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引领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产业发展尚处萌芽期多项难题期待破解
来源:好兔宠物网
2010 7/世界电信I Special Focus特别报遴 产业发展尚处萌芽期 多项难题期待破解 ■特约作者邬明罡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对世界经济、政治、文 化、军事等各个方面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将是信息产业新一轮竞争中的制高点。虽然其拥 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目前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市场上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而服务是 其未来得以真正发展的关键点。 概念范畴更加丰富 上世纪90年代,随着互联网和射 频识别(RFID)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 ITu和欧盟都尝试对物联网进行 用在电信业圈子内,目前特指电信运 营商经营的基于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 物联网业务。 解释和定义,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CCSA)对于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部 署具有一定感知、计算、执行和通信等 能力的各种设备,获得物理世界的信 另外,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在研究 和发展物联网,例如日本和韩国正在 大力发展的泛在网络(Ubiquitous Net— 尝试将互联的范畴扩展到物体之间, 物联网(Intemet of Things)概念开始出 息,通过网络实现信息的传输、协同和 处理,从而实现广域的人与物、物与物 现。物联网早期是指借助RFID技术和 设备,使物品信息实现智能化识别和 管理,实现物品信息互联、可交换和共 享而形成的网络。 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物联网 work)以及美国的智慧地球(Smart 之间信息交换的互 联的网络。 M2M(Machine to Machine)是一个 内涵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物联网 技术已经不再局限于射频识别技术, 而是扩展到了一切可以实现物与物互 容易与物联网混淆 的概念。虽然M2M 提出的最初目标与 联的技术;不仅仅是读取物体的信息, 还可以反向对物体进行控制;物体的 联网不再是简单的互联,而更重要的 是信息的交互和处理;物联网不再是 一物联网是相同的,即 实现机器之间的互 联和通信,与传统的 人与人通信形成对 比。但经过一段时间 个新概念,人们更加关注其产业和 市场。 的发展,其逐渐只被 Special Focus特别报道l 2010,7/世界窀信 Planet)等。从学术角度来说,物联网、 泛在网和智慧地球都具有一定的区 别。物联网的核心在于实现物与物和 的人与人通信的互联网有更多的增长 潜力,因此所有的政府和企业都想在 这个领域取得先机,尤其是在美国领 导了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的革命之 后。 一GSM/GPRS模块大约为3O美元,一个 WCDMA模块价格则高达125美元。如 果希望借助3G无线数据网络发展物 物与人之间的通信,泛在网络的目标 是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 人、任何物都能方便地通信,而智慧地 球则是美国IBM提出的整合型的信息 化概念。此外,物联网更侧重互联本 身,泛在网更侧重网络的广泛性,智慧 联网,那么必须等待通信模块成本和 价格出现明显的下降。而传感网作为 种走出实验室没多久的技术,还有 技术、市场难题暗藏 虽然物联网市场有着如此巨大的 待于进一步的产业规模化。 第二,企业效益提升并不明显。物 联网技术设备的高成本导致一般企业 在使用了物联网业务后并不能有明显 地球更侧重具体的业务应用和信息处 理。但具体到产业界更关心的实际包 含的技术和业务方面,这些概念就基 本没有区别了。 物联网概念本身也在不断地演 发展潜力,但我们现在并不能“跑步进 入”物联网时代。因为,物联网目前无 论在技术上还是在市场上都存在着很 大的问题。 第一,相关技术成本较高。目前, 的效益提升。比如为所生产的产品贴 上RFID标签,贴标签这个工作本身是 需要一定时间和一定工艺的,这就导 致企业生产效率下降,成本增加。而产 品管理本身的效率实际可能提升不了 多少。目前物流、零售等需要管理大量 货物的行业应用RFID、条码、二维码技 术较好,而其他行业还没有看到这样 明显的需求。 第三,企业生产和管理效率难以 进,涵盖的范畴也比以前更加丰富。 物联网相关技术成本还比较高,例如 经过了多年的发展RFID标签和读写 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全球各主要国家的政府和企业都 在大力发展物联网的主要原因是物联 器价格已经有大幅度的下降,但一个 完整的RFID系统仍然不是一般大众 或家庭能够负担得起的,尤其是读写 器价格还比较高。另外,蜂窝移动通信 模块产品价格也比较昂贵,比如一个 网被认为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全 球具有联网潜力的机器设备和物体比 人类总数要多得多。据Forrester预测, 大幅度提高。目前,物联网在企业方面 到2020年,物物互联业务与现有的人 人互联业务之比将达到30:1。随着越 来越多的机器设备连入互联网或者专 网,物联网将有可能成为信息产业继 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浪潮。 根据Morgan Stanley的统计,从上 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模式从大 型机、微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到固 定互联网的演进,市场排名前五位的 相关企业的市值也在以每次变革10 倍的速率增长。Morgan Stanley还认为, 目前固定互联网的用户数量级为10 亿,而未来的移动互联网以及物联网 的用户量级将达到100亿(见图1)。 按照这样的估算,物联网比目前 图1 计算模式与市场规模的演进(1962—2007年) 来源:Morgan Stanley ④ 界电信1 Special Focus特别报道 2020年将进入成熟期 物联网目前从全球来看,不论是 美国的“智慧地球”,还是欧盟的“物联 网行动计划”,还是“感知中国”,总体 来说还是处于“萌芽期”。根据Gartner 的Hype Cycle,这个阶段以概念炒作为 主,市场关注度高;从2010年到2012 年左右,物联网市场将进入一段冷落 期,市场关注度将迅速降低,从而进入 “成长期”;随着技术、产业和市场的逐 渐发展,2020年左右最终将进入“成熟 2020矩 期”。对于实行了多年泛在网战略的日 本和韩国来说,进入“成熟期”的时间 图2 物联网发展阶段 来源:CATR Research 要更早一点。 在技术方面,物联网的几项核心 还不能大幅度地提高企业生产和管理 的效率,尤其是对于中圈的大量的采 用粗放式经营管理的企业。在大众方 而,由于其长年互联网的免费使用习 惯,难以接受收费的公众物联网业务, 物联网企业很难挣到钱。另外,国内公 众目前对于物联网认同度并不高,很 多人认为物联网就是以前的RFID,或 不管是业务应用还是国家整体战略规 划还都不是很完善。为了能在物联网 技术发展并不一致,RFID技术目前已 经经过了“萌芽期”的炒作,开始进入 “成长期”,而传感网和M2M目前仍处 于“萌芽期”。未来5年内RFID技术有 发展的初期帮助中同政府制定真正有 效的物联网战略,协助中国企业成为 未来物联网市场的领先者,有必要理 清物联网涵盖的范畴以及相关产业和 商业模式。 望进一步规模商用,而M2M和传感网 的规模化商用尚需5到10年时间(见 图2)。囫 者传感网,并没能从整体角度来理解 物联网的概念。 第四,“万亿”级市场难以实现。从 商业模式来看,目前全球发展的物联 网业务大多数都是由政府来推动,由 政府来“买单”,依靠这种模式近期要 实现所谓的“万亿”级的市场还不太现 实。物联网要想真正的发展起来,核心 是服务,而目前市场的关注点还在物 联网技术和设备上。 以上这些问题仅仅是市场层面, 如果上升到信息安全层面还会涉及到 家和个人的数据安全保密问题。我 图目前物联网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