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赴通辽经开区等地考察报告

来源:好兔宠物网
赴通辽经开区等地考察报告

为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关于加强开发区建设管理的工作部署,学习借鉴周边发展较快城市开发区的先进经验,解放思想,开阔思路,加快推进二次创业。近一个时期,白城经开区组成了以党工委书记刘俊道、管委会主任高少迁为组长,其他领导和相关部门参加的学习考察组,先后对通辽经开区、锦州经开区、松原经开区、辽源经开区、霍林河等地进行了考察学习,收获很大。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印象

1、发展速度快。考察过程中,给考察组印象最深的是几个开发区建区时基础条件与我们差不多,但近三、四年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迅猛,日新月异,使考察组的同志眼界为之大开,思想深受触动。2008年,通辽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1.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7亿元,财政收入完成7.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亿元;锦州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5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2亿元;松原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6亿元,工业增加值49亿元,财政收入完成5.2亿元;辽源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2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7亿元,财政收入完成1.3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02亿元。已经远远超过白城经开区发展。

2、发展后劲足。一是大项目多。几个开发区快速发展的一

1

个显著特点就是具有支撑、拉动作用的大企业多,大项目多。通辽经开区有投资100亿元的金煤化工项目,5亿美元的鹅产业化项目,23亿元的线路板项目,8亿元的晶牛通辽高科工业园项目,6.8亿的辣椒制品项目,4亿元的多晶硅项目,2.87亿元的汽配物流园,1.7亿元的煤炭批发市场,1.19亿元的集装箱内陆港和年产值可实现11亿元的蒙牛乳业科尔沁公司;锦州经开区有亚洲最大冰糖全国最大原糖生产基地,有占地1500亩的光伏产业园,有华润电厂、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在顺利推进;松原经开区有赛力斯达玉米深加工、鲁花油脂化工厂;辽源经开区有投资14亿元的袜业工业园、佳利铝合金、博大制药、利源铝业等;霍林郭勒有上市公司内蒙古霍林河露天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有投资30亿元的新金源多晶硅项目和已投产装机180万千瓦电力项目,43万吨电解铝项目和南澳能源、广源热能等7个煤化工项目。二是产业链长。通过产业链谋划项目不仅可以实现产业集群、相互配套、促进发展的效果,而且也能够培育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目前,通辽经开区针对金煤化工主要产品乙二醇积极谋划下游产业的开发。随着通辽煤炭批发市场年交易量1500万吨目标的实现,准备实施“第二煤矿”煤炭的粗深加工。以蒙鹅鹅业为龙头的鹅产业以及蒙牛乳业为龙头的奶牛产业正在逐步完善;锦州经开区以锦州港为依托精心谋划并实施了仓储、加工系列项目;辽源经开区以锂动力电池生产为依托,谋划了锂电池材料生产、锂电池

2

隔模纸生产以及锂电池动力汽车的装配运营等四个延伸产业链项目;松原经开区围绕赛力斯达玉米深加工项目,谋划了玉米脐油加工、蛋白饲料等项目。霍林郭勒按照蒙东能源公司“煤电化铝路港绿色价值倍增6战略”,已经进入了用煤发电、用电炼铝、以铝带电、以电促煤,以煤化工带动产品结构调整,以铁路为保障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2008年硅及硅加工产业链条成功破题,总投资30亿元的新金源多晶硅项目正在建设。三是区域空间大。几个开发区在发展过程中,都针对制约发展的土地瓶颈问题,适时进行了2次到3次的区域规划调整,面积分别由成立之初的几平方公里调整到几十甚至几百平方公里,极大拓展了发展空间,为今后的大发展、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发展氛围好。首先是当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开发区的发展(当地一般只有一个市经开区),把开发区作为市本级经济发展命脉,封闭式管理,开放式运行,无论是在政策上、人力上还是财力上都给与最大支持。2008年通辽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实现又好又快跨越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将通辽开发区打造成为全市改革开放的前沿、新型工业化基地和经济发展重要的增长极、全市现代化新城区的产业支撑、城乡一体化的示范区”。其它几个开发区也都按照构筑新城区的定位加快了发展步伐。在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无论是开发区机关干部职工还是企业老板员工,都精神饱满、人心思上、干劲十

