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防爆复习资料总结
熔解→可燃液体→可燃蒸气→氧化分解 升温→热表面→氧化分解 空气 热分解→可燃气体→氧化分解 自行着火→燃烧→光和热 化学性爆炸特征和意义:①反应过程放热,是反应能否成为爆炸反应的基础条件也是爆炸过程能量来源②反应速度快并自动传播,具有巨大的功率和强烈的破坏作用,主要特征③反应必须形成气体产物,气体高温高压,作为工质,瞬间膨胀对附近物体等造成破坏,必要条件 耐火极限: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构件、配件或结构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稳定性、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称为耐火极限,失去稳定性指建筑构件失去了支撑能力和抗变形能力,主要针对称重构件来说,失去完整性指出现穿透性孔隙或裂缝,不在具有阻止火焰和高温烟气穿过的能力,针对分隔构件而言,失去隔热性指分隔构件失去隔绝过量的热传导能力,此能力的丧失会导致构件另一侧区域受到高温影响 防火分区等定义和作用:在建筑内部采用防火墙及其他防火分隔设施分隔而成,在一定时间内放置火灾向同意建筑的其与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在发生火灾时能有效控制火势,减少损失,同时可以为人员安全疏散、效仿扑救提供有利条件
安全疏散设计的目的:发生火灾时,为避免建筑内部人员因火烧、烟气中毒及建筑构件倒塌破坏而造成伤害,为了给消防指战员迅速扑救火灾及抢救遇险人员提供方便条件
安全疏散设计原则:疏散线路要简洁明了,便于寻找、辨别,疏散路线要做到步步安全,符合人们习惯要求,尽量不使疏散路线和扑救路线交叉,不要布置成s或U形,最好有两个或以上疏散方向,合理布置安全设施
水灭火剂的适用范围:忌水性物质如轻金属等,不溶于水的且相对密度比水小的易燃液体,带电设备火灾,大量浓硫酸场所,高温设备,精密仪器这些不能用水灭火剂
燃烧: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放热反应,让伴有火焰和发光和发烟现象。 特征:发光,放热,生成新物质 条件:可燃物,氧化剂,点火源
链式理论阶段:链引发阶段,发展,终止,分为支链和直链反应
燃烧形式:气相燃烧,固相燃烧。气相按可燃物聚集状态分扩散燃烧,混合(动力),蒸发,分解
诱导期:当可燃物处于诱导期时,温度急剧升高,产生大量烟气,容易被察觉,一些固体可燃物的诱导期较长,课利用诱导期温度升高,产生烟气的信息,启动防火灭火装置,制止活在的发生
影响燃烧速度因素:气体结构组成、浓度、惰性气体浓度、起始温度、管径
爆炸分类:能量分物理、化学、核,反应相分气相、液相、固相,速度分爆燃、爆炸、爆轰 爆炸极限:当可燃气体、蒸气、分成与空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遇到火源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
爆炸极限影响因素:温度→初始温度越高活化分子增加,动能增加具有更大冲击能,使原来不能使火焰蔓延的变成可蔓延的浓度,所以范围变宽,下限低上限高,危险性越大。压力→越大分子浓度大,反应速度变快,放热多,分子热导性好,热损失少,所以爆炸极限变大。惰性介质→加入惰性气体使可燃气体分子和氧分子隔离,当氧分子冲击惰性气体时,活化分子失去活化能,反应键中断,所以爆炸极限变小。容器→范围局限,火焰不能传播,所以变小。点火源→变大
计算:(1)单一气体
写方程式计算N的个数 L下=100/4.76(N-1)+1,L上=4X100/4.76N+4 (2)多种混合
Lm=100/各体积除各极限和
影响粉尘爆炸因素:化学结构和组成、粒度及粒度分布、颗粒形状和表面状态、水分
影响爆炸危险性的参数:爆炸极限、爆炸危险度、自然点、扩散性、压缩性、化学活泼性等 可燃液体分类:(建筑)甲:闪点<28℃,乙:28℃≤闪点<60℃,丙:闪电≥60℃ (危险性):Ⅰ闪点<-18,Ⅱ-18≤闪点小雨23,Ⅲ23≤闪点<61
沸溢和喷溅条件:油品具有形成热波的条件,油品含一定水,油品黏度大
自然物质:白磷,煤块,含有不饱和键的有机物,金属粉及金属硫化物,植物体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物质:活泼金属,金属碳化物,硼氢化物,金属磷化物,保险粉Na2S2O4 爆炸性物质:起爆药,猛炸药,发射药,烟火药
炸药的爆炸性能:敏感度,威力,猛度,安定性,殉爆 火灾: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分类:3/10/30,10/50/100,1000/5000/10000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
A:固体,木材B:液体或可熔固体,汽油,石蜡C:气体,天然气D:金属,钾,钠E:带电,物体带电燃烧F:烹饪器具,动植物油脂 防火防爆基本原则:防止限制可燃可爆系统形成,消除隔离点火源,阻止限制火灾蔓延扩展。 防止系统形成:采用火灾危险性低的物料,生产设备及系统密闭化,通风除尘,安全监测联锁,惰性气体保护
控制着火源:明火,摩擦撞击,高温表面,自然发热,电器设备,静电火花,雷电火花 阻火装置:安全液封、单向阀、阻火器,防止外部火焰窜入存有燃爆物料的系统、设备、管道内,或者阻止火焰蔓延。
泄压装置:安全阀、爆破片、防爆门、放空炮,系统内爆炸压力突然变大,通过这些释放压力,保护设备
指示装置:压力、水位、温度,使操作者能随时观察了解系统状态,以便及时控制和处理 耐火性能分类:不燃烧体,难燃烧体,燃烧体
提高耐火性能途径:增加耐火保护层,加强缝隙封堵,加大构件截面,采取合理耐火构造设计
耐火排序:墙→柱→梁→楼板→屋顶承重构件→疏散楼梯→吊顶
建筑物耐火选择因素:火灾危险性类别、建筑物耐火等级、层数和面积、政治影响、成本工艺、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等方面
防火门:甲乙丙,耐火极限1.2h/0.9/0.6 防火间距:放置着火建筑的辐射热在一定时间内引燃相邻建筑,且便于消防扑救的间隔距离 疏散楼梯:防烟楼梯防烟火作用、安全疏散程度最好,敞开楼梯最差
厂房防爆:泄压设施应采用轻质屋面板、轻质墙体和易于泄压的门、窗等,不采用普通玻璃 灭火方法:窒息灭火法、冷却灭火法、隔离灭火法、化学抑制灭火法
灭火剂要求:灭火效能高、方便、来源丰富、成本低、对人、物、环基本无害 泡沫灭火剂:可以扑救一般液体烃类火灾,水溶性液体火灾
二氧化碳灭火剂:不能救活泼金属,或者能跟二氧化碳反应的物质 七氟丙烷:C3F7H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