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与代谢
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按饥饿时间长短,可分为短期饥饿和长期饥饿。因为在这两种不同的状态下,机体的相关代谢,处于不同的两种情况。我们分别来分析一下这两种情况 一 、短期饥饿
当人体在十几个小时没有进食时,机体的血糖几乎全部消
耗完了。此时,人体的血糖浓度却保持在正常水平,这就需要靠机体内的有关大分子物质的调节。
1,肝糖原在饥饿早期的消耗。糖原的分解通常是指肝糖原分解为游离的葡糖糖的过程。由于肌肉中缺乏6—磷酸葡萄糖磷酸酶,故肌糖原不能分解为游离的葡萄糖,所以机体靠分解肝糖原来补充血液中的葡萄糖,来维持机体的正常生长和代谢。
2,糖异生的加强。从非糖物质(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 转化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成为糖异生。此时,当机体的糖原储备快要消耗完时,此过程的速度加快,来满足机体的能量需要。
3,脂肪动员加强,酮体生成增多。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
肪,被脂肪酶逐步水解为游离的脂肪酸,及甘油并释放入血以供其他组织氧化利用,该过程成为脂肪的动员。脂肪酸和甘油在机体相关酶的作用下,会生成葡萄糖和中间代谢产物供机体需要。同时酮体的生成也加快,,脂肪酸和酮体成为心肌,骨骼肌等的重要燃料,一部分酮体可被大脑利用。 4,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降低,但饥饿初期大脑仍以葡萄糖为主要能源。
二,长期饥饿
一般饥饿一周以上为长期饥饿,此时机体蛋白质降解减少,肝糖原基本消耗完全,主要靠脂肪酸和胴体供能。
1,脂肪动员进一步加强,肝生成大量胴体,脑组织以利用胴体为主,因为其不能利用脂肪酸。
2,肌肉以脂肪酸为主要能源。保证胴体优先供应脑组织。
。
3,肌肉蛋白质分解减少,乳酸和丙酮酸取代氨基酸成为糖异生的主要来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