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将出现新趋势

来源:好兔宠物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经济观察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 ●川 敏 工业布局和区域开发将由点轴 1 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布局和区域开发主要是采取以沿海和沿(长)江地区为 将出现新趋势 开发,逐步过渡到网络开发 人主轴线,并以沿黄(河)或陇海——兰新沿线地区为辅助轴线的点轴开发战略。 经过国家近20年来的重点开发,沿海地区的经济实力和自发展能力大大增强,目前已 经成勾主导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性增长轴。沿江地区尤其是地处长江中上游的安徽、 江西、湖北 湖南等省,近年来也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可以预见,如果再经过10年 左右的重点开发,即 ̄f]2010年前后,沿江地区将有可能继沿海地区之后,成为支撑我 国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另一条主导性增长轴,而沿黄或陇海——兰新沿线地区将成 为支撑沿海和沿江地区经济增长,以能源和原材料产业为重点的辅助性增长轴 随着 一些新的重点开发轴线如京广——京九、南昆铁路沿线地区等的相继开发以及“三横 网纵”铁路大通道的建设,估计从2010年到21世纪中叶,我国将会逐步形成网络开发 的总体布局格局 工业布局逐步由分散走集中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国际化以及企业兼并重组的迅速推进,家电、汽车、机 械、计算机、医药等加工工业布局,将逐步出现向优势地区和优势企业集中的趋势。在 彩电、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电行业,将有可能出现垄断竞争甚至寡头垄断的局 面 这种产业集中趋势,一方面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促进产业布局的合理化; 另一方面,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垄断,从而不利于市场竞争 因此,在今后一段时期 内,反垄断尤其是反行政垄断以及企业间的价格合谋,将H益提上重要的H程。 此外,随着小城镇建设和户籍制度改革的加快,我国乡镇工业布局将会出现向小 城镇地区和各种T业小区相对集中的趋势。这种集中不仅有利于加强管理,减少环境 污染,获取集聚规模经济效益,而且也有利于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扩大就业机会。 临港发展一些原材料工业将不可避免 我国国上辽阔,资源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拥有量较低,资源供给远不 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石油、天然气、锰矿石、铬矿石、铜、铁矿石等主要 矿产承载力较小,难以适应今后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由于国内现有资源不足, 今后从国外进口铁矿、石油等矿产将不可避免。在这种情况下,沿海地区利用港口优 势,临港发展一些现代化的纲铁、石化、化工等原材料工业企业,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 势 事实上,自“八五”以来,我国钢铁、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以及化学原料等行业, 其. 业产值甚至生产能力都在不同程度地向沿海地区转移。可以预计,在“十五”时 期,尽管煤炭、水电等能源T业布局会逐步向西转移,但钢铁、石化等原材料工业生产 能力则会进一步向沿海地区集中。 1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经济明察 同时,鉴于钢铁、石油化工等重要基础工业原料来源结构的变化,过去我国早就 提出但并没有得到很好实施的促进高耗能料产业逐步向中西部转移的战略构想,住 “十五”时期将需要重新评价。同时,在目前工业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情况下,提倡将 沿海传统的一般技术产业转移到中西部的做法已不合时宜,更难以实施,东锭西移就 是一例。 各种生产要素将逐步向地区优势产业集中, 地区间工业分工格局也将随之发生变化 一般说来,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区优势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取决于地区比较 优势和企业竞争优势的大小。宏观层次的地区比较优势仅仅是地区优势产业发展的 必要和前提条件,而微观层次的企业竞争优势则是决定地区优势产业发展的充分条 件。可以说,地区比较优势和企业竞争优势共同决定了地区优势产业的发展,它是市 场经济条件下地区产业分工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因此,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不断加 剧,在地区比较优势和企业竞争优势的综合作用下,各种生产要素将逐步向地区优势 产业集中。从三大地带看,今后沿海工业将进一步向技术和资金密集型方向发展,而 中西部则在发展劳动和资源密集型工业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从城市规模看,大中小 城市之间的工业分工将会进一步强化。一般性的制造业产品将逐步向大城市郊区和 中小城市转移,而高新技术产业、大企业或大公司总部以及研究与开发机构将逐步向 大城市尤其是地区首位城市集聚。 地区间工业分工格局也将随之发生变化,逐步由部门间分工向部门内产品间分 工,甚至同一产品按不同生产环节进行分工转变。可以预见,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这种 新型的部门内产品分工将愈显重要,并有可能最终超过传统的部门间分工。这种部门 内的产品分工并非完全是由传统的以自然资源禀赋为基础的地区比较优势决定的, 而主要是由企业规模经济、产品质量、品牌和商业信誉等因素形成的竞争优势所决定 的。此外,随着跨地区企业兼并重组的不断推进,大公司、大企业出于成本和市场销售 等方面的考虑,将在不同地区建立不同甚至相同的分支工厂,成为多分支机构企业。 在未来的发展中,这种跨行业、混合型的多分支机构企业,将成为我国工业经济的主 体。 中西部一些条件较好的优势地区 有可能率先崛起,成为我国新一代的主导地区 自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中央有关部门已相继制定并实施了一系 列的政策措施,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很明显,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相继实施,以及 今后国家对中西部地区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将会有力地推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社 会发展。由于中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各地区的自然条件、交通区位以及社会和经济特 点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今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将会出现一定的分异。可以预见,在 今后10~15年内,中西部一些具有区位和竞争优势的地区,如长江中游地区成渝地 、嘲 ■ 一 区、陇海铁路沿线地区等将会率先崛起,逐步进入快速增长的轨道。这样,除闽粤沿海 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湾地区外,中西部长江中游地区、成渝地区和陇海沿线 地区等,将有可能发展成为今后我国新一代的主导地区。对于中西部这些未来的主导 地区,国家在政策上应给予相应的支持,以让中西部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先富裕起来。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