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药剂学实验4(片剂及溶出度)

来源:好兔宠物网
实验12 片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初步掌握湿法制粒压片的过程和技术。

2.了解单冲压片机的调试,能正确使用单冲压片机。

3.会分析片剂处方的组成和各种辅料在压片过程中的作用。 4.掌握片剂的质量检查方法。 二、实验指导

片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均匀混合,通过制剂技术压制而成片状的固体制剂。片剂由药物和辅料二部分组成。辅料是指片剂中除主药外一切物质的总称,亦称赋形剂,为非治疗性物质。加入辅料的目的是使药物在制备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可压性;有一定的黏结性;遇体液能迅速崩解、溶解、吸收而产生疗效。辅料应为“惰性物质”,性质稳定,不与主药发生反应,无生理活性,不影响主药的含量测定,对药物的溶出和吸收无不良影响。但是,实际上完全惰性的辅料很少,辅料对片剂的性质甚至药效有时可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要重视辅料的选择。片剂中常用的辅料包括填充剂、润湿剂、黏合剂、崩解剂及润滑剂等。

通常片剂的制备包括制粒压片法和直接压片法二种,前者根据制颗粒方法不同,又可分为湿法制粒压片和干法制粒压片,其中湿法制粒压片较为常用。湿法制粒压片适用于对湿热稳定的药物。其一般工艺流程如下:

润湿剂、黏合剂、崩解剂 粉碎、过筛→混合 制软材→制湿颗粒→湿粒干燥 →整粒 润滑剂、崩解剂混合 混合→压片→包衣→包装

三、实验内容

(一)片剂成品的制备 1.阿咖酚片的制备

[处方] 每片用量(g) 制100片

乙酰水杨酸 0.230 咖啡因 0.030 对乙酰氨基酚 0.126 淀粉 0.03g 10%PVP乙醇溶液 适量 滑石粉 0.01g [制法]

混合――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压片

取乙酰水杨酸、咖啡因、对乙酰氨基酚混合均匀,加入10%PVP乙醇溶液拌和制成软材,

0

将软材通过20-24目筛制湿颗粒,湿颗粒于60-70C烘干30分钟,得到干颗粒通过24-28目筛整粒,然后加入淀粉、滑石粉混合均匀,压片。

[附注]

(1)粘合剂用量要适当,使软材达到以手握之可成团,手指轻压又能分裂但不成粉状为度,即“团而不粘,裂而不散”。湿颗粒以无长条、块状和细粉为宜。

(2)本品采用湿法制粒,但乙酰水杨酸易水解,所以采用PVP乙醇溶液,防止主药水解。

(3)本品中的淀粉可以用L-HPC、CMS-Na、CMC-Ca、交联PVP等代替。

(4)润滑剂硬脂酸镁能加速乙酰水杨酸水解,故采用滑石粉。若在滑石粉中加入10%的液体石蜡,则润滑效果更好。

(二)片剂的质量检查

1.重理差异限度的检查(选做) [检查方法]

取药片20片,精密称重总重量,求得平均片重后,再分别精密称定各片的重量,每片重是与平均片重相比较,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药片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1片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1倍。

检查结果(填表) 每片重(g) 结论 限度 X片 Y片 重量差异 总重(g) 平均片重(g) 超限的有 超限1倍的有

[附注]

(1)片剂重量差异限度(《中国药典》2000版)

片剂的平均重量 0.30以下 0.30或0.30以上 重量差异限度 ±7.5% ±5%

(2)只需要保留小数点以下两位 2.硬度检查 [检查方法]

片剂四用测定仪:开启电源开关,检查硬度指针是否零位。将硬度盒盖打开,夹住被测药片。将倒顺开关置于“顺”的位置,拔选择开关至硬度档。硬度指针左移,压力逐渐增加,药片碎自动停机,此时的刻度值即为硬度值(kg),随后将倒顺开关拔至“倒”的位置,指针退到零位。

6片平均硬度为

[附注]

22

(1)一般片剂硬度要求8-10kg/cm,中药片要求在4 kg/cm以上。 (2)测定硬度也可用孟山都硬度计。

四、思考题

试分析处方中各成分的作用。

实验24 对乙酰氨基酚片溶出度测定

一、试验目的

1.掌握片剂溶出度的测定方法 2.能正确使用溶出度测定仪

二、实验指导

片剂等固体制剂服用后,在胃肠道中要先经过崩解和溶出两个过程,然后才能透过生物膜吸收。对于许多药物来说,其吸收量通常与该药物从剂型中溶出的量成正比。对难溶性药物而言,溶出是其主要过程,故崩解时限往往不能作为判断难溶性药物制剂吸收程度的指标。溶解度小于0.1~1.0(g/L)的药物,体内吸收常受其溶出速度的影响。溶出速度除与药物的晶型、颗粒大小有关外,还与制剂的生产工艺、辅料、贮存条件等有关。为了有效地控制固体制剂质量,除采用血药浓度法或尿药浓度法等体内测定法推测吸收速度外,体外溶出度测定法不失为一种较简便的质量控制方法。

