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好兔宠物网
“ 微课程"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吴春霞 (常J,I1外国语学校 浙江 常州 213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际间交流的不断深入,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愈加凸显。以往,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在开展英语教学的过 程中比较重视学生的读写能力,从而忽视了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以至于使得学生难以利用英语进行交流。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英 语教学的目标和内容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现 代教育的需要。因此,必须要引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微课程”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比较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将其应用 于英语教学中将大大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本文以初中英语教学为例,介绍“微课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微课程;初中;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微课程”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以短视频 的方式讲解教学内容。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引进“微课 程”,可以改变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和 质量。但由于“微课程”出现的时间比较短,在具体应用的过程 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些教师还无法掌握“微课程”教学的方法。 因此,进行有关“微课程”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研究十 分必要。本文将从介绍“微课程”及其特点人手,重点分析“微 课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策略,希望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工作能有所帮助。 l微课程及其特点 1.1微课程 “微课程”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视频教学的方式对教学过程中的 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进行介绍。采用“微课程”的教学方式,一 方面可以将所有的教学资源整合在一起,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 另一方面也比较符合学生学习的特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接 受和吸收知识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每一次只学一点,更加符合学 生的学习习惯。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微课程”的 教学模式就意味着教师应以小故事、小练习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将英语知识转化成幻灯片的形式,通过视频、音频、图片、文字 等多种形式展现出来。“微课程”的时间是不固定的,教师可以根 据教学的内容确定“微课程”的时间。 1.2微课程的特点 第一,教学的内容比较少。相比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来说, “微课程”教学的内容是比较少的 “微课程”的内容通常是某个 重点知识点或者学生普遍容易出现问题的知识点。采用这样的教 学模式更加具有针对性,可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 第二,教学的时间比较短 通常来说,“微课程”教学的时间 只有几分钟。这主要是因为“微课程”针对的是某个具体知识点, 内容比较少,所以不用太长的时间。而且,短时间教学也比较符 合学生们学习的特点,更加有助子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 的听讲效率。 2微课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微课程”教学模式应注 意下述问题。第一,要合理选择“微课程”的内容。“微课程”的 内容既要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同时也应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具 有一定的帮助;第二,在应用“微课程”的过程中应进行整体规 划,真正实现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下文将具体介 绍一下“微课程”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1导入设计 在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微课程”导人教学的重 点内容。采用“微课程”导人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将教学的重点 内容较为全面的展示给学生,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 的兴趣。例如,在讲饵《Food and lifestyle>>这一单元时,教学的 重点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各种食物的英文名称,同时了解一些不同 的饮食习惯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简 文章编号:1672—5832(2015)11—0138—02 短的视频介绍一下各地比较有名的食物,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2.2呈现设计 根据教学的内容,可以将英语课堂教学分成四种类型,分别 为阅读课、写作课、语法课和词汇课。不同类型的课程采用的呈 现设计方式不同。首先,介绍阅读课。这种类型的课程主要是为 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因此,在阅读课 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选用一些故事性的课文,将其主要内容以微电 影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学生就不用进行略读了。这样的教学方 式可以弥补传统阅读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进而提高学生英语阅 读的兴趣。其次,介绍写作课。学生在英语写作的过程中面临着 两个问题,第一就是缺少写作的素材,不知道该如何丰富写作的 内容。另一个就是难以用英语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后一 个问题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解决,但前一个问题可以通过一 些方法来解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向 学生讲解写作的主题,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的灵感。例如, 在讲解《Let’s celebrate!》这一单元时,教学的重点内容是让学 生掌握festival、celebrate等英语词汇,同时还应掌握at、in、on 等介词表达时间的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一些有关 节日庆祝的视频剪辑在一起,让学生了解各地庆祝节日的风俗习 惯,这样学生就有了写作的素材。再次,介绍语法课。语法是英 语学习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很多学生都难以理解英语语法使用 的规则。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制作多个微视频,针对学生在 语法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 点的理解。最后,介绍词汇课。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单词和词组, 教师应对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单词和词组进行分类,将具有某些 特征的词汇归于一类,采用微课程教学的模式。例如,在英语词 汇教学的过程中应以Success为基准,找到success的动词形式,形 容词形式和副词形式,分别为succeed、suecessfuI和successfuIlv。 通过词根记忆法,就可以将所有的单词记住。 