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虾共生水稻667m~2产量500kg绿色生产技术集成研究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农业农村局,江苏泰州,225500)
农家参谋
NONG JIA CAN MOU农业研究
种筛选、栽培规格和肥料运筹等关键技术研究,结合大田示范验证,组装【摘 要】笔者围绕《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发布的指标,通过品集成稻虾共生水稻667m2产量500kg绿色生产配套技术,实现稻和水产效益双赢。
【关键词】稻虾共生;667m2产量500kg;绿色;水稻;集成技术
稻虾共生是稻田综合种养重要的模式,全国面积最大,江苏省应用最广,也是未来几年最有发展潜力的模式。相关资料显示,现有稻田种养模式,普遍存在“轻稻重水产”问题,效益主要来源于水产,水稻产量低,稻米售价不高,背离发展稻田种养“提质增效”的本意,也危及国家粮食生产安全,为此,2017年9月30日,农业部发布了《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国家标准》,要求水稻单产每667m2不低于500kg,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平均减少30%以上,单位面积农药施用量平均减少30%以上。
笔者对姜堰区9户稻虾共生种养户进行了调研,水稻亩产量300-450kg左右,稻谷销售价格为普通稻谷1-1.3倍,亩纯属效益1500-2500元,水稻产量不高的原因是,种养户普遍认为,稻田种养就是有机米生产,不能施肥或只可施有机肥,不能使用任何药剂防治病虫害。针对这一现象,笔者作为江苏水稻产业体系姜堰示范基地主任,2018年初牵头植保、水产等站所,筛选全国效益较好、规模较大的6种模式,在姜堰示范基地集中开展试验研究,围绕《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发布的指标,探讨水稻667m2产量500kg绿色生产配套技术,实现稻和水产效益双赢。现就稻虾共生试验情况进行小结,供大面积生产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点
江苏现代农业(稻麦)产业技术体系姜堰示范基地,泰州市姜堰区沈高镇河横村汉土家庭农场。
1.2 试验方法
1.2.1 种养面积。稻虾共作面积1.33hm2。1.2.2 龙虾放养技术
1)采用一年一虾模式,即,4月初放苗,5-6月销售1 次龙虾,稻虾共生季节,主要繁殖种苗。2)田间工程。采取四周环沟形式,沟深1.5m,沟面宽4.5m,沟坡比1:1.5。3)种苗放养。7月17日亩投亲本虾15kg,8月25日补投15kg。4)技术管理。参照虾睢眙稻虾共生规程。
1.2.3 水稻试验和示范
采取试验示范相结合方式,根据667m2产量500kg、节肥节药各30%的指标,制定试验和示范方案,开展水稻配套技术研究,和大田示范验证。
1.2.3.1 试验研究
①水稻品种筛选试验。龙虾一般在7-9月份交配孵化,10月中旬要提水灌洞,逼小龙虾出洞生长,因此,稻虾共作水稻品种选择最好在10月中旬前能成熟收获。我区主要种植迟熟中粳型品种,成熟期一般在10月26日左右,因此宜选择迟熟中粳早熟性好品种或中熟中粳类型品种,同时,为保证稻米品质,品种定位为优质食味品种。我们收集了6个优质食味粳稻中熟中粳新品种进行筛选,从中选出适合稻虾共作的优质食味水稻品种。筛选品种为,南粳2728、宁粳5718、松早香1号、泗稻15-234、南粳505和常软07-5,采用毯苗机插方式,5月26日播种,6月19日栽插,亩基本苗6.8-8.2万。②栽插规格专题试验。在稻虾共生田设立小区试验,设计A(25cm)、B(30cm)和C(33cm)计3个行距规格,株距为12cm,每个小区10m2,1次重复,水稻品种南粳2728,毯苗机插方式育苗,手工栽插。③肥料运筹专题试验。在稻虾共生田设立小区试验,设立3个施肥处理,分别为E:常规施肥,667m2纯N20kg、前后用肥比7:3,基肥667m2施复合肥25kg(N28),分蘖肥2次、尿素15kg,促花肥45%复合肥20kg+尿素7.5kg。F:667m2纯N14kg、前后用肥比7:3,基肥667m2施有机肥150kg(NPK1%)+复合肥20kg(N28),分蘖肥2 次、尿素7.5kg,促花肥45%复合肥15kg+尿素5kg。G:全量施用有机肥,