溶出度系指药物从片剂或胶囊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但在实际应用中溶出度仅指一定时间内药物溶出的程度,一般用标示量的百分率表示,如药典规定30分钟内对乙酰氨基酚的溶出限度为标示量的80%。

对于口服固体制剂,特别是对哪些体内吸收不良的难溶性的固体制剂,以及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的药物的固体制剂,均应作溶出度检查并作为质量标准。

三、实验内容

(一)转篮法仪器装置 1.采用桨叶法。(中国药典附录)

2.操作容器为1000ml的圆底烧杯,外套水浴;水浴的温度应能使容器内溶剂的温度保持在37℃±0.5℃。桨底部离烧杯底部距离为25mm±2mm。

3.电动机与桨轴相连,转速可任意调节在每分钟50~200转,稳速误差不超过±4%。 4.仪器应装有6套操作装置,可以一次测定6份供试品。取样点位置应桨叶上端距液面中间,离烧杯壁10mm处。

(二)对乙酰氨基酚片溶出度测定

1.以盐酸24ml加水至1000ml为溶剂,量取1000ml溶剂注入每个操作容器内,加温使溶剂温度保持在37±0.5℃。调节桨叶转速为每分钟100转,并使其稳定。

2.取供试品,精密称定后,分别投入杯内,立即开始计时。经5、10、15、30、45分钟时,取溶出液5ml(同时补溶剂液5ml),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ml(移液管),加0.04%氢氧化钠溶液稀释至50ml(容量瓶),摇匀,照分光光度法,在257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

1%

按C8H9NO2的吸收分数(E1cm)为715计算出每片的溶出量。

(三)数据处理 1.溶出曲线绘制 样品片重 mg ,平均片重 mg,A ,A′ 时间t(min) 5 10 15 30 Ai 溶出量F(%) 45 ▪ ▪

F(%)= Ai/A′×100%

A′=Wi/w×A

其中: Wi样品片重 w平均片重

▪ 绘制F(t)-t曲线图(即溶出曲线图)

2.溶出度计算

样品的30分钟溶出量,按标示含量计算,均应不低于规定限度(Q);除另有规定外,限度(Q)为标示含量的70%。

标示含量 , 限度 。 样品溶出度是否大于限度 。

[附注]

1.溶出仪水浴箱中应加水至水线,开机后水应循环。

2.溶液滤过用不大于0.8μm的微孔滤膜滤过,自取样至滤过应在30秒钟内完成。 3. 根据药典规定,应同时测定6片的溶出度,鉴于时间限制,每组学生只做1片。

四、思考题

为何有些药物的片剂或胶囊剂需测定溶出度?

准备:0.04%氢氧化钠溶液,每组配制400ml。

盐酸24ml加水至1000ml为溶剂,每组配制1200ml。

单冲压片机的装卸和使用

1.单冲压片机主要部件

(1)冲模,包括上、下冲头及模圈。上、下冲头一般为圆形,有凹冲与平面冲,还有三角形、椭圆形等异型冲头。

(2)加料斗,用于贮存颗粒,以不断补充颗粒,便于连续压片。

(3)饲料靴用于将颗料填满模孔,将下冲头顶出的片剂拨入收集器中。 (4)出片调节器(上调节器),用于调节下冲头上升的高度。 (5)片重调节器(下调节器),用于调节下冲头下降的深度,调节片重。

(6)压力调节器,可使上冲头上下移动,用以调节压力的大小,调节片剂的硬度。 (7)冲模台板,用于固定模圈。 2.单冲压片机的装卸

(1)首先装好下冲头,旋紧固定螺丝,旋转片重调节器,使下冲头在较低的部位。 (2)将模圈装入冲模平台,旋紧固定螺丝,然后小心地将模板装在机座上,注意不要损坏下冲头。调节出片调节器,使下冲头上升到恰与模圈齐平。

(3)装上冲头并旋紧固定螺丝,转动压力调节器,使上冲头处在压力较低的部位,用手缓慢地转动压片机的转轮,使上冲头逐渐下降,观察其是否在冲模的中心位置,如果不在中心位置,应上升上冲头,稍微转动平台固定螺丝,移动平台位置直至上冲头恰好在冲模的中心位置,旋紧平台固定螺丝。

(4)装好饲料靴、加料斗,用手转动压片机转轮,如上下冲移动自如,则安装正确。 (5)压片机的拆卸与安装顺序相反,拆卸顺序如下: 加料斗→饲料器→上冲→冲模平台→下冲。 3.单冲压片机的使用

