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自体动静脉内瘘发生初期手术失败的原因分析

来源:好兔宠物网
社区医学杂志2015年3月第13卷第6期JCM,Mar.2015,Vo1.13,No.6 ・论著・ 自体动静脉内瘘发生初期手术失败的原因分析 张宝文,张圆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肾病内科,湖南衡阳421002 摘要:目的探讨导致自体动静脉内瘘发生初期手术失败的相关原因。方法我院2013—2014年为180例患者行 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将其中2l例发生初期手术失败的患者定为失败组,余159例定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 术前血压和血管内径。同时,为失败组患者重新进行物理学检查、复查上臂彩超或血管造影,并请经验丰富的高年 资手术医师再次手术,寻找初期手术失败的原因。结果关性。结论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及动、静脉血管内径在两组间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失败组较对照组低。此外,医者的术前检查、手术血管的选择和手术技巧与初期手术的失败有直接相 血管条件、术前检查、手术血管和部位的选择和手术技巧是初期手术成败的影响因素。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4208(2015)06—0013一o2 关键词: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初期手术失败;肾功能衰竭 中图分类号:R692.5 What cause the early failure of 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 Zhang BaoWen,Zhang Yuan Department ofNephrology Nanhua Hospital Afilfiated Nanhua University fChiona,Hengyang Hunan 421002,Chia n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asons of the early failure of autogenous a ̄eriovenous fistula surgery.Methods— From 2013 to 2014 in our hospital,patients with 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 surgery a ̄ained to 180 cases,21 cases of them occurred early surgery failure patients as a group named filaure group.the other 159 cases as control group.Compari- son of two groups ofpatients with preoperative blood pressure and blood vessel diameter.At the same time,thefailure group f patioents return visit the ultrasound or angiography,and experienced hJigh qualiifcation surgery doctors surgery again,to ifnd the causes of failure of early surgery.Results Systolic pressure,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level,arteries and veins in— side diameter di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icant,faiflure group was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In addition,the doctor of the preoperative examination,blood vessels of the choice,surgical technique,has a direct connection between early surgery failure.Conclusions Vascular conditions,preoperative examination,blood vessels and the location choice,and the operation skills are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early surgery Success or failure. Key words: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Hemodilysias;Eady surgery failure 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 a ̄efiovenous ifstu. 1a AVF)是血液透析患者的首选血管通路…,造瘘 手术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方案和效果,甚 至威胁生命。AVF的成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 初期手术失败的原因并不多,而且发生初期手术失 CKD5期需长期血透而行内瘘手术的患者,其中21 例发生初期手术失败,失败者中的l9例行第二次手 术成功,1例改行腹膜透析,1例改为带CUFF双腔 导管维持透析。 1.2 手术方法术前物理学检查结合彩色超声检 查以评估血管条件,按照NKF—K/DOQI指南的原 则,确定手术部位和手术血管。