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
来源:好兔宠物网
2015年4月第l4卷第4期 今日健康 JINRI JIANKANG ・141・ april 2015 Vo1.14 No.4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 叶志雅 (瑞安市人民医院急诊抢救室,浙江温州,325200) 【摘要】 目的: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一2015年1月 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实行常规护理和急诊护理的 抢救效果以及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救治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 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有着很好的抢救效果,明显提高了抢救效率,值得在临床 实践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护理 患者突然出现严重刨伤性休克的情况会使患者家属产生紧张、焦 灼、恐惧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该站在患者家属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全 面了解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并通过沟通、交流等方式来尽量消除或缓 创伤性休克指的是患者在受到暴力作用后由于重要脏器损伤、严重 出血等情况的出现,所导致的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微循环灌注不足以及 创伤后等多种因素所形成的一种机体代偿失调的综合征。为研究严重创 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效果,本文选取于2014年1月一2015年1月 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 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回顾结果报告如下。 解患者家属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让患者家属积极配合治疗工作,防 止因出现护患或医患矛盾而贻误患者的抢救时机;可以对患者家属介绍 手术方法、手术中可能遇到的危险情况及预料的结果等,让患者家属有 充分的心理准备。 13疗效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抢救结果、有效救治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 察并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4年1月一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O例严 重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将患者随 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 者15例;年龄8—7O岁,平均年龄(37.8±I1.6)岁;致伤原因:12例锐器伤 及枪伤,l】例交通伤,9例坠落伤,其他原因引起外伤有3例;受伤至人 院时间O.5--4.5h,平均(2.5±0.6)h。观察组35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9 例,女性患者l6例;年龄10—72岁,平均年龄(38-3±11.4)岁;致伤原因: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 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35患者例患者中抢救成功的患者有27例,抢救成功率为 13例锐器伤及枪伤,lO例交通伤,8例坠落伤,其他原因引起外伤有4 例;受伤至入院时间O.6-4.8h,平均(2.7±0.7)h。两组患者的各项基本资 料比较,因为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77.1%;有效救治时间平均为(44.4±11.1)arin;有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 中包括器官损伤5例,血栓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2.9%。观察组35患 者例患者中抢救成功的患者有33例,抢救成功率为94.3%;有效救治时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主要包括血压、脉搏等各 项生命体征监测,保持呼吸道通气,常规用药等。观察组患者采用急诊护 理方法进行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专人护理 间平均为(66.6±14.4)rnin;有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包括器官损伤2 例,血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6%。则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显著 高于对照组,有效救治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 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因此安排专人护理势在必 3讨论 准确及时的治疗是保证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生存的前提,对患者实 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并且能够为抢救争取更多 宝贵的时间。与传统的护理方法不同,急诊护理主要是根据患者的临床 行。护理人员对患者采取休克体位,将患者的下肢抬高15。一2O。,将患 者头和躯干抬高约2O。一30。,这样的体位能够避免因患者膈肌和腹腔 脏器向上移动而影响到患者的心肺功能,并且能够使患者回心血量增加 并对脑血流进行改善。 1.2.2呼吸道护理 症状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操作,从而赢得更多抢救时间,为挽救患者性 命奠定了基础。在本次研究中,采用急诊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 率显著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有效救治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并 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践证 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血块、异物、呕吐物等口鼻呼吸道堵塞物及时 清除,通过氧疗和机械控制呼吸等方式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一般氧流 量为4—6lJmin,氧浓度为40%一50%;如果患者呼吸严重受限,可以采用 气管内插管或者人工呼吸的方法进行辅助治疗;护理人员在给氧过程中 要随时对患者进行血气分析以判断氧气输入是否通畅。 1.23扩充血容量 明,急诊护理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有着很好的抢救效果,明显提高了 抢救效率,并且大大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玮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与并发症预防措施o].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1,24(06):3782—3783 护理人员应该快速建立2—3条的静脉通道,并对患者进行中心静脉 压监控,然后给予患者大量快速输血、输液;如果患者受伤部位在胸部以 上时,输液的部位应该选择下肢静脉,如果患者的受伤部位在腹部及其 以下,输液的部位应该选择颈部或者上肢静脉,总的原则就是要选取距 离受伤部位较远的大静脉为输液部位。 1.2.4心理护理 [2]陈志会,韩鹏飞,刘爽,宁美综合护理干预对严重创伤性体克患者的急诊护理刍 议o].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2(05):287—288 p】叶雪霞,巫建莫,李春霞,聂桂萍.优质护理服务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厦效 果田.安徽医药.2014,18(01):188—19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