667m2纯N14.4kg,基肥667m2施200kg(N4%),分蘖肥200kg(N4%),穗肥200kg(N4%),每个小区面积10m2 ,1次重复,水稻品种南粳2728,毯苗机插方式育苗,手工栽插。
1.2.3.2 大田示范方案
①水稻品种。选择优质食味粳稻新品种南粳2728,属中熟中粳类型。采用毯苗机插方式,行株距12cm,5月18日播种,6月12日栽插,亩基本苗6.7万。②病虫草防除。采用物理、生物手段,实现化学农药零使用。主要方法:
1.2.3.2.2.1 杂草。不化学除草,成熟期人工拔除。
1.2.3.2.2.2 物理防治。 沟堤边和面上,栽插芝麻、玉米、向日葵和显花植物;田四周安插性诱器;每30亩安插装1 台太阳能杀虫灯。
1.2.3.2.2.3 生物防治。
1.2.3.2.2.3.1 生物导弹。7月26日、8月10日、8月25日3 次释放赤眼锋。
1.2.3.2.2.3.2 生物药剂防治。8月20日 、 8月28日 用药2 次,亩用24%井冈霉素(菌刀)水剂40毫升加短稳杆菌100毫升。加进口春雷霉素100毫升。
1.2.3.2.2.3.3 健身栽培。培育壮苗,按照前期早发、中期早控,后期稳长的原则,调控群体生长量,减少病虫发生基数。
③肥料运筹.同1.2.3.1.3F处理。亩总用N13.6kg,前后比66:34,基肥667m2施有机肥150kg(NPK1%)+复合肥20kg(N28),分蘖肥2 次、尿素7.5kg,促花肥45%复合肥15kg+尿素5kg。
1.3 调查内容
1)调查专题试验亩产量和穗粒构成,观察龙虾活动轨迹。2)调查示范田块与大面积生产病虫草发生情况,比较病虫草综合防治效果。3)调查稻田龙虾效益,比较水稻和龙虾产生的综合效益。
2 结果与分析2.1 稻虾示范田
1)667m2产量。见表1。稻虾共生田水稻667m2产量646.7kg,沟占面积计算,667m2产量582kg,较ck增加25kg,增4.5%。
表1 稻虾共生示范田水稻产量和穗粒结构
亩有效穗总粒/穗结实率千粒重(估)亩产量
较对照+-%
稻龙虾22.78128.292.7265824.5ck
20.3
113.4
97.825.78
557
/
2)667m2纯效益。见表2。稻虾共生示范田亩纯效益6686.3元,其中大米加工后以10元/kg的价格被姜堰粮食购销协会订单收购,水稻667m2纯效益3216.3元,龙虾667m2亩纯效益3470元,仅水稻667m2纯效益较常规栽培667m2增2199.6元,增幅216%;水稻和虾产品667m2纯效益比例48:52。
表2 稻虾共生示范田667m2纯效益
模式水稻亩水稻亩水稻亩水稻亩
虾产量
虾产值
虾亩共生品综合亩与常规生产量成本产值效益(元)成本亩效益效益产(+-)稻龙虾582974.14190.43216.31305200173034706686.3558%对照
557
710
1726.71016.7
/
/
/
/
/
/
3)病虫防治效果。主要病害纹枯病、稻瘟病和主要虫害二化螟、大螟、稻纵卷叶螟,病株率、虫害率均为0,1个性诱剂诱虫效果,大螟467头,二化螟471头,稻纵卷叶螟41头,太阳灯诱虫效果,大螟71头,二化螟110头,稻纵卷叶螟2045头。
2.2 专题试验
1)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667m2产量从高到低分别为常软07-5、南粳2728、宁粳5718、南粳505、泗稻15-234、松草香1 号;稻米外观特征、蒸煮指标综合评比从高到低为,松草香1号、泗稻15-234、南粳505、宁5718、常软07-5、南粳2728;综合性状比较,生产
-43-
农业研究
NONG JIA CAN MOU农家参谋
