、河床高程1850 ̄ 1857m。支流西河、白石江、潇湘江、龙潭河汇入南盘 江。 *收稿日期:2011—04-19 第一作者简介:田志萌(1962一),男(汉族),安徽蒙城人,高级工程师,现从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及管理工作。 122 西部探矿工程 2011年第l1期 曲靖市麒麟区分布地质灾害类型有:滑坡、崩塌、地 面塌陷、地裂缝、泥石流等5类。地质灾害总数64个。 其中:滑坡22个、崩塌2个、地面塌陷29个、地裂缝2 条、泥石流沟9条。区内地质灾害主要以地面塌陷、滑 坡为主。次为泥石流、崩塌、地裂缝。 麒麟区地质灾害分布具有点多面广,灾害点分布密 度不均匀、现状灾害一般、潜在危险较大的特点。全区 灾害分布密度表现为:东部山地灾害密集,西部山地相 (带)之上时,地下水还会对滑体起到浮托作用,有利于 滑体(潜在滑体)的滑动。 (3)降雨对泥石流的影响:区内泥石流主要分布于 东山篆长河两岸及珠街、沿江一带采石场周围。降雨量 的大小直接影响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水动力条件是决 定着泥石流能否发生的三个必要条件之一,泥石流发生 规模的大小与频率的高低主要受降雨强度和前期降雨 量多少控制。具体表现为前期降雨量使流域内坡积物、 对稀疏,中部平坝灾害点稀少。滑坡主要分布在西山、 工程弃土和风化层处于饱和状态,当降雨达到一定程度 潇湘、珠街、茨营三宝、越州、东山等乡(镇)河流边缘、水 库边缘;泥石流多分布在珠街、沿江、东山、三宝等乡 (镇),主要沿篆长河及南盘江两岸冲沟发育;崩塌多分 布在珠街、沿江一带采石场;地裂缝相对较少,地面塌陷 为采煤引起的采空塌陷,主要分布东山镇煤矿区。在空 间分布上表现为既广泛又相对集中。广泛性体现在除 城区外乡乡都有灾害点分布,而又相对集中较密集分布 于本区东部。据统计资料,已造成危害和威胁较严重的 灾害44处,约占总数的81.5 ,均集中分布在东部的 断裂带、河谷地带及采煤区。 4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 地质灾害的形成主要受控于自然地理因素、地质环 境因素和不合理的人类经济活动等因素。 4.1 自然地理因素 (1)地形对滑坡的影响:地形坡度以及斜坡形态是 滑坡产生的重要因素,分布于缓坡的占42 9/6;分布于陡 坡段的占57%。由此可见,地形坡度是滑坡产生的主 要因素。坡陡易产生滑坡,且运动形式为速滑,缓坡上 的运动以蠕动为主。 凹形坡是区内滑坡产生的主要坡形,其上陡下缓有 利地表水和降雨的汇集人渗。软化岩体结构面、土层面 及土岩结构面。增大滑体重量,静水压力增高,降低岩 土体抗剪强度,加剧了斜坡的失控。 (2)降雨对滑坡的影响:区内滑坡大多发生在每年 的5~10月份,占总数的86.2 ,由此说明降雨与滑坡 有直接关系。而且滑坡的位移量与降雨量的关系也十 分密切。滑坡的位移量大小与相应时段内降雨量的多 少有明显的对应关系,但滑动量峰值往往是滞后于降雨 量的峰值,滞后的时间长短则与降雨强度、地形、植被及 滑坡的特征有关。 降雨对滑坡的实质影响在于;降雨达一定程度后, 降雨就会沿滑坡裂缝和滑体孔隙渗入地下,转为地下 水,在此过程中,软化滑面,降低摩擦力,增加滑体自重, 提高下滑力。如果降雨使地下潜水面上升至滑动面 后,形成强烈的地表径流,从而把上述饱和松散物逐渐 带人到沟底汇集,在水动力作用下,从上游向下游运动, 形成泥石流。降雨时间越长,雨强度越大,泥石流运动 速度越快,危害越大。 (4)降雨对地面塌陷的影响:区内地面塌陷以采空 冒顶型塌陷为主。多为采空回填支护不当、地下水位下 降、放炮震动所致。降雨也是一个主要原因,降雨对地 面塌陷产生的影响在于:降雨到一定程度后,就会沿地 面裂缝、岩土体孔隙渗入地下。在此过程中,增加了塌 陷体的自重,降低了岩土体的强度,当地表水、降水下渗 至采空区顶板时,顶板遭到了软化,强度降低。就会出 现冒顶坍落,以至于产生塌陷。 4.2地质环境因素 区内的地质灾害点类型及分布明显的受地质构造、 地层岩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征影响。 (1)地质构造影响:区内受小江断裂、曲靖断裂、弥 勒一师宗断裂控制,近而形成北东向、北北东向为主、北 西向为辅的一系列断裂及皱褶。地质构造的发育对地 质灾害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区内与地质构造有直接 关系的灾点有两个,分别为沿江乡孙家大沟泥石流、珠 街乡青龙白岩滑坡。其它地质灾害点均与地质构造有 着间接关系。 (2)地层岩性影响:区内滑坡分布于土体岩组中的 有23个,占88.5 。有29个地面塌陷其中27个为采 空塌陷,主要分布于碎屑岩组中,岩性为厚层状砂岩、粉 砂岩夹煤地层,主要为人类活动所致。从而说明土体岩 组是容易产生滑坡的主要工程地质岩组。 (3)水文地质构造影响:上部为粘性土体,下部为基 岩组成的二元组合结构,或者由于上下部之间存在一层 基岩风化壳,上部透水性好,下部透水性差,地下水运动 速度慢,滞留时间长,造成上层滞水和潜水沿此富集,形 成易滑面,当易滑面一旦前后贯通,滑动面上的岩体便 由高处向低处运移,形成滑坡。此类水文地质构造的影 响产生滑坡,是区内主要形成类型。 2011年第儿期 西部探矿工程 123 斜坡由基岩组成,上部为砂岩、粉砂岩等透水层,下 部为泥岩石、页岩、粉砂质泥岩等隔水层。当地表水、降 雨下渗至隔水层时,转化为沿隔水层顶板径流并软化隔 水层,形成滑动面;或者在基岩岩体结构面间有充填次 生泥质物呈带状分布,地表水和降雨下渗到结构面时, 沿结构面径流并软化结构面,从而形成滑坡。 