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碎石
施工放样——清除杂物、洒水微湿宕渣层面——水稳拌和集料由自卸车运至现场——铺筑至宕渣面上——人工初步整平——压路机轻压一遍——人工精平现场做含水量试验——压路机压实成型(该工作时间:从加水拌和到碾压型的时间不超过2小时)——封闭交通——养生7天。 2、堆料场材料检验:
拌和站在拌和水稳前,试验室要对碎石、石粉进行含水量测试,然后。试验室开出现场水稳施工配合比。拌和站根据施工配合比施工,由于水稳含水量本身较少,气温对其含水量影响较大,试验室人员要根据气温的具体情况进行调节。具体如下:
阴天:温度<24气候条件 施工含水量和高0.5个百分最佳含水量相高1.0个百分点 高1.5个百分点 点 比 上述施工含水量的调节已考虑了拌和料装卸、运输、推平、碾压过程中水分损失。 3、松铺厚度指示线的确定
松铺厚度指示线为排压后的结构层顶面位置,松铺系数为排压后的厚度与压实后的厚度的比值。由于初平为人工推平,根据试验段的
晴天:温度<24度 晴天:温度>25度 度 施工情况,并结合以往经验松铺系数暂定,具体定值多少,由施工现场情况调整和决定。 4、施工方法
1)集料拌和:水稳集料拌和前,试验室要测其含水量,并开出现场水稳配合比通知单,每盘水稳集料拌和时间为60-80秒,以确保集料的拌和均匀,集料的计量全部为电子计量装置。拌和之前要对拌和机进行调试,正常后方可施工。
2)运输:采用东风自卸车装集料,每车装料不超过5M3,每车装集料的方量固定(4.5方);集料运输时,当运距为10公里以上时,用帆布履盖在集料上面,以减少集料的水分损失。
3)卸料:卸料前,先确定出每车所装集料的体积,以计算出卸料的密度,并派专人现场指挥卸料,一车料所铺射的面积:
A=V r1 / 0.15× r (m3)(估算值) V:一车料松散状态下的体积值m3 r1:集料松散状态下的干密度t/m3 r:集料压料后最大干密度t/m3
4)推平:用人工由低往高处横向移动,一次纵向推进长度为20M,用其初步整平,并以人工把边角及末推平的部分大致尽量整平,不准用铁钯子人工进行整平,可用锄头等,以防止集料离析;推平时,两边指示桩所示的松铺厚度线,粗平后,应略高于松铺线1CM。
5)人工精平:当人工初平并在压路机轻压一遍后,进行人工精平。精平时,每10M一个用以挂网格线,挂线时,本桩号对前一个桩
号进行对角挂线,线位较指示线各高出10CM,用卡尺和水平仪控制各点高程。在人工精平过程中,要查找推土机初平时是否有离淅之处,发现离淅的地方要进行要进行换填。精平后,马上在现场取样做含水量检测,若含水量与最佳含水量在±0.5%之内时,可立即进行碾压。若含水量偏高和偏低,用装载机翻开铲运倒弃。
6)压实
(1)压实时一去一返为一遍,前进到终点后要原路返回,不能乱转方向。
(2)第一遍压实速度为1.5km/h,以后为2.0-2.5km/h。 (3)碾压顺序为由低处开始,向高处横向推进。
(4)当一遍完成时,要退到级配碎石基层上调整方向,不准在辗压的水稳碎石层上大角度转向,严禁在其上调头。当接近终点时,压路机挂空档,并稍带刹车,使之缓慢停机,严禁紧急刹车。停车位置控制:前进时要使前轮跨过终点断面,后退时,整机要离开起始断面5M以上,用以调整方向。
5)压实过程中,本次往返要与上一次往返重叠1/3轮迹(指前钢轮)。
6)压实遍数:不少于8遍,表面无明显轮迹,路面的两侧,应多压2-3遍。压实完成后,做密实度检测,若不能达到要求,再压一遍。压实静压一遍。程序为静压一遍 弱振三遍 强振压三遍。
7)交验、封闭交通及养护。
(1):碾压完成后,及时封闭交通,做好禁行交通标志。 (2):成型后7天内,每天早上、中午、晚上均要洒水一次,适当养护,保持水稳湿润。洒水时,水车的车速控制在15km/h以下。
(3):成型后,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上报申请监理验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