2.3情景设计 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说,“微课程”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就 是比较符合人体大脑活动的规律。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应让学生 处于一种真实的语境环境之中,这样学生才可以更好地理解英语知 识。例如,在进行《This is me!》这一单元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 好地理解简单交际用语使用的方法,教师可以制作一个以“问候” 为主题的简短微课程视频,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模仿视频中的对话。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掌握英语问候用语使用的规律。 除了上述介绍的几种策略以外,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 中还可以利用“微课程”拓展课程内容,拓宽学生的眼界。同时, 还可以利用微课程进行测试,检验学生对英语知识掌握的情况。 3总结 总之,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用“微课程”教学模 式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的,同时也是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 因此,应用“微课程”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质 量,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水平。(下转第140页) I I二J JE1 - 伊斯兰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体现了多文 化相互交融的特点。第三组镜头展示的是不同的文字。包括中文、 英文和俄文 在这里.可以直接展示回族的阿拉伯文字,以及银 川I接头用阿拉伯文字书写的公交站牌。回族由于历史的原因,经 _ - me :一一::_ll・lm-器::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把回族文化引入课堂教学,应该怎么 引才能实现教学效果呢?笔者经过教学实践和研究,认为在课堂 教学中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选取的内容要科学适用。 I.要科学 不能违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要有利于民族团 过长期的发展.现在基本上使用汉语言文字。但回族在本民族内 部交际时,特别是在举行有关宗教仪式、经堂教育和与阿拉伯国 家的对外经贸交流当中,仍保留了本民族的一些语言表达方式。 比如孩子生下来后取经名,所以回族孩子一般都有两个名字,一 结、社会进步和学生身心健康。2.要有针对性。搜集的内容必须 针对具体的内容和问题,必须服务于教学需要。特别是安排学生 搜集时.必须做好预习辅导工作,避免盲目。3.要有实用性。选 择的内容要典型、有趣、易懂。有说服力和思想性,便于操作。4. 要坚持经济原则。尽可能就地取材,不应舍近求远,不能给教学 增加额外负担。 3.‘2应用的方式要灵活多变。 其一,时间选择上可以是课前、课中和课后,以致教学的各 个环节,忌形式主义,不能为用而用。其二,一节课可以是讲、 个是经名.也叫小名,一个是官名,也叫大名。有的回族直接在 小名前面加个姓称作大名。 通过引入回族文化的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白每一个国家、 民族他们的文化多种多样,而且也能看到回族文化本身就是多元 文化融合的结果 无论是武术、建筑还是语言文字都既包含了伊 斯兰文化的基本特征又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通过直接引人式 教学,可以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和比较多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不同 的魅力,从而学会对不同文化的认同和尊重。 2.2课中穿插 表演、讨论交流等某一种形式为主,或多种形式穿插。避免多节 课使用一种模式。其三,要注意传统手段与现代技术相结合。运 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呈现更为立体、形象和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增强感染力。 在《文化生活》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 有选择的穿插一些回族文化的内容。在时机的选择上主要有两种 情况:一是在《文化生活》教学中会涉及一些学科理念比较强的 3.3把握回族文化资源运用的度。 1.不能喧宾夺主。要注意回族文化资源是引发学生兴趣与思 考的媒介之一,主要作为方法和手段而存在,并不是教学内容本 身。传播主流文化价值观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切忌本末倒置。2. 注意量与质的统一。一节课所涉及的内容不能太多,以不影响正 常教学为宜。要注重一材多用,对引入内容的多角度分析和深层 次挖掘,使其作用得到最大发挥。3.最后,在使用过程中.要树 立辨证思维意识。避免狭隘的地方主义。落后的习俗和腐朽、迷 概念,学生不熟悉、难理解 二是教学中涉及到的一些难以突破 的重点、难点内容。都可以插入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回族文化 课程资源进行例证和补充说明,帮住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比如第一课文化“万花筒”这一内容,在讲到身边的文化现 象时,我们可以例举或者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学生熟知的回族 文化现象,比如回族的体育运动“踏脚”,休闲娱乐方式“下 方”等。 信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和侵袭。 3.4要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充分调动学生在回族文化资源搜集整理、选择制作、展示 汇报、讨论分析中的积极性,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2.充分发挥 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上要逐步引导、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拨 乱反正,正确对待回族文化,用回族文化中的优秀成果教育学生, 服务社会。 总之,在回族学校的《文化生活》教学中,有选择的开发和 利用回族文化课程资源服务课堂教学,对于满足教学实际需求. 丰富教学内容,拓展知识面,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传 左:回旗传统体育运动“踏脚” 右:回族老人敢娄“泥哇鸣” 承和发展回族文化,体现地方课程特色和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都 具有积极意义。怎么用好这一资源,并服务于我们教学的需要, 凸显教学的特色,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挖掘、尝试和总结。 参考文献: 在讲到3O页“相关链接”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时,有学 生提出宁夏有哪些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时,为了让学生便于 理解,我就穿插了泥哇唔和口弦的内容。宁夏流传的一句谚语中 说道:“哇呜唱.庄稼长f咪眯吹.牛革壮。”“畦鸣”就是指泥畦 王正伟.回族民俗学[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 呜.是埙的一种.是回族人民的传统乐器。声音浑厚苍凉,具有 [1]种独特的美感。现在民间会演奏这些乐器的艺人已经难以寻觅, [2] 余文森,洪明等编著.课程与教学论[M].福建:福建教 育出版社[M].2007.8 只有一些人听老人吹过.自己能吹出个调调。目前,我区会制作 一泥哇呜的只有四五个,但形成规模的仅杨达吾德一人。口弦又称 “解麻缠”,是回族女孩子在心情忧伤时最爱弹的一种乐器。头戴 [3] 孙伟覆.多元文化背景中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重庆:西 南师范大学,2004. 吴玉玲.宁夏回乡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D].兰州:西 盖头,手弹口弦的回族妇女已经被公认为是宁夏回族的形象大使。 E4]北师范大学,2006. 更有意思的是,本课结束后.有同学竟然回去亲手制作了“哇鸣” Is] 赵文广.论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E1].中共贵州省委党 和“口弦”,并自己摸索着吹奏流行歌曲.还有模有样。 校学报.2007。(2). 3 将回族文化引入《文化生活》课堂教学的洼意事项 (上接第138页) 参考文献: 装备,2014.15:53—54. E2] 陆怡.初中英语微课程的开发研究与探微EJ].中国教育技 术装备.2014,21:69—70. 育,2015.20j 187. E1] 刘桂春.引入微课程助力初中英语教学[J].中圈教育技术 E3] 岳兰.“徽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J].亚太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