(1)单冲压片机安装完毕,加入颗粒,用手摇动转轮,试压数片,称其片重,调节片重,调节片重调节器,使压出的片重与设计片重相等,同时调节压力调节器,使压出的片剂

有一定的硬度。调节适当后,再开动电动机进行试压,检查片重、硬度、崩解时限等,达到要求后方可正式压片。

(2)压片过程应经常检查片重、硬度等,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进行调整。 [注意事项]

(1)装好各部件后,在摇动飞轮时,上下冲头应无阻碍地进出冲模,且无特殊噪声。 (2)调节出片调节器时,使下冲上升到最高位置与冲模平齐,用手指抚摸时应略有凹陷的感觉。

(3)在装平台时,固定螺丝不要旋紧,待上下冲头装好后,并在同一垂直线上,而且在模孔中能自由升降时,再旋紧平台固定螺丝。

(4)装上冲时,在冲模上要放一块硬纸板,以防止上冲突然落下时,碰坏上冲和冲模。 (5)装上、下冲头时,一定要把上、下冲头插到冲芯底,并用螺丝和锥形母螺丝旋紧,以免开动机器时,上、下冲杆不能上升、下降,而造成迭片、松片并碰坏冲头等现象。

78X—Ⅱ片剂四用测定仪

1.硬度碎片抽屉 2.硬度微调夹头 3.硬度盒盖 4.电源指示灯 5.电热保温指示灯 6.硬度指示读数表 7.脆碎盒盖 8.崩解升降导杆 9.升降导杆接杆 10.崩解支杆 11.释放水平调节螺钉 12.崩解吊篮夹头 13.释放支杆 14.释放转动轮和皮带 15.释放转篮杆 16.热敏电阻 17.释放转篮 18.温度探头插头座 19.崩解吊篮 20.1000m1烧杯 21.水箱 22.崩解、释放选择开关 23.硬度、脆碎选择开关 24.倒顺开关 25.电热开关 26.电源开关 27.温度凋节旋钮

一、测试方法

1.崩解时限测定:在水箱内加入低于3 7℃的温水,将倒顺开关置于“倒”的位胃,接好水箱九脚插头与热敏电阻插头,开启电源开关和电热开关,待水箱内水温达到38±1℃,烧杯内水温达到37℃±0.5℃时,(必要时调节面板上温度调节旋钮)电热保温指示灯闪跳,表示已达到保温状态,此时可将崩解支杆接杆接在崩解升降杆上,安装上崩解支杆臂和吊篮,将样品放入吊篮中,加上挡板,此时准备工作完毕。再将倒顺开关拨至“顺”的位置上,电动转动,拨选择开关崩解挡就可进行崩解测定,测试完毕,拨回选择开关和倒顺开关,关掉电源和电热开关。

2.药物释放速率测定方法:如同做崩解测定一样待杯内温度达到3 7℃±0.5℃将释放

支杆向上翻过,选定转速,皮带置于上挡为150转/分,中挡为100转/分,下档为5 0转/分,调节螺杆为调节皮带的平行,准备工作完毕后,把药片放入转倒顺开关至顺档,电机转动,放下转篮,拨选择开关至释放,便可进行释放测定。测试完毕,拨回空档,关闭电源和电热开关,冲洗转篮和烧杯。

3.脆碎测定:打开脆碎盒上盖,取出脆碎盒,放入五片药片盖好,将选择开关拨至脆碎位置,便进行脆碎测试。测定完毕拨回空档。关闭电源开关。 4.硬度测定:检查硬度指针是否零位。将硬度盒盖打开,旋动微调,夹住被测药片,(药片竖放在顶柱与夹头间)。开启电源开关,将倒顺开关置于“顺”的位置,拨选择开关至硬度档,加压指针左移,压力渐渐增加,药片破碎自动停机,此时的刻度值即为硬度值Kg。随后将倒顺开关拨至“倒”的位置,指针退到零位后自动停止,如不再测试将选择开关拨回空档,关闭电源。(注意:电机在转动的情况下切匆随意拨动倒顺开关,以免烧毁电机)。 二、合理使用和维护及安全事项

1.使用前必须检查电源是否与本仪器所用电源相符合。仪器外壳一定要完全可靠的接地后方可使用。

2.开机前选择开关置于空挡,倒顺开关应置于“倒”档。

3.测试释放和崩解时,将水箱上的九脚插头插入仪器背面的插座中。温度探头插在水箱插座中。 4.水箱加热前必须把烧杯和水箱内的水,加到规定刻度, (加入水温应略低于摄氏37℃)切匆在水箱无水情况下开加热开关,以免水箱烧毁。 5.选择开关的拨动应在电机运转情况下进行。

6.本仪器同时可进行两种测定,测定完后务必将选择开关拨回空档,再关闭总电源,硬度测定完毕指针应回到零位,以免定力弹簧疲劳、损伤,造成误差。 7.每次测定完后应做好清洁工作,并定期给传动部位加油。 8.应按测试方法进行操作、以免误操作而造成损坏的事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