4.3人类工程活动影响因素 松动堆积,前缘土质松软有泉水侵蚀,滑体西边尚居住 3O户120人。现稳定性较差,该点虽是岩质滑坡,但陡 坎下松动堆积物体积较大,控滑结构面为松动堆积物与 基岩风化残积物的接触面。若遇地震加强降雨,可能引 发再次滑动。危险性大。 (3)越州新田偏坡滑坡。1996年开始出现滑动,滑 体面积2000000m 。中后缘部分房屋墙体、地面开裂, 裂宽0.1~15cm,房屋倾斜5。~6。,滑体上有57户居 区内地质灾害的形成及活动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 活动密切相关。形成原因主要有植被破坏、坡脚开挖、 掘石采矿、爆破振动、矿坑排水、地下水抽取、水渠及灌 溉水渗漏等。珠街文家洼采石场大山口子崩塌的产生, 就是由于采石过程中不分台阶开采,削坡太陡、放炮震 动而引发的;东山所有的地面塌陷,均是由于采煤活动 中,对采空区处理不当,地下矿井抽排水使地下水位下 降而引发的。 植被可起到保持水土稳定斜坡的作用,一旦遭到破 坏,必然引发水土流失,进而形成滑坡,为泥石流的形成 提供松散固体物质;坡脚开挖使斜坡脚处于临空状态, 采石掘矿使地下掏空,使地质平衡受到破坏,进而引发 滑坡和地面塌陷;爆破振动使处于极限平衡状态的斜坡 应力突然改变,引发滑坡,形成不稳定斜坡。矿坑排水 是地下水位下降,使地质环境平衡受到破坏,引起地面 塌陷或滑坡。水渠及灌溉水渗漏使斜坡自重增加,土体 软化、膨胀使斜坡失衡,引发滑坡。 5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性评价 麒麟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于全区的8个乡镇及 街道办事处,有滑坡、地面塌陷、崩塌、泥石流、地裂缝等 5种灾害类型。全区地质灾害隐患点主要分布在麒麟 区的东部、北部及西北部,现对危险性较大的地质灾害 隐患点描述评价如下。 (1)西山王家高头滑坡。王家高头位于一斜坡上, 斜坡上陡下缓,总体坡度在15。 ̄'-45。间。滑坡后缘在村 后,后缘裂缝形成的陡坎高40 ̄150cm,距房屋20m,后 缘裂缝长160m。滑体面积4000m2,体积约4000m。。 滑向为110。,为土质滑坡,滑体物质为粘土、粉砂质粘 土,滑床基岩为泥盆系下统翠峰山组粉砂岩、泥岩互层, 产状330。 28。,控滑结构面为土、岩接触面。滑体上有 120人居住,近后缘处部分房屋开裂,裂宽1~lOcm,滑 坡规模为小型,现稳定性较差,若遇长时间降雨,滑体自 重增加,滑面软化,易产生速滑,危险性大。 (2)珠街乡青龙白石岩滑坡。1998年6月开始滑 动,曾搬迁5O余户人家,滑体面积30000m。、体积 2000000m。。后缘形成的陡坎高10 ̄15m,陡坎下岩石 民,现今稳定性差,滑体基岩为风化膨胀岩土,遇强降雨 基岩乳化易产生蠕滑,危险性大。 (4)越州新田大坡滑坡。1997年开始出现地面裂 缝,墙体倾斜,至今每年都有活动迹象,滑坡前沿水渠西 坝3~5年向东移动约lm左右,现稳定性差,若遇强降 雨,滑体可能产生蠕滑,滑体上有171人居住,危险性 大。 (5)东山撒基格下以色滑坡。1987年开始滑动,面 积约75000m2,已搬迁4O多户,后缘曾有一走向65。的 裂缝,缝宽20cm(已填埋),前缘在河流的侵蚀冲刷下, 现稳定性差。后缘上方还居住120户人家,若遇连续暴 雨,滑体会再次滑动,危险性大。 (6)东山撒基格息碑村滑坡。1987年首次滑动,近 年在老滑体中前缘部分又产生新滑移。滑体面积约 90000m ,现老滑体中前沿见一走向45。的地面裂缝,缝 宽40cm、长200m,现稳定性差。滑体上居住140多户, 危险性大。 (7)东山独木禾草必村塌陷。塌陷面积60000m 。 1999年开始村内部分房屋出现裂缝,2003 ̄--2005年加 剧,裂缝宽0.1~1.5cm,村内有600人居住,村子下为 禾草必煤矿的采空区,现稳定性差,随着回采加剧,矿井 抽排水、地下水位下降,裂缝可能越来越多,危险性大。 (8)东山高家村业母得地面塌陷,面积120000m2。 1998年开始,村内部分房屋墙体倾斜、开裂,裂宽0.5~ 5cm,村内地下水位下降,水井干枯。村内居住968人, 现稳定性差,随着采空区不断加大,开裂房屋会增多,危 险性大。 (9)东山高家村示范小学塌陷。自2006年以来校 内墙体、地面开始开裂,裂宽0.1~8cm,同时曾出现 lm2左右的坑陷、坑深1.5m,校内有师生946人,现稳 定性差,危险性大。 (1o)东山恩洪煤炭坡村、李家坟村地裂缝。1988 年开始从煤炭坡村到李家坟村沿350。方向出现一裂 缝,长约1.5km,村中沿350。方向宽20m范围内所有房 (下转第127页) 2011年第11期 西部探矿工程 的目的。 参考文献: 127 学的分析,认为向前存在矿体的可能性较大,于是大胆 掘进,最后发现了厚大矿体,规模相当可观(见图5)。 [1]范永香,曾键年,刘伟.论成矿预测的理论体系[J].湖北地 矿,2004,18(1):4. [2]Watkins J.Science and scepticism[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4:1-387. [3]吴剑.国内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理论简介I-J].资源环境与 工程,2008,22(6):577. [4]高延光.