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移动平均全月平均计价方式下如何根据入库调整单调整出库成本

来源:好兔宠物网
移动平均全月平均计价方式下如何根据入库调整单调整出

库成本

问题:

存货核算参数中设置入库调整单同时调整出库成本,系统如何计算应该调多少出库成本?能否结合数据说明一下。3月份存货煤没有出库,但是有两笔运费发票分摊产生的入库调整单,系统成本计算时产生了两张出库调整单,联查单据时来源单据是2月份的材料出库单,金额和产生来源是如何计算的?

分析:

存货核算参数“IA0037是否根据入库调整单调整出库成本”是入库调整出库成本的总开关,当此参数为是时,才会有后面将要讨论的内容。如果此参数为否,则入库调整不会调整出库。

入库调整单调整出库的意思是这样的:入库调整单调整的是入库单的成本,加入这个入库单已经被正常流转出库了(卖出或者其他方式的出库),则入库调整单调整了原始入库单的入库成本,同时也要求生成出库调整单,把出库的成本也调节出来。那数据说话就是:一个存货A,入库金额为100,全部正常出库了,出库金额也是按照100出库的。这时,如果有一张入库调整单,金额为10,调整了A的入库成本,则要求生成一张出库调整单,金额为10。因为A存货已经全部出库了。

NC系统中,存货的计价方式根据是否有出入库对应关系,可以分为两类:有出入库对应关系的和没有出入库对应关系的。可以想到先进先出、后进显出、个别计价都属于有出入库对应关系的计价方式,这些计价方式下,由于有比较明确的出入库对应关系,则调整出库的时候比较好判断应该出库调整多少;另外一些计价方式,比如移动平均、全月平均等,没有出入库对应关系,这样的计价方式下,应该生成多少金额的出库调整单呢?

由于没有明确的出入库对应关系,所以目前系统拿暂估入库时的数量与生成入库调整单时的结存数量做比较,以此为依据,来判断暂估的数量是否已经被出库了。具体的算法为:

当入库调整单所调整的数量小于当前结存数量时,不生成出库调整单。 当入库调整单所调整的数量大于当前结存数量时,生成出库调整单。

生成的出库调整单金额=入库调整单金额/入库调整单调整的数量*(入库调整单调整的数量-当前结存数量) 出库调整单所来源的出库单是最后一张出库单据。取最后一笔出库单据时不会考虑是否是当前会计期间的单据(即当月没有出库单据,就在上月查找)。

例子: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数据例子来说明一下没有出入库对应关系的计价方式下,上述算法是如何进行的。

存货明细账截图:

注意到两张出库调整单IA110408000121、IA110408000123都是上面都有一张入库调整单(I9开头的单据)。这两张出库调整单的生成原理是相同的,下面仅拿IA110408000121为例来,来说明出库调整的金额2177.02是怎么来的。

首先,可以确定IA110408000121这张出库调整单,是由它之前的入库调整单I9110330000183引发生成的。需要查询一下入库调整单I9110330000183调整的到底是哪张单据。

找到入库调整单I9110330000183,联查上游单据,发现上游单据有两张入库单。打开结算单,通过金额,可以找到入库调整单对应的具体是哪张入库单。

通过联查已经可以确定,入库单号为CR1102250356。则在这张入库单上做联查,发现下游暂估的存货核算入库单号为I2110225001017。这样就找到了存货核算系统的原始入库

单,也就是入库调整单要调整的单据。

发现这张入库单I2110225001017是2月份的单据。

下面,回忆一下算法:

1、判断原始入库单的数量与生成入库调整单时的结存数量,谁大谁小。如果结存数量大,则不生成出库调整单;如果结存数量小,则生成调整单。

2、生成的出库调整单金额=入库调整单金额/入库调整单调整的数量*(入库调整单调整的数量-当前结存数量)

现在需要的信息已经都有了,原始入库单数量10430.68,生成入库调整单时的结存数量9981.81。显然结存数量小,则认为原始的数量10430.68已经有一部分被出库单出掉了。出掉的部分为10430.68-9981.81=448.87,这部分数量即是需要做出库调整的数量。

下一步,计算出库调整的金额:

出库调整金额=50567.81/10430.68*(10430.68-9981.81)≈2177.02(系统将第一步除法的结果先进行了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然后再进行后续运算,最终结果再保留两位小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