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秋 2018年新初二语文1 【学】

来源:好兔宠物网
 浦信教育 用心教育

浦信教育新初二秋季课程讲义 第一讲

说明文的知识点

说明对象

标题(开头或开头某一句)的作用

说明方法

说明顺序

词语的删除、替换

材料安置题

概括题解题思路

记叙文的知识点

记叙文标题的作用

记叙文标题的含义

- 1 -

浦信教育 用心教育

说明文

时尚红包装满传统意味

①说到红包,谁都对它不陌生。传统意义上的红包也叫压岁钱,是过农历春节时长辈给小孩儿用红纸包裹的钱。如今,它正以其令人眼花缭乱的设计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

②据史载,A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时称厌胜钱,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B到了唐代,宫廷内互相朝拜赠送之风盛行,压岁封包制作精良。C大约在上世纪20年代开始出现如今广为流行的红包封形式。D当时的红包封用土纸或竹宣纸制成,颜色以粉红色或浅紫色为主,做工考究些的,封内还会衬上一层薄纸,以增加牢固度,并配有吉祥的词句和图案。

③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大量机制印刷的出现,红包封发展势头日益迅猛。首先红包日益缤纷,争奇斗艳,制作精良。 除了以一些祥瑞图案制作的红包封外,还出现了以名人的照片、卡通形象、生肖为主图的红包封。其次红包已向商界发展,商家把红包封作为促销的“催化物”,常印制红包封赠送给客户,或直接装入礼金派送,甚至连某些外商也入乡随俗,推出了许多“中西合璧 ”的个性红包封。此外“电子红包”、“礼仪存折”、“贺岁金卡”等形式也在不断推陈出新。

④由于红包在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中已司空见惯,多数人从红包中取出压岁钱或礼金之后,就对红包封不屑一顾,随之丢弃。因此几千年来收藏红包封的人名不见经传,去研究红封的人更是凤毛麟角了,其实,红包封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因素。

⑤红包封上书有各异的文化语言,表达出祝贺心声,从中可看出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如 “南极星辉”贺男寿,“中天婺焕”贺女寿;“天作之合”贺男婚,“于归之喜”贺女嫁;“乔迁之喜”、“燕仪”表示新屋落成搬入之贺。

⑥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对红包封的称呼也各不相同,从这些称呼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地方文化。比如,北方人则叫它为“红喜袋”,送出了人们红红火火的祝愿;港粤同胞的则称它为“利事封”,寄托利利事事的美好憧憬。

⑦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符号,红包是礼尚往来的载体,是人们交往的一种纽带,也是无可替代的民俗民风。社会学告诉我们,一种文化到了大俗的地步,也就溶进世人的血液里了。正因如此,红包封收藏已开始得到越来越多藏家的青睐,相信假以时日,必会蔚为大观。

1、第②段中与“制作精良”意思相近的短语是 。(2分)

2、“到了清明出现了彩绳串铜钱、红钱包纸币等形式,这就是红包封的雏形。”这一句话是从第②段中

抽出来的,放在A、B、C、D哪处最合适?请说出你的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选项与第③段内容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3分)

A、上世纪50年代红包封发展势头迅猛异常。

- 2 -

浦信教育 用心教育

B、红包日益缤纷,争奇斗艳,制作精良。

C、红包已向商界发展,甚至出现了许多“中西合璧”的个性红包封。 D、红包的形式也在不断推陈出新。

4、第⑥段的划线句子运用了 说明方法,其作用为 。(5分) 5、本文主要说明了红包的定义、 、 和 。(9分)

记叙文

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0分)

传家宝

春子往火里添了两根柴,火光映照着父亲的脸,黑红中泛着一层光彩。春子掏出纸烟递过去。“吸不惯,还是这个有劲。”父亲晃了晃手里的烟袋。

村里不时传来炸响的鞭炮,年的气息越来越浓了。

“过罢年,我就整整撑了40年。”父亲吧嗒了一口口烟,很享受地呲溜了一ロ。 ...................春子低着头,怔怔地瞅着升腾的火苗,没有说话。

“老家遭了大水,你太爷爷带着一家老小落脚到这里。感念这里的人好,他会些木工手艺,就自造了一条小船,摆渡,不取分文报酬。他立下遗嘱。子孙后代义渡乡亲……”

春子的目光溜出门外,望着眼前缓缓流动的小河,心里生起无端的yuàn hèn。 “乡亲们的情啥时候才能还完?”春子忍不住说道。

“还不完!若是当年他们不收留你太爷爷,哪会有我?”父亲指了指墙角的蓑衣和竹篙,说,“还有外面的船,这就是咱的传家宝。从你太爷爷到我这一辈,先后渡坏22只木船,撑破一百多把竹篙………到你这里,不能断了,还要传给我的孙子。”

这有什么可骄做和自豪的?春子又带气又带笑。他在外面打工,每月四五千块的收入,实在不愿意回来。 这时候,门外传来凌乱的脚步声。有人过河!父亲站起来,要去拿墙角的竹篙。

“大叔,过年了,陪你喝两盅。”随着话音,几个村民和老村长推开了门,还拎着酒菜。 老村长说道:“春子也在啊,过了年不走了吧?”

