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观察

来源:好兔宠物网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中西医相结合方法临床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 方法 126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3例。对照组单独运用炔雌醇环丙孕酮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妇科养荣胶囊。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月经情况以及血红蛋白的变化。 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月经情况和血红蛋白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100 g/l,排卵恢复正常,更年期患者则止血后绝经,为痊愈;出血控制以后,月经周期的经期时长,月经量基本正常,但经期仍然较长,7~10 d。患者自觉的症状基本消失,血红蛋白量>100 g/l,为显效;月经周期的经期时长得以改善,月经量减少。患者部分自觉的症状得到改善,血红蛋白量>80 g/l,为有效;各项指标都没有改善者,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软件包对数据资料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月经情况

月经周期、月经量、经期以及血红蛋白量值同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无排卵型dub在青春期和更年期多发,也可能在生育期发生。青春期dub是因为下丘脑周期调节相应中枢还未发育成熟。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轴)未能建成稳定的周期调节机制,大脑对雌激素正反馈作用不完善,促卵泡雌激素(fsh)持续性低水平,无法产生黄体生成素(lh)高峰,以致无法排卵[3]。而在更年期dub是由于神经内分泌轴的调节作用减弱,大脑对雌激素反馈作用不再敏感,加上卵泡对促性腺激素的敏感性下降,不能排卵[4]。月经周期的调节是无排卵型dub治疗的关键步骤。应用药物使hpo轴相对抑制,促进正常反馈机制建立,停药以后能够反跳性的排卵。 dub在中医中医中属“崩漏”范畴,病势急骤,经血暴下为崩;病势延缓、淋漓不停为漏。久崩会致耗竭气血,而转为漏,久漏可致病势沉重,易转为崩。发病机制主要为冲任损伤、无法制约经血,多与脾虚肾虚相关[5]。治疗之首要,当在止血。血止以后,调节经期,减经量,促进排卵。妇科养荣胶囊的基础方剂为八珍汤,主要功效在于益气养血,改善机体的内环境,促进卵巢血运,可营养卵泡[6]。药物实验证明,妇科养荣胶囊能够上调骨髓造血因子epo以及g-csf表达,进而提高大鼠骨髓的造血能力,增加血红蛋白的

合成[7]。妇科养荣胶囊由当归、茯苓、阿胶、黄芪、白术、川芎、白芍、益母草等组成。当归含氨基酸,多糖以及丰富的微量元素,能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具有免疫调节和营养作用[8];白术有补血调经的功效,同时有消炎的作用[9];川芎可活血散寒;益母草可行滞活血;阿胶生血补气,提高机体免疫力。所以,妇科养荣胶囊可补气养血、疏肝祛瘀,具有良好的调经效用。

联合西药炔雌醇环丙孕酮和中成药妇科养荣胶囊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与单独使用西药组比较,月经周期情况以及贫血得到更大改善,联合用药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独使用西药,取得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邱嘉菡,曾诚,李坤寅.无排卵型功血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再认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22):2830-2833. [2] 肖群.米非司酮与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33):4952-4953. [3] 黄玉梅.复方炔诺酮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0,26(20):3062-3064.

[4] 蔡王英,马莉娟.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8):1123-1124. [5] 丰明生.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的应用[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8,30(4):306-307.

[6] 谢斯炜,张晓静,兰晓玲,等.妇八珍汤配合静脉营养治疗胎儿宫内生长受限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0,42(8):61-63. [7] 何萍,高碧兰.妇科养荣胶囊对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1,40(6):601-602. [8] 薛霁,刘丽敏,于广池,等.加味当归六黄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4):2742-2743. [9] 张程荣,曹岗,丛晓东,等.白术化学成分和质量控制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10):2328-2330. (收稿日期:2012-10-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