2)试验结果表明,667m2产量稻虾绿色稻米标准肥料运筹最佳,667m2纯N14kg、前后用肥比7:3;稻虾共生有机米生产,水稻品种可选择种植松草香1 号,绿色标准生产,水稻品种可选择种植南2728、宁5718和常软07-5;栽插规格行距以30cm为宜
3.2 稻虾共生水稻生产集成技术要点1)水稻品种。选择优质食味性佳、抗倒能力强,抗病性好,生育期短,早熟性好的种植区域适宜品种,如南粳2728、宁粳5713、桦草香1 号等。2)整地。基肥亩施优质商品有机肥200~500kg,均匀撒在田面并用机器旋耕耙匀。整田时间尽可能短,防止沟中小龙虾因长时间密度过大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3)秧苗移栽。秧苗一般在6月中旬左右移栽,采取“宽行窄株”的栽插方法,边行密植,发挥边际效应。移植密度:以30cm×(12-14)cm为宜,每亩1.6~1.9万穴左右,保证亩基本苗的同时,确保小龙虾和水稻生活生长环境通风透气性能好。4)水稻管理。①搁田。宜轻搁,防止虾苗在烤田时脱水死亡。水位降低到田面露出即可,而且时间要短,发现小龙虾有异常反应时,则要立即注水。9.2.2 水位控制。②水稻插秧水位为2~3厘米;插秧后立即注水保返青,水位控制在4~6厘米,秧苗返青后让稻田水位自然落干至3厘米促分蘖;当总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80%时自然断水搁田,保持沟中水位低于田面15厘米以上,达到田中不陷脚,叶色褪淡。搁田结束后至孕穗期灌水5厘米,抽穗扬花期保持水层10~15厘米,灌浆中后期干干湿湿;水稻收割前7天将田中积水彻底排尽。③用药。稻田病虫草害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有条件的,通过安装太阳能杀虫灯、性诱剂、沟四周栽植显花植物、玉米、芝麻等诱虫作物,减少农药和渔用药物施用量。水稻病害防治首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禁用小龙虾高度敏感的有机磷、菊酯类农药。为确保龙虾安全,要严格把握农药安全使用浓度,将药喷在水稻叶面上,尽量不喷入水中,宜分区施药。粉剂宜在早晨露水未干时使用,水剂和乳剂宜在下午使用,用药前大田加水至20厘米,喷药后及时换水。④施肥。基肥提倡有机肥,667m2施腐烂人畜粪或商品有机肥1000公斤或20-30kg复混肥料,严禁使用对小龙虾有害的化肥,如氨水和碳酸氢铵等。在小龙虾脱壳期不使用化肥和农药。分蘖肥667m2施5~7.5kg尿素,穗肥提倡促花肥1次施用,667m2施20kg复混肥、尿素5-7.5kg,施肥时降低水位田面无水层时施入,施入后第2天上水。⑤水稻收割。水稻收割前7天将大田中积水彻底排尽,以机械高留茬收割,留茬40~50cm,将秸秆粉碎全量还田。基金项目:JATS[2018]176江苏(姜堰)现代农业(稻麦)科技综合示范基地;(项目编号:2018YFD03008001)江苏稻—麦精准化优质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
稻虾有机米可选择松草香1 号,打造高档精品品牌;稻虾绿色稻米生产右选择南2728或常软07-5、宁粳5718,南粳505抗倒力较差。见表3。
表3 优质食味品种产量和穗粒构成 单位;kg
品种南粳2728宁粳5718松早香1号泗稻15-234常软07-5南粳505
亩有效穗25.6821.322.3622.921.822.3
每穗总粒101.890.390.494.8100.2101.5
结实率93.996.895.299.096.998.3
千粒重26.533.426.424.328.826.0
亩产量611.2583.6482.0518.2618.2581.8
2)栽培规格试验。667m2产量表现从高到低分别为A、B、C,水稻产量大小与基本苗大小呈正相关,A、B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较C增产显著。3个规格龙虾活动轨迹差异不显著,试验结果表明,稻虾共生产量高低与基本苗正相关,但今年7-8月高温少雨气候,对亩有效穗影响较大,试验结果与常年可能有差异,同时考虑密度过高,纹枯病发生机率更大,综合认为以B,栽培规格以30×12为宜。见表4。