不等春子说话,父亲呵呵一笑,豪气地说,“不走了,不走了,该接班喽。” 春子站起来跟老村长打过招呼,回家了。家就在渡口不远的山坡上。

娘刚蒸出一笼馍,冒着袅袅的热气和丝丝的香气。家的味道,年的味道,一下子把春子包围了,心里的不快消失得无影无踪。

娘似乎知道春子的心思,说:“你爹让你回来就回来吧,有几亩地,饿不死,挣那么多钱干嘛?人这一辈子,名声比啥都重要。”

“娘,别说了,我这次回来就不走了。”春子看到娘的头上一片雪白,心里动了一下。

过罢年,春子真的就接替了父亲摆起了渡。让人万万想不到的是,春子破例收取费用,一个人一次两元钱。

父亲说,“你不是我的儿子!你到底要千啥?”父亲强压住心头的火气。 春子说,“我收钱,乡亲们就没有亏欠感了。” “混帐!是咱欠乡亲们的!”

有好多天,父亲都不敢出门,不敢面对乡亲们。

- 3 -

浦信教育 用心教育

其实,对于春子摆渡收费,有不少村民倒还是理解的。老村长知道父亲的心思,还特意赶来安慰他,说早就应该收费了。

私下里,有人曾给春子算过一笔账,一次两元,一船按十人计算,每天大概三十个来回,每个月至少有两三万的收入。乖乖,春子要发大财了。

父亲再出门时,明显感觉到了乡亲们的目光跟先前有很大的不同。

春子也有类似的体会,乡亲们的眼神,较之以往,少了温度,多了冷冰冰,多了敌意。有时当着他的面,指鸡子骂狗,话也说得难听。

报应,报应啊。父亲没少这样哀叹。儿大不由爹,父亲干生气也没办法。 一年后,村里来了一支建筑队,在小河上架起了一座桥。

没有人再坐船了。春子的小船、竹篙和蓑衣真的成了文物。有的村民还幸灾乐祸,说春子要失业了。春子淡淡一笑,没有说话,没有一点失落的样子。

从桥竣工那天起,春子又到外地打工去了。

那天,父亲忍不住告诉老村长,说那座小桥是春子出资修建的。 老村长的嘴巴半天没合拢,末了说了一句,这个混小子!

父亲重复了一句,嘿嘿地笑了,眼角里,皱纹里,都塞满了骄傲和自豪。

(选自《小说选刊》,作者候发山,有改动。)

1、根据拼音写汉字: yuàn hèn( )(2分)

2、加点句“父亲吧嗒了一口烟,很享受地呲溜了一口”富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段的主要作用是______(3分)

A.交代几代人撑船义渡的原因。 B.赞美太爷爷的木工手艺高超。 C.侧面写出了当地乡亲的善良。 D.以语言描写刻画了父亲的形象。 4、依据全文,简析春子的形象。(6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以“传家宝”为标题,有什么妙处?(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

浦信教育 用心教育

作文

在路上

六月的风柔柔的,带着青涩草木的香气向我吹来。脚下依旧是凹凸不平的小路,那熟悉的石子儿相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多久没有和奶奶在一起走石子路了呢?我不由轻叹。消逝的时光像呼啸而至的旧火车,转瞬便将我带到了那些年,那些日子成长故事历历在目……

“嘿,真重啊!”奶奶嗔怪的声音引得我咯咯直笑,我满足的伏在奶奶厚实的肩头上,贪恋着这份温暖。奶奶又使劲将我往上一提,爽朗地道:“走咯,奶奶背你回家!”阳光下,路上的小石子们磨搓着奶奶的鞋,发出沉闷的撞击声,更晃的我眼花,我索性闭上眼。邻里不时会有老人打趣我们:“哎呦,大热天的还背着孙女呐,不知道累啊!”“不累,不累!”奶奶总是笑得开怀,“她就是喜欢我背着她呢。”

日复日,年复年,阳光将我与奶奶的身影拉得越来越长。只是当时年少,不曾注意奶奶满脸汗水。 时光荏苒,奶奶已经背不动我了,我便缠着奶奶教我骑自行车。奶奶细致地告知我骑车要领,可石子路太窄,我刚没骑两下,便摔得呲牙咧嘴。每每摔倒,我都哭丧着脸不愿起来。起初奶奶小心扶起我,帮我拍去灰尘,可后来她望着赖坐地上的我,一脸严肃道:“摔倒了要自己站起来,奶奶扶得了你一时却扶不了你一世。”我心里自然不乐意了,可转念一想:虽然不明白奶奶的深意,可她一把年纪陪我练习确实辛苦,我怎么能这么自私!“奶奶,你去休息吧。”她欣慰的目光下我一次次坚强的站了起来。

日升日落,最终我的车轮在石子路上跳出一支欢快的舞。

嘈杂的缝纫机声将我的思绪拉回,不知不觉已走到家门口了:“奶奶,我回来了!”我大声叫道。层层布堆里一个瘦小的身影奔了出来。“莹莹,回来啦!”奶奶惊喜地接过我手上的袋子:“你给奶奶买了这么多小吃啊,真是长大了懂得孝顺了。”奶奶沙哑的声音带了丝欣慰,但尾音却有些颤颤的,她偷转过身擦了把泪。我心中不禁五味杂陈,奶奶,如今我长大了,明白你的辛劳和良苦用心,可看着你的背脊不似从前如松般挺拔鬓间白发更是藏也藏不住,我在成长,可你却老去啊……“快上楼休息吧,奶奶给你做好吃的。”奶奶若无其事地说。“不急,奶奶,再陪我走趟石子路吧。”那一瞬间,奶奶眼中泪花再也掩饰不住……

小小的石子路虽然平凡,却是我成长的见证。成长永无止境,奶奶,未来的时光里我愿与你一同走在成长的路上谱写我的成长故事!

- 5 -

浦信教育 用心教育

- 6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