3

足,想的最多的是发展,说的做多的是发展,到处体现出强烈的发展意识,充满了浓郁的发展氛围。

二、几点体会

1、思想解放,敢于打破常规。考察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些地方人的思想都非常解放,尤其是在谋划发展上,他们善于利用国家政策,敢于打政策擦边球,能够跳出条条框框的束缚,抢抓机遇,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在土地规划上,锦州经开区紧紧抓住辽宁省“五点一线”战略机遇,围海造地,将行政区划扩大到158公里(成立时起步区只有0.5平方公里);通辽通过市政府将部分相邻行政区域授权开发区管理的方式,使规划面积从10平方公里调整到33平方公里,辖区面积达到420平方公里。松原经开区、辽源经开区也将辖区调整到118平方公里和27平方公里。在管理体制机制上,几个开发区都能够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按照行政区管理模式运行。通辽经开区享有县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拥有人事任免(编制内科级及科级以下干部)、建设管理、社会事务和公共服务事务管理、国土资源管理等项权利。同时,还拥有各直属分局的人事管理权(国家有明确规定除外),变通处理税务、公安、审计等相关部门的人事管理权。在人才和融资问题上,几个开发区都成立了投融资公司和开发公司。通过投融资公司广泛向社会集资扩股的形式,集聚资金,同金融单位合作,共同搭建融资平台,使企业和项目融资难的问题得到有效破解。通过成立的开发公司广泛招聘

4

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开发区各条经济战线,使机关人才短缺和社会人才大量闲臵的矛盾有效缓解。在发展方向上,都是按照建设新城区的方向发展。锦州经开区正在致力将滨海新区打造成第二个锦州,使锦州由近海城市成为新兴的滨海城市,锦州市委、人大明年准备迁入开发区;通辽经开区负责在建新区(通辽和白城一样,只有一个科尔沁区,新区为新建城区)的规范管理和配套服务,随着新区的不断壮大,最终发展成为“一市两区”城市格局;松原经开区按照建设新城区的思路加快了开发建设步伐。各地通过扩大开发区发展空间,放大开发区经济总量,壮大开发区整体实力,提升开发区综合竞争力,并使之成为经济新的增长源。

2、站位高远,善于从区域经济全局谋划发展。考察中,感触最深的是,几个市和开发区能够高点站位,从三省一区的区域经济全局谋求发展,瞄准的都是区域目标,掌握的都是区域信息,借助的都是区域优势。在通辽,听到最多的是,通辽在吉林能排第几位,在黑龙江能排第几位,在辽宁能排第几位,同这些城市相比还有哪些优势和不足,通过努力哪些城市能够赶超。在锦州,看到的是他们对“三西一东”(辽西、吉西、黑西、蒙东)甚至包括蒙古国东部的战略规划,和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定位和想法。几个地方的发展思路和发展实践证明,一个地区如果实现经济快速崛起,必须对所在经济区域有充分认识,并综合分析自身差距不足和有利条件,明确发展定位,最

5

大限度挖掘发展潜力,加快形成后发优势,主动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而实现借势发展,跨越发展。

3、抓大放小,勇于引进大企业集团。综合几个开发区近几年迅速发展壮大历程,不难发现,这些开发区都善于谋划大项目,勇于引进大项目,大招商,招大商,强调招商选资,最大限度提高每一块土地产出效益。在项目引进上,都有锲而不舍的韧劲和毅力。通辽投资100亿元、占地4平方公里的金煤化工项目,从实验室开始到小试、中试,一直到成功引进用了5年;通辽集装箱内陆港引进用了4年;松原赛力斯达玉米深加工项目用了10年。霍煤集团放弃控股权与中电投战略重组,从而走上了“煤电化铝路港”良性发展道路。辽源铝合金项目在原材料市场都没有优势的情况下,坚持有针对性招商,最终成功引进新加坡投资者。通辽河西建材城按照“买全国卖全国”的大物流理念,2008年木材交易量达60万立方米,其中市场90%木材经营业户来自福建和黑龙江(本地仅3户)。用通辽经开区负责人的一句话来说,我们每年都要弄两个拳头项目,全力培育年产值百亿元以上的企业,积极打造航母产业,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超常规跨越发展。

三、几点建议

1、整合开发区资源,提升城市经济实力

目前,市直有4个开发区(园区),其中3个与市区相连,共享相同的区位条件、区域资源和政策环境,这在我省和周边

6

其它地区是不多见的。就目前建设发展情况看,除工业园区已确立在集中发展工业经济的定位,其它几个开发区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功能区定位尚不明确,如经开区与民营开发区相连,在发展服务业方面有同一性。同一区域多个开发区共存,且有的尚未形成特色产业,由于布局分散,使有限的要素资源得不到合理的配臵和利用,不能实现优势互补,造成各开发区整体经济实力都不强,缺乏统一对外的竞争力,经济发展都不快。建议结合我市“四大基地”规划建设,抓住铁路客货分流等调整城市产业布局有利时机,重新调整完善城市规划,整合开发区资源,确定开发区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区划,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形成拳头优势和互补优势,提升开发区经济实力和竞争实力。