表4 不同规格产量及穗粒结构
规格ABC
亩有效穗26.323.420.6
每穗总粒98.5108.2114.7
结实率95.295.595.5
千粒重26.526.526.5
亩产量617.4605.1564.8
纹枯病病株率%
600
3)肥料运筹试验。667m2产量从高到低分别为E、F、G;E和F亩产量差异14.1kg,不显著,较G分别增155.7kg、141.6kg,增产极显著,F处理产量(包括沟面积内计算)667m2产量597.7kg,远超500kg的产量目标。结果表明,F处理肥料运筹模式,加上龙虾生活产出的肥料,能实现667m2产量500kg产量指标,节约30%肥料以上,而且还有减肥空间。完全使用有机肥实现产量目标难,肥料成本大。
表5 不同肥料运筹产量比较
肥料运筹
EFG
亩有效穗24.224.625.2
每穗总粒119.5117.292.8
结实率95.895.594.2
千粒重26.226.225.6
亩产量678.2664.1522.5
3 小结与讨论3.1 小结
试验示范结果表明:
1)示范结果表明,大田示范完成667m2产量500kg目标,节肥30%,且有继续减肥空间;通过物理、生物、健身栽培等综合防治手段完全可代替化学农药解决稻虾病虫草害,化学农药为0,减少用药1.5次,安装太阳能杀虫灯、性诱器和诱蕊等增加667m2成本55.8元,稻虾共生667m2农药成本较常规生产减少62元,综合667m2节省农药成本6.2元。
(上接第41页)
展相关的播种工作,在此之后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浇水处理,严格的进行分析和管理,重点开展监督工作,规避不正确行为方式所带来的影响。
6.3 大棚管理
整个生长期间,白天两头通风,夜间闷棚保温。在遇到气候温度较低的时间段,应该针对棚子进行密闭处理,以此预防出现冻害的问题。
6.4 病虫害
应该做好相关的监督工作,正确针对危害情况进行分析,并密切的控制安全的间隔时间。如果出现了斑枯病,就可以使用61%的氟吗锰锌药物进行喷洒,也可以使用74%的百菌清药物进行喷洒,以此达到良好的工作目的。
6.5 收获
在每年的一月份,植株高度为41cm的时候进行收获,也可以待植株重量为36g的时候进行收获。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姜雪飞.紫甘蓝—紫薯—蚕豆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11).
[2]沈维亮,靳艳玲,丁凡等.紫薯加工废水中花青素的快速分离方法[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25.
的腐熟农家肥,还有46%的复合肥料26kg,还有41kg的磷酸氢钙肥料。3)大棚管理。在栽培以后应该做好浇水工作、中耕工作,并合理的进行施肥处理。4)病虫害。最好利用相关药物进行处理,例如:在出现锈病以后,最好可以使用76%的百菌清药物,出现蚜虫的时候最好使用51%的抗蚜威药物。5)采收。通常情况下在播种以后的两个月开展相关工作,采收期50天左右。
6 芹菜栽培技术
在实际栽培期间主要使用直接播种方式或者是育苗移栽的方式,通常情况下,前者无需缓苗,上市时间也很早。
6.1 品种选择
根据多年的种植经验,宜选择黄心芹和津南实心芹两品种种植,这两个品种清香味浓、质地脆嫩、纤维素少而无渣。
6.2 栽培要点
在实际处理之前,应该在其中合理的设置每亩1500kg的有机肥。每天进行一次或者是两次的翻动,确保细沙可以处于十分湿润的状态,如果有干燥现象,必须要合理的在其中补充水分,以免影响相关植株的健康生长。在五天到七天的时候,如果有百分之八十的种子已经发芽,就可以开
-4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