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小组讨论要恰当把握时机
来源:好兔宠物网
课堂小组讨论要恰当把握时机 文/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塘栖第二中学劳忠娣 在现实课堂中,小组讨论似乎已 经成为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方式。然 而,我们也看到,很多课堂中的小组 讨论只是表面热闹,学生之间并无实 一原来的绿色会对实验的变色有干 扰吗?怎么办? 来为这个当前的问题服务。而且光是 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实验方案设计本身 是初中课本中较为复杂的设计方案, 步骤较多,学生容易出现疏漏并且有 张叶子原来会不会有淀粉积 累?会对本实验有影响吗?该怎么办? 第二部分讨论: 质性的对话。那么,怎样才能发挥小 组讨论应有的效果呢?在长期的教学 中,我发现,讨论时机是一个影响讨 论效果的重要因素。课堂中,如果我 们组织小组讨论的时机不当,不仅会 些步骤不易想到,由于在教学中教师 实验最终方案如何设计? 师:我们需要先讨论一些问题, 缺乏对学生思路的梳理,使得第二组 讨论无从下手。 然后再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现在,针 对第一部分需要讨论的问题,请大家 反思改进:针对以上两个问题。 我打算在下一节课调整教学环节,先 浪费很多时间,而且使得这一环节的 教学低效或无效。带着这样的问题和 前后两排组成小组,开始小组讨论。 存在问题及分析:本堂课的重点 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并制作知 识卡片,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方向,同 思考,我和同事们一起进行了一个小 课题研究。 我们选择了《光合作用》中“光 和难点是对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实 验方案设计,教师进行了分解,希望通 过小组讨论,让全体学生融入课堂,通 过小组积极的思维活动,相互激发和 时,增加对照实验的环节,加深学生 对对照实验的理解。此外,还要有意 识地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第一部分问 题与第二部分问题之间的联系。 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这 个内容。它是后面教材中光合作用需 要二氧化碳、需要水分等系列探究活 动的基础,其中“控制变量法”是学 碰撞,落实教学重点和难点。这堂课中 小组学习运用在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 条件时,组织小组讨论和组织学生独 第二次提高课 教学片断一 教师在探究过程中先引导学生认 识到需要做对照实验,并安排学生动 生探究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我 们决定以课例为研究载体,通过“教 学设计——课堂观察一一课后反馈” 三个环节进行。 立思考本末倒置,使得讨论过程中只 是少数思维敏锐的几个人参与,而且 在讨论题中有几个问题已大大超出学 生的认知范围,而教师又没有及时提 供铺垫,使得学生对问题无从下手。 手做对照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有个别 组把整张叶子剪下来,前后两张叶子 进行对比,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让 学生不仅明白实验需要对照,而且对 第一次常态课 教学片断一 教师请学生猜想食物中的淀粉从 哪里来,学生认为可能是从土壤中来 的,也可能是光合作用产生的。安排 学生做一做土壤中有无淀粉的探究实 验,在学生明白土壤中没有淀粉之 教学片断二 在前面的小组讨论结束之后教师 安排小组汇报,进行组问的交流,教 师进行小结。 于怎样进行对照实验有了初步的体验, 他们对整个对照实验中“有光、无光 是研究变量,其他条件必须控制”有 了进一步的认识。 师:好,我们第一部分讨论了四 个问题,经过讨论,我们对光合作用 大致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接下来我 们进行第二部分讨论。 小组讨论开始。 存在问题及分析:第一部分的问 师:我们有了光合作用实验的对 照,但并不能保证实验就一定成功, 还有很多细节问题,我们看一下任务 二。在完成任务二前,有三个问题我 后,教师明确淀粉是绿色植物光合作 用产生的,并让学生进一步猜想光合 作用需要什么条件。 们必须先思考一下。这三个问题是: 一师: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需 要可操作性的实验方案。请看任务单。 第一部分讨论: 用什么结果来说明光合作用进行 了呢? 题和第二部分的问题之间是有层次 的,我原先的预设是让学生通过对第 一,经过光合作用后绿叶内会有大量 淀粉积累,怎样才能消耗原有淀粉? 二,原来叶子的绿色(叶绿素)会不 会对实验中的颜色变化有视觉干扰? 用什么来去除?三,检测什么物质可 以说明光合作用进行?用什么试剂检 测该物质的产生? 部分问题的解决为第二部分设计出 完整的实验方案提供铺垫,但在教学 中我并未对第一部分的问题与第二部 分的问题之间的关系加以辅助说明, 探究光照是光合作用的条件,需 要对照实验吗?怎样对照? 使得学生不会利用前面已解决的问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