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中方法技术战略思考[J]. 图5后期斜交断层的破坏作用示意图 中国矿业,2006,15(10):16-17. [5]曾祥峰.浅谈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问题[J].矿业工程, 3结语 2010,8(5):2-3.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矿的保有储量在逐年增加, 而且深部预测研究取得实质进展,这些成果的取得与我 矿重视科学技术的运用分不开。成矿预测不仅体现在 [6]吕志成,戴自希,蔺志永,等.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勘查 相关成矿理论与技术方法I-J].资源・产业,2005,7(3):81. [7]李惠,岑况,沈镛立.危机矿山深部及其外围盲矿预测的化 探新方法及其最佳组合EJ-I.地质与勘探,2006,42(4):64. [8]陈广浩,苏勇,张湘炳.成矿构造研究法在危机矿山找矿中 “探边摸底”的新矿体发现,也体现在日常的生产掘进 中。要不断接收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并将其运用于 矿山的勘探开发过程中,达到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增加 社会财富,支援国家建设,增加职工收入,稳定就业市场 的几个应用实例[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5,29(1):63— 64. (上接第123页) 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墙体、地面开裂,裂宽3~8cm,现 今仍在活动,稳定性较差,裂缝周围有87户农户,危险 性大。 6地质灾害防治建议 加强人类经济活动的管理,矿山开采必须有开采设计、 恢复治理方案、综合治理矿山地质环境。 7结语 地质灾害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制约。只要各级部门 本着以人为本,以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精 神,加强对地质灾害的宣传工作,完善地质灾害监测网 与预警系统,切实建立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制度,贯彻执 行相关法规、建立稳定的资金投人保障机制,重视生态 环境建设,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科学研究,提高地质灾害 防治的科学技术水平,地质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程度就会 大大降低。 参考文献: (1)地质灾害的发生既受自然因素制约,又受人类 活动影响。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要认真贯彻执行《地 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规,通过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制 订和实施,坚持防治结合、预防为本的原则,改善区内地 质环境质量。 (2)据现有人力、财力还达不到对全区所有灾点进 行全面勘查治理的现实。但全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要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排定防治顺序,对那些危险性 大、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易产生较大经济损失的灾 点要及时治理。 (3)按照不同的地质灾害类型,分析其诱发灾害的 主要原因,抓住主要问题及时防治。对于滑坡主要是及 时制止灾害的动力破坏作用;对于地面塌陷应立即限制 地下水抽排,对由煤矿采空区诱发的采空塌陷则应停止 开采。 (4)对由人类经济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如挖砂采 石引起的崩塌、滑坡,煤矿采空区引起的地面塌陷等要 [1]1:2O万曲靖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R].云南地质局区域 地质调查队,1978。 [2]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1:2O万曲靖幅[R].云南省地质 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1978. [3]云南省曲靖盆地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普查报告1:5万 JR].云南省地质矿产局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1987. [4]环境地质图说明书1:5万沾益幅、曲靖幅[R].云南省地 质矿产局,198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