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阈下农业产业发展路径及保障体系研究
毛粉兰郭威威齐欣
(陇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甘肃
庆阳745000)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新时代国家重大决策部署。产业兴旺是
乡村振兴战略思想20字方针的首要方针。2017年以来,政商学三界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积极部署、充分实践、大量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本文在总结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应从优化农业产业内部结构、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内部重组、农业与相关产业交叉融合、技术渗透改进农业生产效率等方面实现农业产业兴旺的发展目标,探索基于土地制度改革和配套政策扶持的可持续性、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创新观念及人才队伍建设、分清市场调节与政府规制界限的产业兴旺保障体系。
[关键词]乡村振兴;产业兴旺;产业路径[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19)06-08-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全要素生产率,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实施质量兴农战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相略,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构建农业对外开比,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放新格局,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动农业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产业兴旺,实现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平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判断,揭示了制约我国发展的自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宏观指导思想定调以来,政府症结所在,明确了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根本着力点,为相关部门深入学习,扎实推进,积极部署,全面落实,进一新时代谋划发展、推动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审视现阶步丰富了产业兴旺的内涵。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提出,产段发展实际不难发现,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位。实现乡村振兴,必须紧紧围问题尤为突出。党中央、国务院自2004年开始,连续15绕产业兴旺,做大做强高效绿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年出台以“三农”为核心的中央一号文件,反复强调农业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乡村服务业及乡土特色产业,基础地位不能动摇,农村脱贫发展不容忽视,农民致富增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2017年以来,各地政府部门大收不遗余力。步入“十三五”期间,**旗帜鲜明地提出力支持商业投资主体部署乡村旅游观光、农业生态体验、了乡村振兴战略的20字方针,并将产业兴旺作为第一位的农产品科技展览等园区建设,积极培育特色化、个性化、品重大目标。
牌化、高端化的农业产业新业态,为振兴农村产业兴旺打1
文献综述
开了新局面。根据知网CNKI检索结果,学术界仅2017年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学术成果有3000余篇,是2016年以针对如何实现农村产业兴旺,政、商、学三界百花争前该主题研究成果总和的50倍。在这些研究成果中,李鸣,形成了一系列丰富的研究成果。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国祥、郭永田、孔祥智等文章引用率相对较高,绝大多数文平于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新发章都肯定了产业兴旺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政商学三界展理念,其中产业兴旺是首要方针。**在党的十九大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部署、丰富实践和大量研究,充分报告全文多处均有涉及,提出了“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肯定了新时代乡村振兴,尤其是产业兴旺的时代价值。
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综合政府产业兴旺的政策指导意见、界的实践经验和学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界的思想争鸣,可以从优化农业产业内部结构、农业产业链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延伸、农业内部重组、农业与相关产业交叉融合、技术渗透改三农工作队伍,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进农业生产效率等方面实现农业产业兴旺的发展目标。
农业农村现代化”等一系列推动农业发展的政策指导意见。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2产业兴旺的发展路径革为主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2.1
优化农业产业内部结构
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
我国自2004年以来实现粮食产量12连增的同时,也
基金项目:2018年度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JJ124)。
8XIANGCUNKEJI2019年2月(下)
