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冷光源产品技术要求
内窥镜冷光源
内窥镜冷光源由冷光源主机、水气盒组件与连接线缆组成。冷光源主机主要由LED光源、控制模块、电源、冷却风扇、气泵、导光插头接口、操作面板组成。冷光源是LED光源,不含有导光束。
本产品用于医疗机构的内镜检查和治疗中,是与本公司生产的电子内窥镜及图像处理器连接使用,在临床上为电子内窥镜提供照明和水气。配套使用的内窥镜导光插头的光输出孔径直径应为8mm,图像处理器接口应为DB15。
1.1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
1.2结构组成
内窥镜冷光源由冷光源主机、水气盒组件与连接线缆组成。冷光源主机主要由LED光源、控制模块、电源、冷却风扇、气泵、导光插头接口、操作面板组成。冷光源是LED光源,不含有导光束。
1.3基本参数
a)LED光源:LED灯,额定功率80W,色温3000K~7000K,光通量≥2000lm,有
效寿命30000小时;
b)气泵:膜片式气泵,电压DC24V,电流0.35A,压力1.3bar;
c)水气盒组件:功率2.5W,电压12V,气输出孔直径4mm,水输出孔直径4mm;
d)光源输出接口规格为8.6mm;
e)冷光源主机外形尺寸:长400 mm×宽400 mm×高160 mm;水气盒外形尺寸:长160mm×宽160mm×高100mm;
f)重量:18kg。
1.4本产品仅与北京华XXX医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内窥镜和图像处理器相配套使用,内窥镜导光插头的光输出孔径应为φ8mm,图像处理器接口应为DB15。与其他产品连接使用可能损坏本产品。
2.1正常工作条件
. 环境温度:+10℃~+40℃;
. 相对湿度:30%~75%;
. 气压:700hPa~1080hPa;
. 电源电压及频率:AC220V,50Hz。
2.2外观
表面色调均匀,无伤痕,标识应清晰,不得有锋棱、毛刺、划痕等缺陷。
2.3显色指数
应具有良好的显色性,显色指数应不小于90。
2.4相关色温
相关色温应在3000K~7000K范围内。
2.5红绿蓝光的辐射通量比
以515nm~545nm波长范围的绿光辐通量φeg为基准,
. 630nm~660nm波长范围的红光辐通量φer与φeg比值为0.9,允差为±20%;
. 435nm~465nm波长范围的蓝光辐通量φeb与φeg比值为1.3,允差为±20%。
2.6光谱特征
光谱的主峰值波长456nm,允差为±20%,半高宽32nm,允差为±20%。
2.7红外截止性能
300nm~1700nm波长范围内的辐通量和光通量比值应不大于6mW/lm。
2.8光照均匀性
在参考窗口的光照均匀度的标称值为0.5,实测值应不大于标称值的1.05倍。
2.9照度超限点
内窥镜用冷光源在参考窗口的照度超限点数应不大于2。
2.10辐射性能
输出总光通量300lm,允差-10%,上限不计。
2.11机械接口规格
用于连接照明用光缆的机械接口的规格,光输出孔径为φ8.6mm,允差为±0.1mm。
2.12防故障的安全措施
冷光源主机控制面板上应具有光源灯使用时间的指示。
2.13噪声
设备正常工作时噪声应不大于75dB(A)。
2.14气路输出
. 气路输出流量分“MIN”、“MID”、“MAX”三档可调;
. 各档位精度如下表1:
2.15电气安全
应符合GB 9706.1-2007《医用电气设备 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和GB 9706.19-2000《医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内窥镜设备安全专用要求》的要求,产品电气安全特征见附录A。
2.16电磁兼容
应符合YY 0505-2012《医用电气设备 第1-2部分 安全通用要求并列标准 电磁兼容 要求和试验》中规定的要求。
2.17环境试验
环境试验满足以下要求,检验项目详见附录B。
. 气候环境试验应符合GB/T 14710-2009《医用电器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气候环境
试验Ⅱ组的规定;
. 机械环境试验应符合GB/T 14710-2009《医用电器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机械环境
试验Ⅱ组的规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