180例患者均为上 肢的头静脉与桡/肱动脉的端侧吻合术。手术过程: 局部浸润麻醉,游离血管,切断头静脉并结扎远端, 败对患者和术者造成重大的心理压力。我科自 2013—2014年共为180例患者进行自体动静脉内 瘘手术,其中21例患者因初期手术失败行第二次造 瘘手术甚至改行腹膜透析。现对初期手术失败病例 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探讨导致初期手术失败的相 关原因。 l 资料与方法 肝素盐水液压扩张头静脉近心端,在动脉相应部位 做6—8ram侧切口,采用两定点连续缝合法完成端 侧吻合。 1.3 观察指标1.1 一般资料180例患者,男107例,女73例, 初期手术失败:手术后即刻、或术 年龄为l8—80岁,平均48.9岁,均为慢性肾脏病 后l周内,未触及震颤或未闻及血管杂音。将21例 社区医学杂志2015年3月第13卷第6期JCM,Mar.2015,Vo1.13,No.6 发生初期手术失败的患者定为失败组,余159例定 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血压和血管内径。 同时,为失败组患者重新进行物理学检查、复查上臂 瘘手术。血管内径是衡量手术失败率的另一标准, 血管过细,会增加手术难度,造成吻合口狭窄和血栓 形成 J。Wong等认为手术血管的内径≤1.6mm 彩超或血管造影,并请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手术医师 再次手术,寻找初期手术失败的原因。 1.4统计学分析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s)表 示;由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两组问均数比 较采用z检验,多样本均数间比较采用多因素方差 时,内瘘术的失败率较高。 其次,医者的术前检查、手术血管的选择和手术 技巧与初期手术的成败有直接相关性。从表2中可 以看出,有近1/3的失败病例是因为术前检查和血 管选择失误造成的,小部分与吻合技巧相关。术前 分析,检验水准 =0.05。 2 结果 表1 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及动、 静脉血管内径的比较( ±s) 注:两组比较P<0.05。 表2 对失败组进行原因分析和处理 2l例失败病例 失败原因 处理及转归 2例 静脉近心端狭窄、弯曲狭窄段近心端重新吻合 1例 静脉属支多,选择血管错误选择主干重新吻合 1例 误选动脉分支 选择主干重新吻合 2例 吻合技术问题 重新吻合 1例 中心静脉狭窄 改行腹膜透析 1例 血管纤细、压力不足 改行带CUFF双腔导管 13例 血管纤细、压力不足 改行对侧或肘部内瘘 3 讨论 作为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自体动静脉内 瘘(AVF)是公认的第一选择,也是目前全球使用最 多的血管通路 。影响AVF的因素很多,有血管条 件的因素、手术技术的因素、穿刺技术的原因、术后 护理的因素、血栓形成、血管钙化、感染等。而手术 初期因内瘘存活时间较短、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少,发 生初期失败的原因分析如下: 首先,患者自身的血压和血管情况仍是手术的 前提。血压的高低,直接影响内瘘瘘口血流量和内 瘘的成熟 。本组研究中失败组的血压较对照组 普遍偏低,并发现血压过低的患者不宜行腕部的内 的检查 】,主要是通过束臂感知静脉的走行、弹性、 内径和通畅性,通过脉搏的触诊获得动脉的信息。 笔者认为需注意以下几点:1.静脉检查要全程观察、 充分扩张、避开狭窄或塌陷处进行手术;2.静脉条件 不差的情况下,动脉压力是主要影响因素;3.静脉属 支较多时,要找对主干,避免使用无效血管;4.当患 者血管条件差、术者把握不大的情况下,可行彩超检 查作为最好的补充 ;5.若肢体远端血管细压力不 足时,肘部内瘘的成功率较高。对血管纤细的患者, 还需注意手术技巧:1.麻醉充分、动作轻柔,避免重 复操作,以减轻血管痉挛和损伤;2.充分游离血管, 避免血管牵拉成角;3.吻合口边距针距要均匀;4.请 经验丰富的医师手术能增加成功率。 总之,在良好的血管条件下,充分的术前检查、 正确的手术血管和部位、熟练的手术技巧是减少初 期手术失败的有利因素。 参考文献 [1]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K—DOQI clinicla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vascular access:updam 2000[J].Am J Kidney Dis。2001,37 (supp】1):s】37—181. [2]Allon M.Fistula First:recent progress and ongoing challenges[J]. Am J Kidney Dis,2011,57(1):3—6. [3]张毅,陈欣欣,许扬滨,等.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407例早期失用 相关因素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9,3o(z2): 96—98.182. [4]程谦,赵久阳.终末期肾病患者初次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失败的 原因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6(24):7—10. [5]叶朝阳.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技术与I临床应用[M].上海:复旦大 学出版社。201O.64—65 [6]焦荣红,刘欣,于明月,等.高频超声对前臂动静脉内瘘血管评价 的临床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6):657—658, 672. 收稿日期:2014—12—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