存在部分农产品供不应求甚至严重依靠进口的局面。因题公园等一系列“农旅”融合的精品,投资了一批农耕博此,优化粮食内部生产结构,抑制供过于求的“玉米”生物馆、农耕文化园、民俗文化乡、乡土文化展和村寨文化产,刺激长期依赖进口、需求缺口逐年扩大的“大豆”生园等农业与文化融合的项目[2],建设了一批具有历史、地产,维持小麦、稻谷生产规模,扩大棉油等农业经济作物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旅游村镇和乡村旅游示范村,积极构及饲料种植面积,改变以谷物籽粒生产为主的现有主粮思了农业与健康养生的融合发展。农业与文化、旅游、健型耕地结构,发展籽粒与绿色营养体生产并重的粮草兼康养生的交叉融合,对拓展农业功能进行了有效尝试,打顾型结构,推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造了农业农村经济的新增长点。
调发展,是适合当前粮食国内市场需求现状的最大事2.5
技术渗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实。同时,从区域农业供需情况来看,西部各省瓜果、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提质增效离不开先进菜、生鲜供应对东中部各省依赖明显,东部沿海城市所需技术的支持。农业生产必须坚持高产、优质、健康品种的的各种农产品严重依赖于临近各粮食主产区,非粮食主率先研发,持续改进技术,不断减少化肥、农膜、农药等农产区对粮食主产区的依赖长期存在。
业基本生产资料对人体健康、环境污染的危害,推进现代2.2农业产业链延伸
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销售、管理和服务领域,延伸农业产业链是指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改进监测统计、分析预警、信级,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农产品低价难卖矛息发布等手段,健全覆盖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信息监盾,促进农民增收、加快脱贫攻坚的必然选择。长期以测预警体系[3]。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充分利用各来,以小农模式、小块经营、分散经营等为主的传统生产种网络工具及时沟通市场需求,避免农产品丰产滞销甚方式与发展壮大现代农业格格不入,必须围绕农业产业至烂到田间地头,不断完善配送和综合服务网络。
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全面覆盖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产品研发、生产经营、仓储物流、宣传销售、质量监督和售后服3产业兴旺的保障体系
务,着力培育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3.1
产业兴旺的前提:土地制度改革及配套政策扶
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产品特持的可持续性
色化、营销品牌化,改变农业产业链短、农产品附加值低、要克服传统小农户经济存在的经营分散、抵抗自然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不强的被动局面,实现季节性农灾害能力弱、适应市场能力差等典型问题,必须发展现代产品的错峰销售、均衡上市,提升农业产业链每一环节的农业,重视规模化经营。而要想实现规模化经营,农村土价值。
地流转市场的规范有序发展十分重要。规范有序的土地2.3农业内部重组
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在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农业内部重组可以通过作物套种和循环农业得以实业规模经营、实现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推动农业产业兴旺现。作物套种是在前季作物的生长后期,充分利用前季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推进土地流转作物株间距离,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农业种植必须尊市场规范有序,必须首先坚持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放开重自然规律和作物生长规律,充分利用有限空间,延长后农村土地的诸多制度约束,从制度上破解土地流转过程季作物的生长季节,因地制宜实施菜套苗、菜套豆、大套中的信息不对称、价格不透明、受益主体不具体、利益分小、高套矮、阴套阳、长套短、架套架、早套迟、深套浅和瓜配不合理和政府监督不到位等问题。同时,土地流转必套豆,以期提高复种指数和年总产量[1]。同时,充分利用须坚持以市场价格指导土地在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物种多样化和微生物科技技术,依托当地生态资源,搭建社、农业科技园、生态园和农业龙头企业等各种农业规模独立成熟的单一或多种复合农业模块经营模式,根植于经营主体之间自由交易[4]。另外,政府相关部门要不断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优化产业结构、节约农业资源、提高完善和落实用地、税收、财政、金融等各种扶持政策,引导产出效果以及打造新型多层次的循环农业生态系统,实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进入农产品精深加工、防冻防霜防现农林牧副渔多模块间良性循环。
旱涝洪防病虫害及节水灌溉等农业技术研发、农业产供2.4农业三产交叉融合
销一体化服务等相关领域。设立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切农业是“接二连三”的产业,不仅具有食物保障、原料实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本支持供给和就业增收三大传统功能,还有观光休闲、生态保护农业产业链的发展壮大。
和文化传承三大新功能。近年来,各地充分整合区域资3.2
产业兴旺的核心:完善利益分配机制
源优势,以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特色小城镇建设等为平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有利于调动农业产业链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打造了休闲农业示范区、农业观参与者的积极性,实现农业产业兴旺发达的可持续性。光旅游示范区、特色农业示范区、农业科技展馆和农业主
实践中,农户是农业产业链上产品价值的直接缔造者。
XIANGCUNKEJI2019年2月(下)9
