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同步练习 含解析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1、马克思、恩格斯曾说:“他们总还梦想着用实验的方法实现 白己的社会乌托邦,为了建造所有这些空中楼阁,他们不得 不求助于资产阶级心灵与钱袋的仁慈。”这里的他们是 指( )
A.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 B.后蒙运动的代表人物
C.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 D.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2、列宁说:“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理论是由两位学 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 切最动人的传说。”这“两位学者和战士”所创立的科学理论 是( )
A.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B.德国古典哲学
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D.科学社会主义
3、空想社会主义的理想之所以无法实现,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空想社会主义者( )
A.认识不到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剥削制度
B.只是提出了建设理想社会的美妙设想
C.未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规律
1
D.没有对资本主义的弊端提出改造措施
4、《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 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 )
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
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
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
5、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同时又指出,他们总还在梦想着用实验的方法实现自己的社会乌托邦……为了建造所有这些空中楼阁,他们不得不求助于资产阶级心灵与钱袋的仁慈,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表现在( )
①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②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
③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④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
2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6、有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 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 者。”这说明十月革命( )
A.指导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 B.创造了现代化的新道路
C.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 D.否定了西方的民主政治
7、马克思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此文中,马克思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
A.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
B.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C.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8、在解放全人类的阳光大道上,国际工人运动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程。下列关于国际工人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3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B.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D.苏联的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道路的彻底失败
9、列宁指出,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的问题,正像一个自然科学家已经知道某一新的生物变种是怎样产生以及朝哪个方向演变才提出该生物变种的发展问题一样。 这里强调的是,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 )
①要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②要与空想社会主义展望未来社会的方法一样
③要像自然科学那样精确, 对未来社会作出详尽的描绘
④要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A.①② B.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0、目前,不少西方发达国家通过税收集中起来的国民收人大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以上,其中一半以上用于社会福利开支,从而使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社会状况也相应改善,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和。同时对生产关系的某些方面作
4
了一些较大幅度的调节、改良,包括学习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做法, 推行了许多在客观上有利于提高工人生活水平的改革,实行劳动法、最低工资法、公共福利、公共卫生体制、遗产税和累进所得税等措施,逐步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成熟的新体制,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是( )
A.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利的发展
B.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
C.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
D.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
11、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一论述,实际上为无产阶级政党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提供了科学方法。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
①指出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本质规定
②揭示了未来社会的发展过程、发展方向和实施方案
③规定了各个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与自己国家实际相结合的具体制度和革命方法
④对于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政党和国家具有普遍的意义
5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2、恩格斯在《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中明确提出,“财产公有”制度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实现的,它必须建立在因发展工业、农业、贸易和殖民而产生的大量的生产力和生活资料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因使用机器、化学方法和其他辅助手段而使生产力和生产资料无限增长的可能性的基础之上。这表明,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必要条件是( )
A.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产品极大丰富
B.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C.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
D.阶级和国家消亡
13、列宁指出,马克思丝毫不想制造乌托邦,不想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的问题,正像一个自然科学家已经知道某一新的生物变种是怎样以及朝哪个方向演变才提出该生物变种的发展问题一样。马克思预见未来与空想社会主义不同,马克思( )
①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
②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③立足于揭示未来的社会的一般特征, 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
④立足于描绘未来的详尽社会细节,而不作一般特征的揭示
6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4、在21世纪来临的时候,马克思被西方思想界评为“千年第一思想家”。有学者表示,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人类社会至今仍然 生活在马克思所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这旨在强调( )
A.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 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B.马克思主义摆脱了唯心主义的束缚才揭示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C.马克思主义在时代变迁中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
D.马克思主义是“放眼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具有很强的时代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D
7
解析:“他们总还梦想着用实验的方法实现自己的社会 乌托邦”,体现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答案选D。
2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这两位学者和战士是指马克思与恩格斯,他们所 创立的科学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答案选D。
3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空想社会主义者认识到了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剥削制度,并对资本主义的弊端提出了改造措施,但其未能揭示资 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规律,故其理想无法实现,C正 确.A、D错误。B不是根本原因,排除。
4答案及解析:
8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共产党宣言》这段话反映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也说明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具有必要性,故答案选B。排除A、C、D。
5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在于,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 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6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 家,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答案选C。
9
7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题干揭示的是马克思对个人消费品分配方式的描述。在共产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各尽所能, 按需分配”。故选B。
8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D项中“彻底失敗”的说法错误,此题是逆向选择 题,故答案选D。
9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列宁的话强调,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要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
10
10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故A项正确。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故B项不选。社会主 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和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都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不是根本推动力量,故C、D两项不选。
11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首先,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理论与实践的基本准则,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指出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本质规定,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其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揭示了未来社会的发展过程、发展方向的一般特征,在实践中不能僵化地、教条地对待它。故①④正确,马克思、恩格斯揭 示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勾勒了未来社会的大体轮廓, 但是他们并没有规定未来社会的各种具体制度和实施方案, 所以②③误。综上所述,选D。
12答案及解析:
11
答案:A
解析: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产品极大丰富,是共产主 义社会实现的必要条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又是共产主义社会本身的一个重要特征。适应高度发展的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共产主义社会将彻底废除私有制,实行普遍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与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相适应,共产主义社会将按照自然资源的情况和社会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有计划地组织和管理。在共产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实现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将最终实现人类在分配上的真正平等。故选A
13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马克思在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上与空 想社会主义者有着明显的不同,首先,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 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并非指明具体的发展道路。其次,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最后,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综上所述,选C。
14答案及解析:
答案:C
12
解析: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人类社会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这旨在强调马克思主义在时代变迁中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C项符合题意;A、B两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马克思主义具有很强的时代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但并非是“放眼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故排除D项。答案为C项„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