2、依托区域性资源,谋划立市大项目

要把我市臵于蒙东北、吉西北和黑西北区域经济大环境中来谋划发展,充分发挥我市在区域中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区域性优势资源,围绕“四大基地”建设,规划实施具有支撑作用的大项目。

一是建设火电和煤化工基地。目前,随着白城电厂新建工程的快速启动以及“两山”铁路工程、锡霍乌铁路建设工程、“引嫩入白”供水工程等配套工程的相继实施,我市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在白城建设大型火电基地的同时,积极争取将白城列入到蒙东地区煤化工基地区域,同中

7

电投等大公司加强合作,共同发展白城煤化工产业。白城发展煤化工应优先考虑技术成熟的煤制化肥产业,借助蒙古国东方省、蒙东北的煤炭优势和蒙东煤化工政策、白城增产百亿斤粮食工程和振兴东北农业的政策,建设年产45万吨合成氨、80万吨尿素煤化工项目。

二是加快推进白城石化产业发展。国家已颁布《石化产业振兴规划》,加大石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同时,大庆油田在“两山”铁路中部投资收购储量2亿吨左右的油田,“两山”铁路建成后,大庆油田将通过铁路进行运输,而白城是“两山铁路”入境第一枢纽城市,也是石油资源相对丰富地区。对此,要充分认清白城石化发展面临的机遇, 科学谋划石化产业发展,主动与大庆等发达地区加强合作,争取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支持,争上项目, 抢抓投资。

三是做大做强汽配产业。紧紧抓住国家《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吉林省汽车产业跃升计划》有利时机,围绕2012年汽车整车产能达到200万辆的目标,扶持派克、金事达等重点企业迅速做大做强。同时,借助国家《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机装备产业发展的意见》等相关政策和我省实施增产百亿斤商品粮工程以及全程农业机械化示范区项目的机遇,积极引进大型农机制造企业。

四是加快培育白城风电设备制造业。风电是国家重点发展

8

的可再生能源。内蒙古东部、吉林西部是国家提出建设3个“风电三峡”之一,吉林省也提出了把吉林西部打造成全国最大的风电基地和全省风电装备制造基地。按照国家发改委风电设备国产化率要达到70%以上要求,针对风机塔筒、叶片、机组等设备不宜长途运输的实际,大力引进风电制造企业,努力形成风机、叶片、塔筒、总装及其它相关零部件于一体的完整的风电设备制造业产业发展链条,把白城建设成为全省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

五是全力打造白城区域商品集散地。当前,随着东北亚物流大通道的加快推进和交通路网的不断完善,白城作为中心城市地位正在形成,2小时经济圈内粮食、煤炭、石油等丰富的货源为白城打造区域经济商品集散地提供了基础条件。借鉴周边交通枢纽城市的成功经验,为了更好的发挥白城区位和交通枢纽优势,尽快打造区域商品集散地,必须积极发展大物流。以白城经济开发区为依托建设大物流园,重点推进白城内陆港物流中心项目、白城欧亚购物广场在建项目、保胜农产品批发市场扩建项目、建材城项目的建设、煤炭市场项目。同时,结合东北亚物流大通道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还可重点规划几个专项物流项目。

六是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白城农业具有比较优势,但农产品加工业总量小、水平低、精加工度不高、产业链条短。当前,国家和省对农产品加工业分别制定了系列扶持政策,我

9

们要紧紧抓住有利时机,用好、用足各项扶持政策,充分发挥粮食主产区的资源优势,坚持名牌战略,在绿色上下功夫,培育名牌,借用名牌,切实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在做大做强骨干企业的同时,面向郑州等食品加工业发达地区,大力引进食品加工龙头企业。

3、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开发区内在活力

开发区的生命力基于效率和服务,管理体制和机制一旦不能领先于时代,就会拖发展的后腿。在管理体制和机制上我们已经进行了一些大胆尝试,但与外地先进开发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借鉴外地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希望市委、市政府能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加大吉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开发区发展建设的意见》实施力度,结合开发区实际,重点下放规划等相关权限,不断激发开发区内在活力,促进开发区快速发展。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