XIANGCUN乡KEJI村科技如果农户提供的农产品质量与市场需求不一致,产业链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思维,通过产业融合探索既适合当地条的其他参与者将无法实现自身利益。所以,利益分配实际又能产生可观投资回报的农业产业类型,提高农民机制应将农户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此外,农业合作社种田的积极性和投资主动性,推动各类社会资金流向农是链接农户与市场的中间环节,担当了协调社内农产品村、投向农业。其次,加大重要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农业供给结构、规范农产品生产经营、沟通产供销三方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往往投资金额大、回收周期长,普通老百姓发现市场需求并协商议价、利益纠纷调解等一系列农产不具有承担像农业水利电网、乡村道路物流、现代信息网品保值增值服务。所以,利益分配绝不能忽略农民专业络、防冻防霜防旱涝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巨额资金投资能合作社的价值。同时,龙头企业是推动区域农业提质增力。这就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因地制宜建设一系列基础设效、带动农户发家致富、实现农产品增值销售的重要执行施,剔除农业生产的瓶颈限制和基础条件制约。再次,鼓者。没有龙头企业引领的农业产业链是不完整的。综合励并支持农业险种的开发研究。众所周知,农业极易受来看,完善的利益分配机制,应凸显农户、农业专业合作到自然灾害影响,每年因为旱涝、霜冻等天灾造成粮食绝社、龙头企业的重要性,重视其对农业产业链的贡献,探收的区域小到一村一镇,大到数省。政府在鼓励农业防索以商品合同为依据、以要素投入为纽带、尊重市场价格灾技术研发和投入的同时,应积极鼓励和支持保险部门规律的多元化利益分配体系,充分调动农业产业链上价丰富农业险种,将区域特色农产品纳入保险险种开发范值创造者、沟通者、提质增效者的积极性,形成企业与农畴。然后,不断提高市场信息搜集分析能力。我国农业户“投资互补,风险共担,收益共享,思想共鸣”的新机制,生产的小农户特征,使得农业生产者很少注意农业市场让农业产业链上的利益相关者分享农业提质增效和融合需求变化。这就要求政府搜集、整理、分析农产品市场需发展的收益[5]。
求,引导农户及时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避免出现农产品市3.3
产业兴旺的关键:劳动力回流农村及提高农业
场供给的结构性过剩和短缺现象。最后,创新激励农业生产使命感
发展的政策机制。政府部门应在坚持贯彻落实现有的农长期以来,农村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严重制约着业补偿政策基础上,积极探索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和农业发展。随着国家财政支农及税费制度改革对“三农”提高农民积极性的系列配套政策,通过政策引导培育农工作的政策倾斜照顾,农村缺资金、缺技术的局面有了很民对农业农村及土地的感情。
大改善[6]。但是,由于自然条件限制,我国西部大多数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增加农业投资的积极性依然不高。农参考文献
民是实现农业产业兴旺的第一执行者,如果其思想观念[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里固执不愿从事农业生产,农业兴旺的局面将始终无法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2016-01-04)[2019-01-11].http://打开。西部农村土地大面积闲置、撂荒,大量存在空心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1/04/content_10549.htm.
村、老弱病残村,使人们认识到农村不仅是富余劳动力外[2]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流,而是现在无劳动力可用。各地兴办的设施农业基地、的意见[EB/OL](.2018-01-02)[2019-01-10].http://field.10jqka.农业科技园、观光园等农业新业态[7],承包经营人员有相com.cn/20180918/c607195939.shtml.
当部分并不是长期以来“惜土如金”的农民,进一步佐证[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农了农村劳动力匮乏、农民从事农业意愿不强的情况。在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这种情况下,农业兴旺不仅是强化现代农业人才支撑、培[EB/OL].(2016-11-17)[2019-01-10].http://wuxizazhi.cnki.net/育新型职业农民、引导各类科研院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Search/GNZB201612011.html.
流向农业农村,更是要引导农业青壮年劳动力回归农村,[4]韩长赋.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位[EB/OL](.2017-牢记农业生产的使命,不忘种粮种菜的初衷。
12-10)[2019-01-10].http://www.ailab.cn/html/277800.html.
3.4产业兴旺的根本:市场调节与政府规制的界限[5]李国祥.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的若干重大关系[J].中州学刊,2018(1):36.
分清政府与市场的界限,是实现产业兴旺的根本。[6]郭永田.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J].农村工作通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应扮演好宏观指导与监督规范讯,2018(1):34.
的角色[8]
。首先,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业领域。长期以
[7]姜长云.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和着力来,传统农业投资回报低,出现大量农村人口宁愿外出打点[J].中州学刊,2016(5):43-49.
工而都不愿守在黄土地上种田守家,造成社会资金投资[8]孔祥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J].农村金融研农业积极性很差。政府应根据当地农业发展实际,积极究,2018(2):10-11.
分析区域农业投资回报长期低迷的原因,拓宽传统农业
10XIANGCUNKEJI2019年2月(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owto1234.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62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